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先简支后桥面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抗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4:11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由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位列各灾害之首。桥梁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灾区连接外界的生命通道。因此,具有抗震能力的桥梁显得至关重要。而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桥梁不仅受到地震危害的影响,还由于其特殊的软土场地而与其他场地处的桥梁抗震有所区别。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该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的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梁桥进行桥梁抗震体系分析,具体进行了如下研究:(1)通过文献调查,归纳了目前常用的桥梁抗震体系研究现状。并根据国内外的桥梁震害,总结从中获得的启示,指出中小跨径桥梁应遵循的设计准则。(2)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的桥梁抗震分析基本理论,并通过有限元软件CSI Bridge,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挡块约束和桥面连续约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及地震动参数的正确性。(3)对板式橡胶支座考虑滑移和不滑移两种工况进行增量动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支座滑移的工况比不滑移的工况内力减小显著,但支座位移大幅增加。并研究了板式橡胶支座、LNR支座和HDR支座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联全部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方案相比与其他方案更适合依托工程。(4)总结了各国规范对挡块的规定以及我国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挡块的初始刚度和初始间隙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本文拟选用刚度为~5,初始间隙为10cm的挡块布置形式。(5)总结了各国规范对纵向限位装置的规定以及各限位装置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1.5倍恒载法初步设计拉索形式,并对比Lock-up限位装置、连梁型限位装置、墩-梁间限位装置的三种限位装置的限位效果。结果表明:墩-梁间限位装置更适合于本项目。并通过参数分析,确定了刚度为8×~4,即拉索长度为2米,初始间隙为10cm的拉索布置形式。(6)建立了“多道设防、逐级消能”的设防理念以及考虑支座有限损伤的设计方法。
【图文】:
必不可少的项目,发展也极为迅速。在东部沿海地区,简支桥梁。尤其对于广阔的平原地区,桥梁跨径不用布置的过大显。其结构形式为静定结构,受力较为明确,不受基础变位强。并且,简支梁桥构造简单,易于标准化制作、安装,,主工进度。支梁跨数增多时,相应的伸缩缝也随之增加,导致的直接结的下降,对行车舒适性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伸缩缝由于辆的不断碾压,耐久性不佳,更换维修的频率较高,往往在护费用。为了消除简支梁由于过多伸缩缝而导致的颠簸感和面连续简支梁应运而生。该桥型在结构上依旧保持简支梁续,减小伸缩缝的设置,增大连续联长,对行车舒适性大大桥面连续的设置增大了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也能大大减轻梁。图 1.2 为我国较为常用的桥面连续处的设计构造。
第一章 绪论。二是需要抵御地震作用。软土具有抗剪强度。尤其是在地震等瞬时荷载作用下,结构会发高的孔隙水压力。因此,软土地基受振动后,特殊的物理性质,使得软土地区桥梁抗震与其急需解决的问题。灾害分析强度不足和位移过大两方面,如图 1.3 所示。坏;②支承连接部位的破坏;③下部结构破坏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2.55
本文编号:2691600
【图文】:
必不可少的项目,发展也极为迅速。在东部沿海地区,简支桥梁。尤其对于广阔的平原地区,桥梁跨径不用布置的过大显。其结构形式为静定结构,受力较为明确,不受基础变位强。并且,简支梁桥构造简单,易于标准化制作、安装,,主工进度。支梁跨数增多时,相应的伸缩缝也随之增加,导致的直接结的下降,对行车舒适性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伸缩缝由于辆的不断碾压,耐久性不佳,更换维修的频率较高,往往在护费用。为了消除简支梁由于过多伸缩缝而导致的颠簸感和面连续简支梁应运而生。该桥型在结构上依旧保持简支梁续,减小伸缩缝的设置,增大连续联长,对行车舒适性大大桥面连续的设置增大了桥梁结构的整体性,也能大大减轻梁。图 1.2 为我国较为常用的桥面连续处的设计构造。
第一章 绪论。二是需要抵御地震作用。软土具有抗剪强度。尤其是在地震等瞬时荷载作用下,结构会发高的孔隙水压力。因此,软土地基受振动后,特殊的物理性质,使得软土地区桥梁抗震与其急需解决的问题。灾害分析强度不足和位移过大两方面,如图 1.3 所示。坏;②支承连接部位的破坏;③下部结构破坏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勇;黄奇;黄剑源;;连续桥面简支梁桥静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5年09期
2 邵丽霞;王超;;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及隔震效果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年05期
3 苗宇;王秋园;;基于支座有限损伤的简支梁桥抗震设计方法[J];公路交通技术;2015年01期
4 刘振宇;庄卫林;蒋劲松;;基于有限位移的中小跨径梁式桥抗震概念设计[J];预应力技术;2014年06期
5 李悦;李冲;李茜;;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滑移对中小跨径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6 王克海;李冲;李茜;李悦;;考虑支座摩擦滑移的中小跨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J];工程力学;2014年06期
7 汤虎;李建中;;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地震位移控制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3期
8 李亚东;强士中;;震后灾区桥梁初步考察与评估[J];桥梁建设;2009年05期
9 李龙;;地震作用下桥梁破坏特征及启示[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蒋劲松;庄卫林;刘振宇;;汶川地震百花大桥震害调查分析[J];桥梁建设;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691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9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