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9 07:49
【摘要】: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是桥梁朝着跨度更大、结构更柔的发展过程中应用广泛的桥型之一,尤其在我国跨山谷、河流的西南地区较为常见,与梁式桥等中小跨度桥梁相比,其地震破坏模式更加复杂。本文着眼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从如下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1)对主拱圈和拱上立柱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破坏损伤指标和评价方法。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对于主拱圈,以截面塑性铰的力—位移曲线上各性能点作为评价主拱圈损伤状态的依据,并结合拱顶形心处“参照位移”为损伤指标对应塑性铰变形发展;对于拱上立柱,以柱顶相对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评估拱上立柱的地震破坏状态。(2)基于理论易损性分析,根据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地震破坏模式,提出了其地震易损性分析流程。通过SAP2000建立拱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对地震响应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回归函数,代入失效概率公式计算得到主要承重构件(主拱圈和拱上立柱)的易损性曲线;调整矢跨比、立柱布置形式等分析拱桥几何参数、结构形式对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矢跨比主拱圈易损性存在明显差异,跨中拱上立柱易损性最强,两端拱脚处最弱;考虑不同构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一阶和二阶界限法计算不同矢跨比拱桥的系统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系统易损性强于各构件易损性,矢跨比对系统易损性结果有影响。(3)考虑行波效应对于大跨度拱桥的影响,对大跨度上承式拱桥进行纵桥向地震的结构失效模式分析和失效概率计算。1)计算拱脚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时对主拱圈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拱脚相对远离对受力和变形均不利;以拱圈截面的弯矩—轴力承载能力曲线作为评判拱圈性能的极限状态,计算得到最大容许拱脚相对位移;计算不同矢跨比拱圈的最大容许拱脚相对位移,结果表明该位移随矢跨比变小而逐渐减小。2)以最大容许拱脚相对水平位移为定量表征拱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指标,选取不同地震波剪切波速模拟场地条件,以非一致激励下的拱脚相对位移为地震响应指标,对拱圈纵桥向地震失效概率进行计算,得到纵桥向主拱圈的失效概率曲线。结果表明,场地条件越差,行波效应对拱桥影响越大;调整主拱圈矢跨比参数,分析了拱轴线几何特性对纵桥向主拱圈失效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矢跨比变小,易损性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8.22;U442.55
【图文】:

示意图,行波效应,地震波传播,场地条件


地震波传播速度因场地条件不同而变化,会出现拱脚支承处接受地震波的振幅和逡逑频率不同,也就产生了相位差,造成振动不同步,即地震行波效应。行波效应示逡逑意图如图2-5。逡逑27逡逑

钢筋混凝土拱桥,上承式,大跨度,有限元模型


目标反应谱选择地震动的前置工作。本节对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模型进逡逑行自振模态分析,考虑高阶模态对大跨度结构的影响,提取了拱桥前10阶的自振逡逑特性和振型,如图3-4所示。逡逑汇总得到拱桥的前10阶自振特性和振型特点见表3-3。逡逑表3-3拱桥自振特性汇总表逡逑Table邋3-3邋Summary邋of邋natural邋vibration邋parameters邋of邋arch邋bridge逡逑振型逦自振周期(s)自振频率(HZ)逦振型特点逡逑1逦3.2030逦0.3122逦左1拱上立柱纵桥向侧弯,顶部梁体纵桥向偏移逡逑2逦3.1751逦0.3150逦右】拱上立柱纵桥向侧弯,顶部梁体纵桥向偏移逡逑3逦2.2690逦0.4408逦梁体横桥向一阶对称弯曲,立柱、拱圈对称侧弯逡逑4逦1.5280逦0.6546逦左2、右2立柱纵桥向侧弯,立柱、拱圈纵桥向偏移逡逑5逦1.4300逦0.6994逦左3、右3立柱纵桥向侧弯,立柱、拱圈纵桥向偏移逡逑6逦1.1760逦0.8500逦左4、右4立柱纵桥向侧弯,立柱、拱圈纵桥向偏移逡逑7逦0.9540逦1.0480逦梁体横桥向一阶反对称弯曲,立柱、拱圈反对称偏移逡逑8逦0.8390逦1.1910逦左1、右1立柱横桥向侧弯

振型图,振型,第一,拱桥


图3-4邋i)第九阶振型逦图3-4邋j)第十阶振型逡逑Fig.3-4i)邋Ninth邋order邋formation逦Fig.3-4j)邋Tenth邋order邋formation逡逑图3-4拱桥的前10阶振型图逡逑Fig.3-4邋The邋first邋10th邋self-vibration邋pattern邋of邋the邋arch邋bridge逡逑3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长洲;;600m跨钢筋混凝土拱桥静风失稳全过程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6年09期

2 郭维;李苏;;钢筋混凝土拱桥台后处理方法讨论[J];四川建材;2017年03期

3 谢长洲;林洁琼;;特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静风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4 刘辉;张明科;;实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与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年06期

5 王俊华;方国强;;增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拱桥分析[J];山西建筑;2013年11期

6 李坤;;劲性骨架对钢筋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J];科技创业家;2013年17期

7 何度心;;连拱桥地震力计算(上)[J];世界地震工程;1989年04期

8 牟廷敏;梁健;范碧琨;赵艺程;李胜;;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新作为[J];中国公路;2019年05期

9 武芳文;丰丙龙;薛成凤;;铁路钢筋混凝土拱桥使用安全现状评估[J];铁道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10 陈胜利;;钢筋混凝土拱桥悬壁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安邦;;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面内稳定分析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赵新武;;跨河道钢筋混凝土拱桥满堂支模架设计[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3 王彦利;王乐阳;;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爆破拆除[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4 奉龙成;汪宏;赵人达;;钢筋混凝土拱桥的面内极限承载能力非线性分析[A];交通土建及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朱三凡;宗周红;夏樟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模型修正和动力特性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黄盛楠;陆新征;郑建春;朱伟;;超载导致钢筋混凝土拱桥倒塌的破坏模拟[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7 董绍平;姬浩杰;;洛浦公园红樱桥-现浇钢筋混凝土拱桥组合支架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8 寿楠椿;毕波;竹学叶;江素华;侯立萍;;钢筋混凝土拱桥徐变稳定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彭卫;侯海涛;毛雨桥;叶文亚;;基于PDS模块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可靠度计算[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寿楠椿;毕波;竹学叶;江素华;侯立萍;;钢筋混凝土拱桥徐变稳定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李良苏 通讯员 王延中 祝卫先;十七局集团西电东送建设显军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2 朱定帅;加强沟通协调 破解建设难题[N];抚州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周湛;创新奋进绘蓝图[N];中国测绘报;2001年

4 记者 王志彦 通讯员 何水根;一项技术创三项世界第一[N];解放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平红 马文武;季代良:甘架金桥富桑梓[N];陕西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卫星;钢筋混凝土肋拱二阶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冯剑平;桥梁结构的爆破拆除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孙昊;套箍技术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俊;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弯矩增大系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强;大跨度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地震易损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魏(礻w);基于荷载试验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检测与安全性评估[D];湖北工业大学;2019年

3 龙帅;组合法施工钢筋混凝土拱桥关键设计参数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袁宙琴;行车速度对圬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冲击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5 江浩伟;400m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计算及施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6 方彬;钢筋混凝土拱桥承载能力评估及复合式加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7 涂文才;既有多跨钢筋混凝土拱桥检测评估及加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郝毅;钢筋混凝土拱桥拼宽改造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刘东芳;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承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10 陈磊;特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拱上建筑构造形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3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73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