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M数据的上海长江隧桥振型分析及横隔板寿命评估
【图文】:
.5.1 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海长江大桥主航道的斜拉桥。这是我国首座公路、轻轨一体化的拉桥。其主跨跨径在国内仅次于苏通大桥和香港的昂船洲大桥,在世界大跨度斜拉桥中五。主航道斜拉桥采用双塔结构、分离式的钢箱梁主梁及双索面拉索布置形式,其主跨 730 米,跨径的布置情况为 92+258+730+258+92=1430m,,如图 1.1。
图 1.1 斜拉桥总体布局图(单位:m)塔柱的型式为人字形,高度约为 212 米,索塔的锚固方式采用便于施工的钢锚箱锚固结构由分离式的钢箱梁组成,钢箱梁标准段内设有 4 块实腹式的横隔板且钢箱梁之间用连接,索梁之间的锚固方式采用钢锚箱结构进行锚固,主梁的横截面如图 1.2 所示;斜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双索面布置方式,共有 192 根拉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庆;王成焘;徐滨士;;几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探讨及评价[J];机械强度;2011年03期
2 郭明慧;;公路桥梁抗震性能及其细节设计[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年06期
3 刘建伟;;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发展概述[J];山西建筑;2008年23期
4 张溪;曲佳;李莹;;钢桥的疲劳问题研究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5 任伟平;李小珍;李俊;卫星;强士中;;现代公路钢桥典型细节疲劳问题分析[J];公路;2007年04期
6 李爱群;王浩;;子模型法在超大跨悬索桥钢箱梁应力分析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7年02期
7 李小珍;任伟平;卫星;强士中;;现代钢桥新型结构型式及其疲劳问题分析[J];钢结构;2006年05期
8 陈明宪;;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J];中外公路;2006年04期
9 董月香;高增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综述[J];大型铸锻件;2006年03期
10 袁熙;李舜酩;;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伟平;焊接钢桥结构细节疲劳行为分析及寿命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苗家武;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登宇;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范晨阳;地震动空间效应下超千米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张耀月;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邱常廷;PC斜拉桥斜拉索面积、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D];中南大学;2011年
5 陈名欢;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吕兆懿;精冲模具疲劳寿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锡亮;斜拉桥索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何锐;基于实测轴载谱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金晶;斜拉桥静动力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剑;斜拉桥拉索风雨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5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4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