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袋装砂石桩复合路基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
【图文】:
⒎治隽瞬煌?环境下土工袋装砂石桩的破坏机制。以上研究主要针对土工袋装砂石桩的单桩性状,且未考虑桩体的长期加载效应。但实际工程中,土工袋装砂石桩均以复合路基形式出现。开展路堤长期加载下土工袋装砂石桩复合路基的变形及承载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单元体模型,推导了复合路基的弹性解析解。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路堤长期堆载下,袋体包裹长度(Le)、土工袋刚度(J)以及置换率(Ar)对复合路基的性状影响。1复合路基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分析,复合路基数值模型中(图1),模型宽55m,假设桩直径为0.8m,方形布置,间距1.6m。路堤高及桩长L均假定为10m,砂垫层厚1m,,桩底部为坚硬岩层(图2)。模型侧面为法向约束,底部为全约束。采用不承受拉力的膜单元模拟土工材料,且土工材料与土体之间不设置接触单元[13]。桩体和软黏土材料均采用满足摩尔库伦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性体,材料模型参数参考文献[14],取值如表1所示。图1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Fig.13Dfiniteelementmodel图2复合路基断面Fig.2Cross-sectionofcompositesubgrade表1有限元模型参数Tab.1Parametersoffiniteelementmodel参数重度γ/(kN·m-3)泊松比ν弹性模量E/kPa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剪胀角/ψ/(°)砂石桩200.333200010388软黏土150.320005250砂垫层200.33150008308建立初始应力条件及边界条件后挖孔安装土工袋装砂石桩,桩顶设置刚性板,待平衡后再进行逐级加载。上覆路堤填土分5级堆载,每级填土2m,每级堆载时间为15d,固结沉降10d后进行下级堆载。2土工袋装砂石桩性能研究图3为普通砂石桩(OSC)和土工袋装砂石桩(GESC)复合路基的桩顶平面处平均竖向应力对比
Α5鄧导使こ讨校噼?工袋装砂石桩均以复合路基形式出现。开展路堤长期加载下土工袋装砂石桩复合路基的变形及承载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单元体模型,推导了复合路基的弹性解析解。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路堤长期堆载下,袋体包裹长度(Le)、土工袋刚度(J)以及置换率(Ar)对复合路基的性状影响。1复合路基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分析,复合路基数值模型中(图1),模型宽55m,假设桩直径为0.8m,方形布置,间距1.6m。路堤高及桩长L均假定为10m,砂垫层厚1m,桩底部为坚硬岩层(图2)。模型侧面为法向约束,底部为全约束。采用不承受拉力的膜单元模拟土工材料,且土工材料与土体之间不设置接触单元[13]。桩体和软黏土材料均采用满足摩尔库伦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性体,材料模型参数参考文献[14],取值如表1所示。图1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Fig.13Dfiniteelementmodel图2复合路基断面Fig.2Cross-sectionofcompositesubgrade表1有限元模型参数Tab.1Parametersoffiniteelementmodel参数重度γ/(kN·m-3)泊松比ν弹性模量E/kPa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剪胀角/ψ/(°)砂石桩200.333200010388软黏土150.320005250砂垫层200.33150008308建立初始应力条件及边界条件后挖孔安装土工袋装砂石桩,桩顶设置刚性板,待平衡后再进行逐级加载。上覆路堤填土分5级堆载,每级填土2m,每级堆载时间为15d,固结沉降10d后进行下级堆载。2土工袋装砂石桩性能研究图3为普通砂石桩(OSC)和土工袋装砂石桩(GESC)复合路基的桩顶平面处平均竖向应力对比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剑华;夏清;;浅谈砂石桩处理饱和软土地基效果的经验[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年14期
2 何文辉;李晋;;振冲砂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6年02期
3 姜中笑;苏晓莉;;砂石桩复合地基在株洲南华地区的应用[J];岩土工程界;2006年08期
4 周正义;刘优平;;振冲砂石桩在处理软弱地基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8年01期
5 梁义聪;聂影;薛尚铃;肖启华;刘京安;;砂石桩处理某综合原料场软弱地基的探讨[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6 朱小强;郑开盛;段超;邹琼;;间隔时间对砂石桩动力触探检验结果的影响[J];土工基础;2011年05期
7 张悦;砂石桩在处理软弱土地基不均匀沉降中的应用[J];河南冶金;1999年05期
8 赵萌,干惟;挤密砂石桩在杭州滨江地区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0年04期
9 苏晓文,宋利民;振动法挤密砂石桩的应用[J];煤;2002年06期
10 刘锦光;挤密砂石桩与地基处理[J];工程质量;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殿选;刘国省;;用挤密砂石桩处理新近沉积土液化地基的初步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蒋军;朱向荣;潘秋元;;砂性地基中挤密砂石桩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设计[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王伟堂;马丽卿;蒋福祥;周建灿;徐志康;朱法根;;低强度水泥砂石桩的试验与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鲁绪文;王百林;娄炎;何宁;;混凝土芯砂石桩的单桩承载力时间效应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少文;振动沉管挤密砂石桩处理盐渍化软基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杨晓刚;挤密砂石桩性状及大型油罐地基现场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58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5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