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收费公路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信号交叉口的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10:32
【摘要】:我国收费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辖,独立设计建设,独立经营。高速公路收费站与城市信号交叉口的衔接路段是两大路网临界的特殊区域,同时是道路瓶颈点,衔接路段的交通状态直接影响两大路网的交通运输,随着交通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衔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日渐突出,已经不容忽视。为适应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与畅通的发展需求,我们亟需对此展开系统研究,以建立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一体化、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进行交通关联性分析,论证了收费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收费站与衔接交叉口三者之间进行协同控制的必要性。第二,针对收费站衔接单信号交叉口的情况,以目标区域延误最小化或通行能力最大化为控制目标,以预防收费匝道与收费广场、交叉口及衔接路段发生排队溢出为约束条件,对非饱和与饱和两种交通状态分别提出了收费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的协同控制方法,这样一方面实现了收费站的通过车辆数与交叉口的信号配时相互协调,另一方面挖掘了收费站通调控车流的功能,以保障高速公路出入口车流的正常通行。仿真案例分析也验证模型这些特点。第三,针对收费站双进双出车流衔接双交叉口的情况,以各目标节点之间的排队长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饱和交通状态下通行能力最大化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模型,将收费公路出口车流分散至周边交叉口群,预防连接路段发生排队溢出并避免因公路入口车流无限制而引起的高速公路主线拥挤。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北村收费站的案例仿真分析也表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可以有效控制链接路段的车辆排队长度,均衡路网拥挤度。第四,为了避免交通拥堵转移至收费站周边交叉口群,本文引入模糊控制理念,首先将出入口匝道、收费站与衔接交叉口作为一个车流起源与消散的整体,然后对周边交叉口群进行区域模糊控制,调整各进口相位的绿灯时间,使交通流均衡分散于周边交叉口。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区域协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图文】:

交通流量


图 3-7 仿真交通流量输入型求解及方案对比例中以固定信号周期 C0=160s 进行信号配时,最优化函数其他参数确定过、最大绿灯时间分别取值 15s、60s;全红与行人过街绿灯时间均为 40s,损失时间 L=49s;路段防拥堵的控制阈值的参数标准车长度 6vL m,,车头路段1 = 0.85,匝道2 = 0.85,则有M NQ Q 106,Rex RenQ 64, Q 0.458 辆/秒,, ,0.431e l n lP P 辆/秒。根据调研数据大车、小车车型比例为通工程学》[72]查表车道功能影响系数取值ht =2.65。上述参数以及实时仿通流量与排队数据代入模型中进行求解。ISSIM 中输入流量进行仿真,仿真时长为 24000s,MATLAB 求解模型输反馈至 VISSIM 以调控信号配时与收费站通行能力,随机输出五组仿真过

车辆,配时,排队长度,通过率


制方案19200 0.202 0.280 0.443 5.26 15.2424000 0.270 0.268 0.387 4.55 13.393.4.3 仿真结果分析改变 VISSIM 中随机种子参数,进行多次仿真反复验算,对比现状定时控制模式和韦氏分时段配时模式,输出仿真过程中路网整体的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和平均排队长度等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如表 3-3 与如图 3-8 和图 3-9 所示。表 3-3 不同方案下的交通优化率仿真对比方案对比评价指标平均延误 平均排队长度 平均停车次数 出口路段通过率 入口路段通过率韦氏配时 -7.19% -6.10% -6.56% +8.44% -1.5%协同控制 -21.22% -16.38% -20.91 +14.13% +1.7%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91.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娟娟;孙小端;李凤;;出入口匝道对快速路安全性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4期

2 张腾飞;左忠义;;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21期

3 齐驰;侯忠生;卜旭辉;;快速路入口匝道排队现象分析及其对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2期

4 陈建阳;;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控制策略及其评价[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5 修渝生 ,杨天怡;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定时调节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单片微型计算机在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6 张恒;;基于集值统计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安全评价方法[J];北方交通;2015年09期

7 李红伟;陆键;马永锋;刘元林;;城郊高速出入口匝道选址模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年05期

8 曹鹏;贾洪飞;隽志才;唐明;;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用户公平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9 陈德望,王飞跃,陈龙;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10 丁建梅,王可崇;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交通模糊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晏启鹏;;高速路入口匝道交通感应控制系统仿真[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徐进学;于双和;徐丽君;;高速路入口匝道的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协调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3 张海波;张玲玉;何忠贺;李敏;;区域路网边界与出入口匝道协同控制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7年

4 雷丽;董力耘;戴世强;;高架路入口匝道交织流的分析和控制[A];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聂磊;杨晓光;杨晓芳;庄斌;;上海快速路入口匝道单点控制策略仿真评价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文华;陆建;;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下路段交通疏导技术[A];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池荣虎;陶阿嵘;侯忠生;;基于迭代反馈整定的快速路入口匝道的ALINEA控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黄小原;吕搌辽;;自校正控制在高速公路交通问题中的应用[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9 黄小原;李宝家;;神经伺服系统在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李细元;;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A];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赵磊;通衢风景异 步步皆旖旎[N];宁夏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孙宏阳;明年治拥堵 开出四“药方”[N];北京日报;2017年

3 记者 吴晓菁;鹭江道下穿通道 两种方案请您提建议[N];厦门日报;2012年

4 记者 赵伟;丰田自动驾驶车计划5年后实现商品化[N];中国质量报;2015年

5 通讯员 郭伟 马珉璐 记者 解丽达;今年投资8000万元建绿美廊道[N];河北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蔡冲春;塑造美丽文明新白山[N];长白山日报;2019年

7 记者 王淑文;济南城区东西动脉、南北巨龙明日贯通[N];济南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陈剑;均衡南北交通 缓解东西压力[N];太原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枭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的仿真评价与优化[D];吉林大学;2005年

2 谭满春;面向ITS的高速公路网交通分配与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3 黄治炉;互通式立交设置及出入口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4 王涛;车速离散性对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李慧轩;基于驾驶行为动态获取的换道行为微观建模及仿真校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磊;车路协同环境下面向移动瓶颈的高速公路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纲梅;收费公路出入口匝道与衔接信号交叉口的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李旭;快速路偶发性交通拥堵影响范围动态界定及疏导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年

4 许耀根;快速路入口匝道宏观车流VSP与油耗特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5 夏银霞;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辆汇入引导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6 程宏飞;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与衔接交叉口的协调控制[D];东南大学;2018年

7 彭亚成;车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单点入口匝道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郁远征;城市快速路合流区车流停走波生成机理与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9 覃林;考虑排放的城市高架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10 周强;快速路入口匝道与关联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1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01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