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多港池耦合振荡的本征频率和振荡模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5:27
【摘要】:当外界扰动频率与水域本征频率一样或接近时会发生水波共振,产生空间尺度相当可观的水面振荡和流场,对港口运营和船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港口的本征频率由港口形状和地形决定,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港口本征频率与当地入射波频率匹配的可能性,从而减小港湾振荡的危害。因此,港湾振荡的研究对港口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拓展型缓坡方程和Boussinesq方程对港口的本征频率和振荡模态进行了研究。拓展型缓坡方程采取有限元方法求解,可以模拟复杂的港池边界,在本文中用于快速计算港口对不同频率规则波的响应特性。著名的开源程序Funwave2.0模型是基于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开发的,在本文中用于考虑非线性对港湾振荡的影响。上述数值模型在本文中都通过解析解和模型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做了如下研究:(1)采用缓坡方程和Boussinesq方程模拟了港湾振荡中的极端模态现象,研究了极端模态的形成机理、极端模态之间的差异以及非线性对极端模态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由于极端模态形成的流场的特殊性,能量只能以非常慢的速率在港内积蓄,因而响应时间十分漫长。极端模态之间的差异由港口形状决定,港口越封闭,极端模态的响应越剧烈。非线性可以显著地降低了极端模态的响应,并减少其达到稳态的时间。(2)采用缓坡方程模拟了变水深细长港和半圆形常水深海湾联结而成的耦合港池的港湾振荡现象。结果表明,半圆形海湾的存在改变了入射波况和细长港的辐射阻尼从而影响了细长港的共振特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当海湾与细长港水体体积之比远大于2.5时,海湾在耦合振荡中占主导地位,联结处和细长港的响应曲线在强度和变化趋势上都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反之,细长港和海湾在耦合振荡中处于平等地位,响应曲线之间只在强度上表现出正相关关系。(3)基于缓坡方程有研究了组合矩形港池的振荡特性,探讨了不同组合方式港池的响应曲线和模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拓展港池使得港口特征尺度变大,沿着主尺度振荡的模态的本征频率会变小。正常模态可能会转变为极端模态,反之亦然;由于极端模态在现实中很难得到发展,因此正常模态转化为极端模态是有利的影响;想要合理地评估港湾振荡的实际危害,必须以加权形式考虑当地入射波浪波能的频率分布。比如港口对某些频率段的波浪有着非常弱的响应,通过合理设计使得这些频率段与当地波要素相匹配,可以很好地改善港内泊稳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65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庆璋;;支承方式对引力波天线本征频率影响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2 陈硕夫;李亮;吴昊;王礼贤;客建红;李伟;谢亮;祝宁华;;综合考虑偏压和温度因素实现光探测器本征频率响应的提取[J];科学通报;2010年17期

3 胡艳敏;胡雪兰;马龙;秦哲;张艳峰;;三质点构成的孤立系统的线性振动本征频率和解析解[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07期

4 郑庆璋,崔世治;弹性天线本征频率温度效应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5 李镇淮,宋文淼;双重入腔的场计算[J];电子科学学刊;1987年05期

6 陈宇中;宋章启;张学亮;;正弦波调制的光纤环本征频率测量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7 代琪;宋凝芳;王夏霄;潘雄;熊瑞;;光纤陀螺本征频率高精度在线自动跟踪技术研究[J];激光杂志;2019年04期

8 阮少卿;;悬臂梁基频与长度关系的验证[J];物理实验;1992年02期

9 方奕忠;林琼桂;;绳摆一般振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石海洋;于海成;冯文帅;郑晓娟;;光纤陀螺本征频率对准误差引起的零偏漂移抑制方法[J];导航与控制;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熊涛;周先意;叶邦角;韩荣典;成斌;刘建党;翁惠民;;基于放射源的慢正电子脉冲束装置的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2 王婧;田雪冬;吴金辉;;光力系统中的纠缠特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希昀;复杂网络上的爆炸式同步[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曹雷;复合媒质椭球粒子电磁散射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常玮;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雨进;人工航道对港湾振荡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韩冲;本征频率恒定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郑振钧;多港池耦合振荡的本征频率和振荡模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周友伟;光纤陀螺光纤环对称性检测系统的实现[D];天津大学;2008年

5 胡鑫;爆发式同步的广义Kuramoto模型的解析求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丁振扬;陀螺用光纤环全面质量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鞠涛;光学微球腔场的分析及耦合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绍斌;基于四能级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6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56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