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钢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2 23:05
【摘要】:钢纤维混凝土(SFRC)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拉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裂后韧性,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但对其在隧道及地下结构抗减震方面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高速公路隧道(云山隧道)和高速铁路隧道(大梁隧道)为依托,结合地下结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隧道洞身段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研究。为此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探讨了目前两种主要的纤维增强理论,即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并对二者得出的抗拉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理论在解释纤维增强方面具有一致性;2、对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SFRS)和普通喷射混凝土进行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假定开裂后钢纤维混凝土受拉区应力完全由钢纤维承担,在同等极限弯矩作用下比较了二者分别所需要的截面厚度,计算结果表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所需喷射厚度更薄;3、开展了钢纤维混凝土切口梁的压弯韧性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受拉区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得到了两种类型SFRC试件的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在钢纤维掺量和混凝土基体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钢纤维混凝土受拉区抗拉强度与钢纤维长径比有关,长径比为60的钢纤维混凝土比长径比为45.5时的抗拉性能更好。此外,压弯韧性试验中试件采用了不同尺寸,计算抗拉强度过程中需要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4、本文对云山隧道和大梁隧道洞身分别进行了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地震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基岩输入地震波需要经过滤波和基线校正,水平方向采用汶川波,竖向反向采用日本Kobe波。分析结果表明:(1)水平激振时,普通混凝土(RC)衬砌各测点水平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最大,SFRC衬砌工况次之,自由场工况最小;竖向激振时,自由场响应最大,RC衬砌工况次之,SFRC衬砌工况最小。(2)RC衬砌截面弯矩、轴力比SFRC衬砌大的多,与激振方向和断面大小无关。
【图文】:

不完全统计,震中分布,公元,台网


图1-1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逡逑据中国地震台网的不完全统计,在公元前2300年 ̄公元2000年的四千H百年间中逡逑国地震的震中分布如图1-1所示。从中国地震台网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1)可逡逑看化近一年内我国发生了邋10次震级在5.0级(及W上)的地震,2013年(及W前)逡逑影响较大的震级在6.0级(及W上)的地震发生了二十余次。逡逑n ̄逡逑

示意图,虚拟裂缝,面分布,应力


/逦\\M\逦三‘逡逑!/邋川邋I/Z逡逑图2-2钢纤维混凝±结构虚拟裂缝示意图逡逑根据钢纤维混凝±的线弹性断裂模型,结构微裂纹强度开裂因子可通过裂缝面上逡逑均布拉应力情况下的开裂因子和H角形分布压应力情况下的开裂因子进行叠加而得,逡逑图2-3为裂缝面上分布应力的叠加示意图。逡逑说逦如邋I ̄II ̄逡逑,,__,,I邋1^,邋Ot2邋二逦,,,,,_j,__y邋-f-逦i邋f-逦巧邋1—巧3逡逑I逡逑图2-3虚拟裂缝面分布应力示意图逡逑均布拉应力情况下(如图2-3所示),根据断裂力学公式,强度开裂因子逡逑与=-^[加2邋0+卢)2邋cos;钟".(2-21)逡逑E(k)逦C逡逑M邋=邋1邋+邋0.12(1-—)^逦(2-22)逡逑2c逡逑虚拟裂缝A点处强度开裂因子有最大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52.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磊;王志杰;许瑞宁;马安震;何晟亚;;能量守恒原理在Ⅴ级围岩隧道衬砌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11期

2 胡磊;王志杰;何明磊;王奇;孟祥磊;;钢纤维混凝土隧道衬砌的受力特征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3 胡磊;王志杰;何明磊;王奇;董玉辉;;隧道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J];铁道建筑;2014年06期

4 耿萍;何川;晏启祥;;水下盾构隧道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的适应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5 刘永胜;王肖钧;金挺;劳俊;;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6 杨勇;任青文;;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王志杰;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在隧道和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2004年01期

8 汪伏祥,张杰,张可诚;湿喷混凝土在秦岭隧道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01年05期

9 于翔,陈启亮,赵跃堂,王明洋,国胜兵;地下结构抗震研究方法及其现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黄先锋;地下结构的抗震计算——位移响应法[J];铁道建筑;199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耿萍;铁路隧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黄胜;高烈度地震下隧道破坏机制及抗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4 郭艳华;钢纤维混凝土增韧性能研究及韧性特征在地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育枢;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甘立松;隧道钢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动力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少侠;钢纤维喷射混凝土隧道初期支护及经济效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雷雨;钢纤维混凝土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朱永生;浅埋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数值分析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刘春山;地震区隧道结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刘红燕;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特征在隧道支护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68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68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