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深圳地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20:58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建成的沥青路面已陆续进入大、中修期,沥青路面及其整体性能已不能满足路面使用的要求,但作为路用材料仍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路面再生技术,可以使其各项路用性能重新满足相应指标。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于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路面养护修复工程,由于气候特性,该技术在南方地区的应用更为广泛。本文以深圳地区就地热再生处治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基于沥青老化和再生的原理,总结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及优势,为施工的方案选择提供借鉴。施工中选用德国生产的维特根热再生4500复拌再生机组,该机组由2台加热机HM4500和1台复拌机RX4500组成,可流水完成路面的加热、再生混合料拌合、摊铺等工序,整个施工过程自动化水平较高,确保了高效的施工质量。采用复拌型热再生和加铺型热再生两种热再生工艺,对比两种热再生现场施工工艺,两者的原理以及施工工序有很多相似点,但是在再生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摊铺、碾压施工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复拌型再生混合料以再生剂掺加量和新旧料掺配比为变量,而加铺型再生混合料仅取再生剂掺加量一个变量,通过马歇尔试验评价了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关键性能,试验发现,两种再生技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旧沥青混合料相应性能。通过测定并对比施工前和施工后1年、2年的道路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以及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发现工后路面状况、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使用性能均优良,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旧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考虑到深圳地区在南方具有良好的气候、地理代表性,因而本文采用的施工方式和相关性能指标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因此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旧沥青路面再生以及预防性养护方面具有可靠性,同时能够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论文总结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完整的施工流程,以期提高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施工水平,使施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生态化,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图文】:

框图,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图 2.3 项目组织机构框图2.机械设备配置按照招投标文件,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我部机械设备配置计划投入详见表 2.2 设备一览表,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表 2.2 机械设备一览表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机组加热机:维特根HM45003 德国 2008 75KW最大加热宽度:4.5m;最大加热能力:1445KW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机组复拌机:维特根Rx45001 德国 2008 135KW 工作宽度:16.5m双驱双振钢轮压路机DD146 2 瑞典 2011 160KW 13t胶轮压路机 XP-261 1 徐州 2010 132KW 30t

热再生,机组,复拌


某某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 A、B 合同段的施工中采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工艺。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时,借助加热机等设备将路面温度要控制在 130℃~180℃之间,耙松后的旧路面中加入的再生剂是经过精确称量的。随后需要均匀的将回收料和新掺料在双卧轴搅拌锅中混拌。待充分搅拌后将新制混合料摊铺在下表面层上。由于工程中具有设计横坡和纵坡,,因此需要借助熨平板将新料摊铺并碾压至规定坡度。此工艺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在旧料中掺入再生剂的方法,显著的改善其路用性能。二是新沥青混合料在完备旧料级配的基础上还加强了性能,此外它还使车辙得到填补,增厚了面层。复拌型工艺中,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当属德国维特根的热再生机组。我部拟投入本合同段的复拌再生机组是德国生产的维特根热再生 4500 机组。该机组由 2 台加热机HM4500 和 1 台复拌机 RX4500 组成,见下图:该机组前面的 2 台加热机的功能为提高路面温度,后部的复拌机是核心机械,其主要部件和原理如图 3.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6.217;U41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茜;;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关键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6年32期

2 王伟;;浅谈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应用特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年22期

3 刘亚洲;;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17年01期

4 熊成;杨耀飞;;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年05期

5 赵云鹏;;加铺型就地热再生的机械选择及现场关键施工环节控制[J];中国公路;2017年16期

6 乐雪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J];福建交通科技;2017年04期

7 赵谱;杨群;秦崇良;王小鸣;;国省干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J];科技视界;2017年20期

8 张益;王全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7年05期

9 徐志宏;;热再生技术在养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年06期

10 郭邦学;;温拌剂在就地热再生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强;郑权;;汉十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白克文;;沥青路面养护就地热再生技术[A];养护与管理2017年第11期(总第81期)[C];2017年

3 孙建华;路本升;路以林;;浅谈厂拌法旧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4 ;黑龙江省将“热再生”技术用于公路大修[A];养护与管理2013年10月号(总第31期)[C];2013年

5 张义甫;Mike R.White;;沥青路面养护的发展趋势——就地热再生技术[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6 辛强;高二利;邵先胜;;正交试验在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研究[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C];2015年

7 陶维;顾海洋;;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8 倪富健;李健;马翔;朱志远;;就地热再生在连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9 马琳;;高等级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与热再生养护先进技术——适合国情的热再生技术与设备[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连萌;;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维修中的应用[A];2013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齐卉;我省首次尝试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修路[N];陕西日报;2019年

2 张洪伟 黄建平;西安区“党建+”让老干部余热再生辉[N];辽源日报;2018年

3 吕雷;旧料再利用 修路不封路[N];中国交通报;2017年

4 通讯员 张莹蕾;酒泉市引入“就地热再生列车”新技术[N];甘肃日报;2017年

5 通讯员 黄峰;宁夏就地热再生技术破衡大高速修复难题[N];宁夏日报;2010年

6 刘晓东;“就地热再生”让道路出新省钱又环保[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记者 热娜·乌布力;乌市引进地热再生技术修补道路[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特约记者 张秦;“就地热再生列车”修复路面省时省料[N];中国交通报;2016年

9 张爱华;大型就地热再生技术让城市道路施工远离污染[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杨永芹;将“就地热再生列车”技术引入市政道路养护[N];重庆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健;改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聪;柳南高速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2 李晓华;深圳地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3 张益;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曲妍;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浙江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5 王浩;就地热再生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贺盛;基于耐久性提升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7 徐江涛;沥青料热再生设备第二烘干筒设计仿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8 刘卫士;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烘干筒的粘料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李彦翔;具有泡沫金属电极的热再生氨电池传输特性及性能强化[D];重庆大学;2018年

10 潘园园;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0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10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1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