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活动支座的布置对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受力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3 00:49
【摘要】:钢筋混凝土拱桥在地震多发的西南地区应用广泛,但由于结构不合理、计算出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年来发生多起拱桥破损甚至坍塌的事故,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力学性能迫在眉睫。目前关于钢筋混凝土拱桥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主拱圈的矢跨比、拱轴系数等参数的研究,以及对拱上建筑的材料(钢筋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型钢等)、截面形式(尺寸、截面形状、空心实心等)、数量、跨径(等跨、不等跨)等参数的研究,而关于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形式对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借助某改建铁路线路中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研究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形式对主拱圈内力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形式。原设计中采用梁柱固结或是活动支座两种连接方式。沿用原设计思路并根据对称原则布置活动支座,按照不同的活动支座数量和布置位置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7个不同的模型。(2)探讨钢筋混凝土拱桥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形式对主拱圈内力的影响。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拱桥的实际受力情况,一共设置了两种内力组合,并分析了两种内力组合结果的差别。得出钢筋混凝土拱桥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活动支座的布置方式对主拱圈的轴力、横向剪力、竖向剪力、面内弯矩以及面外弯矩的各种影响规律。(3)探讨拱桥在地震作用下,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方式对主拱圈内力的影响。采用目前主流的两种抗震设计方法(反应谱分析法、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拱桥模型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抗震分析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正确选取特征值分析方法、地震波的选择与调整等)。得出了钢筋混凝土拱桥在地震作用下,活动支座的布置方式对主拱圈内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7个拱桥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解决了该实际工程拱上立柱与主梁连接方案比选问题,同时分析了拱桥在进行静力以及动力分析时各类参数的选取方式,总结了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形式对钢筋混凝土拱桥在各类荷载作用下主拱圈内力的影响规律,对以后类似的拱桥在进行拱上立柱与主梁的连接方案设计时具有指导意义。
【图文】:

地质图,场地,地质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拱桥模型及静力分析2.1 背景工程简介2.1.1 拱桥的场地及整体布置背景工程为一座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桥址位于雷波县巴姑乡,是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中的一座。《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41]4.0.1 中规定,场地类别的划分应根据场地计算深度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V 的大小来划分,一共可以划分为四类,Ⅰ类场地,V>500;Ⅱ类场地,500≥V>250;Ⅲ类场地,250≥V>150;Ⅳ类场地,150≥V。场地的地质条件如图 2.1。根据地质条件,本文背景工程所在桥址场地类型为Ⅱ类。

整体布置,拱桥,主拱圈


图 2.2 拱桥整体布置图Figure 2.2 Arch Bridge Overall Layout2.1.2 拱桥构件的材料及尺寸主拱圈和主梁采用 C50 混凝土,桥墩采用 C40 混凝土。主拱圈采用挂篮悬灌法施工,单侧为一个支架现浇段和 10 个悬灌段,跨中设置合拢段。梁部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墩台基础都采用常规方法施工。二期恒载合计为 220.73KN/m。1.主拱圈采用等高度单箱双室截面,箱高 2.4m,,箱宽 8m,顶底板厚度 0.35-0.4m,内腹板厚度 0.35~0.4m,但在建立模型时将带横隔板的箱型截面视作实心矩形截面。主拱圈截面如图 2.3~2.4。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长洲;;600m跨钢筋混凝土拱桥静风失稳全过程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6年09期

2 郭维;李苏;;钢筋混凝土拱桥台后处理方法讨论[J];四川建材;2017年03期

3 谢长洲;林洁琼;;特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静风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4 刘辉;张明科;;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与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5 王俊华;方国强;;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拱桥分析[J];山西建筑;2013年11期

6 李坤;;劲性骨架对钢筋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J];科技创业家;2013年17期

7 何度心;;连拱桥地震力计算(上)[J];世界地震工程;1989年04期

8 牟廷敏;梁健;范碧琨;赵艺程;李胜;;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新作为[J];中国公路;2019年05期

9 武芳文;丰丙龙;薛成凤;;铁路钢筋混凝土拱桥使用安全现状评估[J];铁道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10 陈胜利;;钢筋混凝土拱桥悬壁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安邦;;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面内稳定分析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赵新武;;跨河道钢筋混凝土拱桥满堂支模架设计[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3 王彦利;王乐阳;;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爆破拆除[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4 奉龙成;汪宏;赵人达;;钢筋混凝土拱桥的面内极限承载能力非线性分析[A];交通土建及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朱三凡;宗周红;夏樟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模型修正和动力特性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黄盛楠;陆新征;郑建春;朱伟;;超载导致钢筋混凝土拱桥倒塌的破坏模拟[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7 董绍平;姬浩杰;;洛浦公园红樱桥-现浇钢筋混凝土拱桥组合支架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8 寿楠椿;毕波;竹学叶;江素华;侯立萍;;钢筋混凝土拱桥徐变稳定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彭卫;侯海涛;毛雨桥;叶文亚;;基于PDS模块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可靠度计算[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寿楠椿;毕波;竹学叶;江素华;侯立萍;;钢筋混凝土拱桥徐变稳定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李良苏 通讯员 王延中 祝卫先;十七局集团西电东送建设显军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2 朱定帅;加强沟通协调 破解建设难题[N];抚州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周湛;创新奋进绘蓝图[N];中国测绘报;2001年

4 记者 王志彦 通讯员 何水根;一项技术创三项世界第一[N];解放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平红 马文武;季代良:甘架金桥富桑梓[N];陕西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卫星;钢筋混凝土肋拱二阶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冯剑平;桥梁结构的爆破拆除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孙昊;套箍技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俊;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弯矩增大系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龙;活动支座的布置对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受力特性的影响[D];西华大学;2019年

2 魏(礻w);基于荷载试验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检测与安全性评估[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3 蒋志强;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地震易损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4 龙帅;组合法施工钢筋混凝土拱桥关键设计参数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5 袁宙琴;行车速度对圬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冲击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6 江浩伟;400m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计算及施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7 方彬;钢筋混凝土拱桥承载能力评估及复合式加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8 涂文才;既有多跨钢筋混凝土拱桥检测评估及加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郝毅;钢筋混凝土拱桥拼宽改造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刘东芳;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承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1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