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粉煤灰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0:29
【摘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党中央领导人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建设方面,围绕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很多城市,人们采用铺装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方式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一种方法。为了更好的推进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本文研究了掺加粉煤灰的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比较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考虑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的影响,利用改进的体积法进行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2)选用粗骨料、水泥和水作为原材料,采用不同水灰比和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进行试配,通过目测法观察透水混凝土拌合物的状态和透水混凝土成型后试件状态,确定出了透水混凝土拌合物的最佳状态,并采用跳桌法测定最佳状态下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基于最佳状态下水泥浆体流动度,测定不同水灰比条件和粉煤灰掺量作用下减水剂的掺量,以保证水泥浆体的最佳状态。(3)基于改进的体积法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和最佳工作状态下减水剂的合理掺量,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进行粉煤灰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比较分析目标孔隙率、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和养护条件四个因素对透水混凝土强度、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作用规律。(4)在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灰物元理论和综合平衡法,对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指标的各试验因素关联度进行分析,确定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图文】:

透水混凝土,破裂图,试件,透水系数


而对试验室内测透水混凝土试块透水系数的方法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本逡逑文结合前人经验和两种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选用不变水头法进行透水系数的测逡逑定,装置示意图见图2-3。逡逑13逡逑

示意图,不变水头,透水系数,示意图


t一测定时间(s)。逡逑由于市面上买不到这种透水系数测定仪,笔者根据以上原理,自制了一套仪逡逑器,如图2-4所示。透水混凝土试件与套筒之间的密封材料选用的是潍坊卓远检逡逑测仪器公司生产的抗渗试块装模密封剂,,密封效果较好。本试验为了减小误差,逡逑所有的透水混凝土试件在进行透水试验前都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其达到水饱逡逑和状态。逡逑】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92;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唯伟;蒋翔;卢佳林;陈景;刘霞;;透水混凝土路面抗堵塞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8年11期

2 余海燕;李永强;石译文;杨毅;;透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8年12期

3 刘瑞菊;;透水混凝土孔隙堵塞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材;2019年03期

4 李云英;;透水混凝土研究现状[J];福建建材;2019年04期

5 罗旭辉;;基于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年08期

6 曾凡贵;张意;曾路;王瑶;莫坚方;;透水混凝土抗堵塞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建筑;2018年02期

7 刘俊茹;贾换;;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8年07期

8 李瑞丰;麻建锁;程岚;张敏;;透水混凝土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年12期

9 范伟;;透水混凝土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7年S2期

10 杨山朋;;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J];居舍;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利霞;;生态透水混凝土在室外道路的应用[A];绿色建筑创新、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透水混凝土的创新应用[A];养护与管理(2016年第10期 总第68期)[C];2016年

3 吴学玲;沈兵兵;;为海绵城市添一份力——透水混凝土发展现状总结[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4 沈兵兵;张旭;刘月圆;董雁菁;;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力学相关性检验[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梁海区;李青川;黄崇奕;潘仁爱;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届广西园博园工程中的应用[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6 张燕刚;石云兴;屈铁军;李艳稳;刘伟;;火山渣透水混凝土与普通透水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探讨[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7 石云兴;宋中南;霍亮;戢文占;华成谋;史海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其在奥运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朱效荣;;高强度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根宏;刘荣桂;陈文耀;陈爱芝;;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10 焦凯;李磊;陈晨;;不同影响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A];《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谭君飞;甬产新材料助推“海绵城市”建设[N];宁波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赵玉洁;透水混凝土,让地面自由“呼吸”[N];中华建筑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李颖;透水混凝土生态理念渐升级[N];中国花卉报;2010年

4 许才旺;“高强透水混凝土”新技术国际领先[N];工人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颖;透水混凝土相关行标出台[N];中国花卉报;2010年

6 新语;南京建成第一条透水混凝土市政道路[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刘倩;近山松生态透水混凝土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北京利坚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柴U_山;改变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透水混凝土[N];中华建筑报;2013年

9 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吴荣融 张宗富 秦天;造能“吃水”的路 建会“呼吸”的城[N];海南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健玮;为绿色奥运而生 向民生应用而去[N];中华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卫东;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工程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远;PVA纤维废陶瓷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年

2 陈思晗;水泥基复合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试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洪诚;再生粗骨料无砂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9年

4 张磊;振动沉管透水混凝土桩施工致堵机理及防堵塞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5 亓转玲;粉煤灰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马国栋;透水混凝土路面渗流与堵塞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19年

7 余静茹;透水混凝土性能优化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8 汪正国;新型透水混凝土工艺及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9 罗斐;环氧树脂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的改善[D];河南大学;2018年

10 张国强;透水混凝土试验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2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42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