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压力和温度影响下沥青混凝土水扩散细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0:18
【摘要】: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自然降水的不断影响,水分在沥青混凝土中扩散将引起其性能的衰变。动水压力使大量的降水快速侵入路面结构内部,同时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变,诱发水损害等道路损坏。因此,准确分析沥青混凝土内部的水扩散情况,对了解密实性沥青混凝土的水损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水扩散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借助MATLAB软件实现程序化自动建模,将真实沥青混凝土二维结构转换为用于有限元计算的细观数值模型,进行水扩散细观分析。(2)建立不同扩散系数和不同级配下沥青混合料数值模型,分析其内部的水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扩散系数越大,水在其对应的沥青混凝土中的扩散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的扩散深度就越大,扩散到沥青混凝土内部的水浓度也越大;胶砂扩散系数变化引起水扩散规律的差异比集料更显著;相同条件下,AC-沥青混合料较SMA-沥青混合料利于水分向内部扩散。(3)利用质量扩散及场变量更新方法(USDFLD)分析了温度及动水压力影响下的水扩散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越大,水扩散速率越快;压力和温度影响下水扩散后的平衡浓度会增大;压力对水扩散的影响程度高于温度的,温度历史作用对水扩散也有影响。(4)建立温度历史-干湿循环水扩散模型,模拟分析了干湿循环过程中水在沥青混凝土内部的扩散运动规律,结果表明:集料的扩散系数对干湿循环的影响不大;增加干湿循环的次数,会促进水分向沥青混凝土内部进一步扩散,干燥过程中水分向内向外同时扩散;温度历史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表面水分的干燥速度较恒定温度作用更快。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图文】:

路面损坏,沥青路,冲刷破坏


图 1-1 路面损坏Fig.1-1 The damage of pavement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复杂的,尤其是车辆在沥青路生动水压力从而造成冲刷破坏,但国内学者对其研

再生骨料混凝土


4图 1-2 再生骨料混凝土内的水浓度场分布Fig.1-2 Distribution of water concentration in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线性灰度,灰度级别


图 2-1 线性灰度变换Fig.2-1 Linear grayscale transformation变换像特点,切片上图像主要由空隙的灰度级别部分,本文采用改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8年11期

2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8年12期

3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9年02期

4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9年01期

5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9年03期

6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9年05期

7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9年04期

8 陈鑓;梁地;陈欢芳;;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9年10期

9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9年06期

10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J];建筑与预算;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2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焦全民;;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研究进展[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I[C];2017年

4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牛增永;;北京市废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路线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8 石虹;袁伊静;;沥青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处理措施[A];2015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9 王国峰;;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技术在桥面铺装中的运用[A];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河北橡胶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通过鉴定[A];养护与管理2013年12月号(总第34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2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王立武;曾正贤;张水生;路面就是脸面[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4 记者 沈英甲;北京研制成功低噪声沥青[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刘爱平 通讯员 路宣;废弃沥青混凝土获“新生”[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通讯员 刘琦;沥青混凝土上网卖[N];首都建设报;2015年

8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9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10 张凯;四川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获成功[N];中国建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4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怡;基于细观力学的导电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导电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许淳;玻璃纤维—硅藻土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胡靖;基于沥青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的路面性能及安全评估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孙长军;结构自诊断沥青路面材料特性及其工程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欧阳伟;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琼兰;中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麻斗波;物理教学中天文学知识的科学普及调查与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3 徐雍;“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4 杨青华;高中生物PBL教学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5 孟霄;低温水工沥青混凝土单轴动态抗压性能及尺寸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6 杨永辉;压力和温度影响下沥青混凝土水扩散细观特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7 李诗琦;沥青混凝土自愈合特性及评价指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斌;沥青混凝土感应加热及愈合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9 杨涛;广西砂岩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10 朱国栋;沥青混凝土的宏细观粘弹性动力学响应[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6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46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