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二阶静风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2 00:38
【摘要】:钢桁架拱桥以其优美的结构形式、较强的跨越能力成为城市中跨越大江大河应用最广的桥型之一,其施工中的稳定性问题也是桥梁设计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二阶静风稳定分析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基于通用有限软件ANSYS的二阶静风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以一座主跨400 m的钢桁架拱桥为例,研究了该桥在施工过程中的二阶静风稳定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拱肋合拢前、刚性系杆合拢前和成桥状态3种控制工况下100 a重现期的静风荷载作用时,该桥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通过参数分析得到:在合理范围内,施工荷载和扣索索力变化对结构抗风稳定性的影响有限,而吊杆非保向力对其影响显著。
【图文】:

圆曲线,总体布置图,主桥,单位


榷ㄎ侍猓嗤⒍允┕?荷载、吊索索力和吊杆非保向力加以参数分析比较,分析方法及研究结果在为此类桥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1工程背景本文以一座为跨径布置为(100+400+100)m的钢桁架拱桥为例,对其施工过程中的二阶静风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该桥主桁横向中心间距36m。拱肋下弦矢高90m,拱顶处拱肋上下弦的桁高7m,边墩处桁高11m,节间长度12、14、16m。主拱肋拱轴线下弦为m=1.6133次悬链线,边拱下弦为R=285m圆曲线,上弦拱顶段采用R=300m圆曲线,并以R=1200m反圆弧与桥面相接于E1节点。其总体布置图,见图1。图1主桥总体布置图(单位:m)Figure1Theoveralllayoutofthemainbridge(unit:m)目前,大跨度钢桁拱肋的架设主要采用缆索吊装法、悬臂拼装法、转体施工法和支架施工法,本桥采用悬臂拼装法,这种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横向约束少,横向刚度小的特点使得不利于抵抗侧向风荷载。该桥处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均能产生海陆风,常年盛行东南风和东北风,平均风速在3.1m/s,定时最大风速有超过40m/s的记录,施工过程中抗风稳定性问题因而表现的尤为重要。2第二类稳定性分析方法2.1第二类稳定基本理论结构的失稳分为分支点失稳和极值点失稳两类[12]。分支点失稳也即第一类稳定问题,当荷载达到临界荷载时,原来的稳定平衡状态可能发生改变而分支,出现了新的平衡形式,与原有平衡有着质的区别。第一类稳定问题分析方法简单,理论前提是材料始终处于弹性阶段,结构变形处于小挠度范围内,仅适用于理想结构,ANSYS分析中对应特征值屈曲分析。实际工程中,结构失稳一般表现为第二类稳定,即极值点失稳。第二类稳定分析等同于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有限元模型


节点自由度的方式来模拟扣塔与桁架单元间的铰接,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单元数总计12744,节点数总计19310。主桥钢结构除部分弦杆和腹杆采用Q420qD钢材外其余钢材均采用Q345qD;桥面板采用C60的混凝土;吊杆为强度等级为1670MPa的φ7成品高强钢丝;柔性系杆采用强度等级为1860MPa的φ15.24钢绞线。扣塔除钢管立柱采用Q345qD的钢材外,其余剪力撑均采用Q235B;扣索采用φ15.24低松弛钢绞线,边跨拉索单桁均由4组37φ15.24钢绞线组成,中跨拉索单桁由4组37φ15.24(2#扣索)和3组37φ15.24(1#扣索)钢绞线组成。图2ANSYS有限元模型Figure2TheANSYSfiniteelementmodel3静风荷载及分析工况3.1计算静风荷载根据《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13]提供的横向静阵风荷载计算方法,本桥施工阶段计算时风速重现期系数取为1.0,采用百年一遇基本风速38.4m/s进行计算,可得作用拱肋上的横向静阵风荷载为10.31kN/m,作用桥面系上的横向静阵风荷载为3.78kN/m。3.2稳定分析工况结合该桥的自身特点,施工方法采用拱上吊机悬臂拼装法施工,施工过程为:边、主墩的施工→前10节间主拱及桥面系安装→安装塔吊,主拱安装至16#节间,同步安装扣塔系统→拆除塔吊,挂设1#扣索,完成初张拉,解除上层风缆→安装中跨桁拱至20#节间,挂设2#扣索,完成初张拉,边跨压重→继续安装主拱,北主跨至23#节间,南主跨至22#节间,两岸架梁吊机锚固于21#节间,准备中跨合拢→安装桥面系,准备刚性系杆合拢→拆除压重及扣塔系统。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考虑结构体系转变前,迎风面较大,抵抗侧向风荷载最不利及成桥状态三个控制工况,工况1:拱肋中跨合拢;工况2:刚性系杆合拢;工况3:成桥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分类号】:U448.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标,王继夫,李登明;桁架拱桥施工中节点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当代建设;2001年05期

2 吴志棉;浅谈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施工[J];中国建设信息;2003年02期

3 苏彦鸿,丁仕煌,钟辉虹;大跨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拆除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5年06期

4 施曙东;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技术分析[J];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5 仇垲,胡小告;桁架拱桥检测与分析[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04期

6 马宁;宋建嫱;王晓伟;;预制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的设计与施工[J];北方交通;2006年03期

7 李承文;王振领;;桁架拱桥的安全评估[J];四川建筑;2006年04期

8 邓杨芳;周水兴;刘邵平;;三肋钢桁架拱桥分片安装的索力计算[J];市政技术;2009年01期

9 雷霄雯;杨刚;史金星;李晓莉;;钢桁架拱桥的结构优化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廖学燕;沈兆武;曾赞文;马宏昊;蒋耀港;;桁架拱桥控制爆破拆除[J];工程爆破;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国志;;海儿洼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桁架拱桥介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2 项贻强;;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二种计算图式的分析比较[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3 张召明;;桥梁的抗风稳定性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李龙安;张金武;;大跨度桥梁抗风稳定性综合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廖海黎;;大跨悬索桥架设阶段的抗风稳定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田于逵;项贻强;申永刚;夏贤;;临海大桥抗风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宋锦忠;陈艾荣;项海帆;;虎门大桥的抗风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8 姜友生;邓海;周昌栋;王敬平;何青;卢柯;;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抗风稳定性分析[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0年

9 汪至刚;何建;孙炳楠;楼文娟;俞宪民;;钢管砼拱桥抗风稳定性节段模型风洞实验和计算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10 姜友生;邓海;张铭;丁望星;王敬平;周昌栋;谭永高;;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猫道抗风稳定性分析[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朱海斌;煤窑沟大桥试通车[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2 张新民;国泰桥上午合龙[N];天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严建科;结构缺陷和损伤对桁架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承启;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风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孙海涛;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蔡禄荣;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预拱度设置及拼装误差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智芳;台风区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哲;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基于稳定性的风撑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陈莎莎;基于BIM技术的钢桁架拱桥设计及信息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罗天;大跨度城市钢桁架拱桥静动力计算和详细应力计算[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军泽;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风致振动试验与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陈莹;门头沟水闸旧桥保护性修缮及维修加固[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6 安佳媛;下承式钢桁架拱桥的建设期全过程计算分析和荷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瑞达;基础沉降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的影响及加固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8 王蔚;超载运营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安全性能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9 彭冠军;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极限抗震能力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江京翼;特大跨中承式钢箱桁架拱桥极限承载力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9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9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