流变岩体中任意形状隧道分部开挖响应的理论解
【图文】:
为若干假定和模型描述。①隧道埋置较深,可忽略重力梯度效应[14];竖向和水平向地应力分别为0p0.65,0p,为侧压力系数。②围岩强度足够,未发生破坏。为考虑围岩与时间相关的流变特性,推导中围岩被视为黏弹性材料。③隧道横截面为任意形状、任意开挖方式。④本文着重分部开挖问题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由于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过于复杂,文中尚未考虑支护影响。在后续研究中将在本文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支护力的作用。本文将给出距离掌子面较远断面处的力学响应,因此可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为不失一般性以隧洞断面分n次开挖为例,分别在不同时刻瞬时开挖该施工步岩石。本文推导采用1→2→…→n步开挖顺序,若为其他开挖顺序,本文所述理论方法仍适用。图1力学模型Fig.1Mechanicalmodel实际断面形状复杂,求解弹性问题必须采用复变函数理论。从后面分析可以看出,分部开挖过程可等效成外载逐步施加。本文将采用复变函数理论结合Laplace变换方法进行本问题的求解[15],对一般问题求解,设:(k)和(k)为第k组外载对应的两个黏弹性复位势,文献[16]对应力边值问题给出了黏弹位移((k)vxu和(k)vyu),应力(kvx,kvy,kvxy)与复位势(k),(k)的关系:()v()v()1()()(,)(,)1(,)()(,)(,)2()kkxykkkuztiuztztsztzztsGszLL,(1)v22v(,)(,)(,)(,)Re2(,)kkkkxkyztztztztzztzzz,,(2a)
262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图3第1开挖步Fig.3Step1oftheexcavation图4第2开挖步Fig.4Step2ofexcavationv10v10(,)(,)xyztpztp(1)2(1)(1)22(,)(,)(,)Reztztztzzzz,(10a)2(1)(1)v12(,)(,)(,)Imxyztztztzzz。(10b)在工程中仅关注开挖引发的增量位移,则需要减掉1t时刻的位移。增量位移的表达式为vv11(,)i(,)xyuztuzt(1)v(1)v(2)v(2)v1111(,)(,)(,)(,)xyxyuztiuztuztiuzt,(11)式中,1(1)v(1)v11(0)(0)100i1()()d()()d2xyttuuItzItz(0)(0)01d()()()d2dtzHtzzz1(0)(0)10d()()()ddtzHtzzz。(12)当采用常应力下有稳定应变的黏弹性模型,如图2(b)、(d)模型,式(12)给出位移为零,即本施工步增量位移即为图3(b)中边界释放面力作用下的位移。增量应力即为式(10)中去除地应力后的表达。以上表达式也可表示为新时间坐标1ttt的形式。(2)第2施工步围岩位移与应力解答本节以第2步开挖完成后的岩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图4(a)为第2步开挖前的受力状态,在新开挖边界处作用有内部待开挖岩体提供的面力(2x,2y)。随着第2步开挖完成,该面力消失(见图4(c)),即等同于在新边界上施加反向释放面力(2x,2y),作用时段为2[t,t],见图4(b)。2t[t,t]时段总响应即为图4(a)、(b)响应的叠加。结合2.1节推导及式(3),本时段(23t[t,t])从2t起算的增量位移为vv22(,)i(,)xyuztuzt(1)v(1)v(2)v(2)v2222(,)i(,)(,)i(,)xyxy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722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学科交叉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LDRCE14-B-11)
【分类号】:U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华宁;蒋明镜;何平;;流变岩体中椭圆洞室断面开挖过程的力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2 祝江鸿;;隧洞围岩应力复变函数分析法中的解析函数求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年04期
3 朱大勇,钱七虎,周早生,徐文焕;复杂形状洞室映射函数的新解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继原;唐治;朱小景;孙尚宇;;基于矩形巷道应力特征点的空间数据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5期
2 王华宁;张玉栋;蒋明镜;;流变岩土体中浅埋隧道围岩力学响应的理论解[J];力学季刊;2016年01期
3 饶军应;傅鹤林;谢涛;王小敏;尹泉;李文博;;内压对管状双椭圆洞室围岩应力影响的解析解[J];岩土力学;2016年01期
4 何峰;唐治;朱小景;李野;杨巨文;;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20期
5 饶军应;傅鹤林;刘运思;尹泉;;管状填充性椭圆形溶洞的围岩应力弹性解析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7期
6 陈凯;唐治;崔乃鑫;郑树栋;;矩形巷道围岩应力解析解[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7 唐治;潘一山;朱小景;崔乃鑫;;直墙拱形巷道围岩应力场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年03期
8 宁德义;;基于复变函数法的深部矩形巷道围岩的黏弹性研究[J];煤矿安全;2015年05期
9 李心睿;何江达;谢红强;肖明砾;;基于复变理论的城门洞型隧洞围岩黏弹性位移解析解[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年S1期
10 王华宁;曾广尚;蒋明镜;;流变岩体中既有隧道与新建平行隧道相互影响的理论解[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平;王华宁;;深埋圆形压力隧洞施工过程的粘弹性解析解[J];力学季刊;2012年01期
2 王华宁;曹志远;李悦;;考虑断面及纵向施工效应时支护圆形洞室黏弹解析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3 皇甫鹏鹏;伍法权;郭松峰;熊峥;;基于边界点搜索的洞室外域映射函数求解法[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4 蔡晓鸿;蔡勇斌;蔡勇平;甘晓荣;孙富学;;二向不等围压和内压作用下椭圆形洞室的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5 赵凯;刘长武;张国良;;用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法求解矩形硐室周边应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6 王明斌;李术才;李树忱;王兆清;;圆形隧道围岩附加应力场的解析解答[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7 陆文超,仲政,王旭;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场的解析解[J];力学季刊;2003年01期
8 曹志远;土木工程分析的施工力学与时变力学基础[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9 张路青 ,杨志法 ,吕爱钟;Analytics study on the problem of two holes having arbitrary shapes and arrangements in plane elastostatic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1年02期
10 张路青,杨志法,吕爱钟;两平行的任意形状洞室围岩位移场解析法研究及其在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宁,G.Swoboda;伦敦地铁的数值分析[J];陕西水力发电;1993年02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2539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