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港池耦合振荡的本征频率和振荡模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65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庆璋;;支承方式对引力波天线本征频率影响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2 陈硕夫;李亮;吴昊;王礼贤;客建红;李伟;谢亮;祝宁华;;综合考虑偏压和温度因素实现光探测器本征频率响应的提取[J];科学通报;2010年17期
3 胡艳敏;胡雪兰;马龙;秦哲;张艳峰;;三质点构成的孤立系统的线性振动本征频率和解析解[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07期
4 郑庆璋,崔世治;弹性天线本征频率温度效应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5 李镇淮,宋文淼;双重入腔的场计算[J];电子科学学刊;1987年05期
6 陈宇中;宋章启;张学亮;;正弦波调制的光纤环本征频率测量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7 代琪;宋凝芳;王夏霄;潘雄;熊瑞;;光纤陀螺本征频率高精度在线自动跟踪技术研究[J];激光杂志;2019年04期
8 阮少卿;;悬臂梁基频与长度关系的验证[J];物理实验;1992年02期
9 方奕忠;林琼桂;;绳摆一般振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石海洋;于海成;冯文帅;郑晓娟;;光纤陀螺本征频率对准误差引起的零偏漂移抑制方法[J];导航与控制;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熊涛;周先意;叶邦角;韩荣典;成斌;刘建党;翁惠民;;基于放射源的慢正电子脉冲束装置的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2 王婧;田雪冬;吴金辉;;光力系统中的纠缠特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希昀;复杂网络上的爆炸式同步[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曹雷;复合媒质椭球粒子电磁散射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常玮;低beta超导腔体的测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雨进;人工航道对港湾振荡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韩冲;本征频率恒定控制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郑振钧;多港池耦合振荡的本征频率和振荡模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4 周友伟;光纤陀螺光纤环对称性检测系统的实现[D];天津大学;2008年
5 胡鑫;爆发式同步的广义Kuramoto模型的解析求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丁振扬;陀螺用光纤环全面质量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鞠涛;光学微球腔场的分析及耦合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绍斌;基于四能级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6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5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