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高速公路服务区低影响开发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4 21:08
【摘要】: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附属设施之一,其较大的面域对雨水排放要求高。如何在我国大力推进以低影响开发(LID)为核心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将新型可持续雨水管理理念融入到服务区规划与设计中,提高雨水涵养土壤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展示更高水平的公众形象,已逐渐成为行业的关注与努力方向之一。本文首先基于对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系统内涵的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若干低影响开发系统案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系统建设思路;然后以普洱隧道服务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域的降雨特性并构建其地表降雨模型;基于SWMM构建了研究区域地表径流模型,通过实测降雨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采用Nasd-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对模型进行可靠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可靠度较高;考虑场地条件、区域下垫面性质、LID设施空间需求、LID设施经济性、服务区功能区划与交通特征提出服务区LID设施选取原则;基于构建的地表降雨模型、地表径流模型,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域不同重现期的降雨下各LID设施的径流控制效果较优参数范围;为比较不同LID设施组合的效果优劣,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系统评价体系;最后,针对普洱隧道服务区提出两种不同强度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方案,对两种方案进行径流控制效果、经济性及节点溢流情况分析,结合专家评分,通过评价体系计算得方案二更优,较低影响系统开发前,在P=0.1年、2年、5年、15年的单场降雨下,径流峰值削减率分别为72.09%、67.90%、67.08%、63.27%,径流总量削减率分别为70.53%、59.98%、56.38%、52.62%。本文以普洱隧道服务区为研究对象,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雨洪控制,构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系统,为海绵城市理念在服务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丰富了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系统的设计、评价体系,为我国高速公路海绵服务区的建设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91.8
【图文】:
高速公路周边的水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传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雨水管理模式具有以特点:(1)服务区建筑数量少、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排水系统相对独立,在小降雨情况,可通过自身排水管网进行调节控制,但在历经大雨或者暴雨时,仅依靠独立的排水统难以满足雨水排放需求,导致服务区内排水不畅和积水现象的产生(图 1.1)。(2)服务区内屋面、硬化路面等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较大,雨水入渗土壤量低,汇时间短,雨水峰值流量大(图 1.2)。(3)服务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降雨主要是通过管网“外排”,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且服务区雨水径流常受区内路表物体污染,直接外排后对附近的农田、河流水质影存在一定的风险(图 1.3)。(4)服务区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绿地维护成本较高,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图.4)。
高速公路周边的水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传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雨水管理模式具有以特点:(1)服务区建筑数量少、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排水系统相对独立,在小降雨情况,可通过自身排水管网进行调节控制,但在历经大雨或者暴雨时,仅依靠独立的排水统难以满足雨水排放需求,导致服务区内排水不畅和积水现象的产生(图 1.1)。(2)服务区内屋面、硬化路面等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较大,雨水入渗土壤量低,汇时间短,雨水峰值流量大(图 1.2)。(3)服务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降雨主要是通过管网“外排”,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且服务区雨水径流常受区内路表物体污染,直接外排后对附近的农田、河流水质影存在一定的风险(图 1.3)。(4)服务区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绿地维护成本较高,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图.4)。
本文编号:2728346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91.8
【图文】:
高速公路周边的水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传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雨水管理模式具有以特点:(1)服务区建筑数量少、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排水系统相对独立,在小降雨情况,可通过自身排水管网进行调节控制,但在历经大雨或者暴雨时,仅依靠独立的排水统难以满足雨水排放需求,导致服务区内排水不畅和积水现象的产生(图 1.1)。(2)服务区内屋面、硬化路面等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较大,雨水入渗土壤量低,汇时间短,雨水峰值流量大(图 1.2)。(3)服务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降雨主要是通过管网“外排”,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且服务区雨水径流常受区内路表物体污染,直接外排后对附近的农田、河流水质影存在一定的风险(图 1.3)。(4)服务区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绿地维护成本较高,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图.4)。
高速公路周边的水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传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雨水管理模式具有以特点:(1)服务区建筑数量少、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排水系统相对独立,在小降雨情况,可通过自身排水管网进行调节控制,但在历经大雨或者暴雨时,仅依靠独立的排水统难以满足雨水排放需求,导致服务区内排水不畅和积水现象的产生(图 1.1)。(2)服务区内屋面、硬化路面等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较大,雨水入渗土壤量低,汇时间短,雨水峰值流量大(图 1.2)。(3)服务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降雨主要是通过管网“外排”,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且服务区雨水径流常受区内路表物体污染,直接外排后对附近的农田、河流水质影存在一定的风险(图 1.3)。(4)服务区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绿地维护成本较高,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图.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明豪;姚娟娟;张智;浦鹏;魏婷;;基于Morris的SWMM水质参数灵敏度分析与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唐双成;罗纨;贾忠华;李山;仵艳;周萌;;雨水花园对暴雨径流的削减效果[J];水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3 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文亮;王建龙;王思思;宫永伟;;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8期
4 朱永杰;毕华兴;常译方;海璇;;北京地区不同设计暴雨强度下凹式绿地的减流效果[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2期
5 王文亮;李俊奇;车伍;李小静;任婕;;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24期
6 车伍;闫攀;赵杨;Frank Tian;;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8期
7 唐双成;罗纨;贾忠华;袁黄春;;西安市雨水花园蓄渗雨水径流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6期
8 王海潮;陈建刚;张书函;来海亮;苏东彬;;城市雨洪模型应用现状及对比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11期
9 张伟;车伍;王建龙;王思思;;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4期
10 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模型研究及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8期
本文编号:2728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2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