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6:13

  本文关键词: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严重,如松散、剥落、坑槽等破坏现象层出不穷,极大的降低了沥青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和使用寿命。众所周知,这些破坏现象与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与粘附性能密切相关,且往往从最薄弱的界面相环节开始发生,界面相性能的优劣无疑成为制约沥青混合料整体性能的关键。因此,研究沥青与集料之间在外部作用下的界面相行为及其破坏规律对解决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结构入手,在通过分析现有的沥青混合料界面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结行为和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目前有关沥青与集料界面相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概述,介绍了现有的有关沥青与集料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粘附机理、评价方法及相关试验手段等,并详细描述了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特性及力学特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试件类型及试验方法,并采用自制的加载装置成型试件,为后续试验研究做好准备。其次,利用自行设计的剪切夹具对两种不同试件进行剪切试验,获得了沥青-集料试件在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力-变形全曲线。结果发现力-变形全曲线在25℃时出现双波峰现象,且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双波峰现象越明显;对抗剪强度随加载速率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料形貌对界面抗剪强度影响很大;温度一定时,抗剪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加载速率一定时,抗剪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载速率影响因子和温感因子可为考虑集料性质在内的沥青混合料的敏感性分析提供评价指标。最后,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剪切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引入剪切能量的概念,并分析了剪切能量随温度和加载速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同种试件,剪切能量与抗剪强度变化规律一致,即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两种不同的试件,在温度低于40℃,界面完全破坏情况下,抗剪强度与剪切能量的变化规律则出现了反常,表明仅用抗剪强度来表征沥青-集料界面抵抗破坏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剪切能量为表征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试验简单,易于获取。
【关键词】:沥青-集料 界面 抗剪强度 敏感性因子 剪切能量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1 绪论15-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5-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1
  • 1.2.1 沥青与集料的界面结构研究17-18
  • 1.2.2 沥青与集料界面性能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18-21
  • 1.2.3 沥青与集料之间界面能的研究21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1-23
  • 1.3.1 研究目的21-22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2
  • 1.3.3 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22-23
  • 2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23-31
  • 2.1 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特性23-25
  • 2.1.1 粘弹性材料的特性23-24
  • 2.1.2 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特征24-25
  • 2.2 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25-30
  • 2.2.1 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理论25-28
  • 2.2.2 沥青与集料粘附作用评价28-29
  • 2.2.3 沥青与集料粘结与粘附试验方法29-30
  • 2.3 本章小结30-31
  • 3 加载速率对沥青-集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31-44
  • 3.1 引言31
  • 3.2 剪切试验31-37
  • 3.2.1 界面层的确定原则32
  • 3.2.2 试验系统的确定32-33
  • 3.2.3 试验仪器33-35
  • 3.2.4 原材料性能35
  • 3.2.5 试件制备35-37
  • 3.2.6 力学性能测试37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37-40
  • 3.3.1 加载速率对沥青-集料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分析37-39
  • 3.3.2 加载速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39-40
  • 3.4 加载速率对沥青-集料界面力学性能影响分析40-42
  • 3.4.1 抗剪强度与加载速率回归分析40-41
  • 3.4.2 加载速率影响因子41-42
  • 3.5 沥青-集料界面剪切性能影响机理分析42-43
  • 3.5.1 粗糙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42
  • 3.5.2 加载速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42-43
  • 3.6 本章小结43-44
  • 4 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44-54
  • 4.1 引言44
  • 4.2 沥青感温性评价指标44-46
  • 4.3 不同温度下沥青-集料试件界面剪切试验46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46-48
  • 4.4.1 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分析46-48
  • 4.4.2 温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48
  • 4.5 试验结果分析48-51
  • 4.5.1 抗剪强度与温度回归分析48-49
  • 4.5.2 温感因子49-51
  • 4.6 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剪切性能影响机理分析51-52
  • 4.6.1 高温对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51
  • 4.6.2 低温对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51
  • 4.6.3 抗剪强度的温度敏感性51-52
  • 4.7 试件开裂断面形貌及分析52-53
  • 4.8 本章小结53-54
  • 5 加载速率和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剪切能量的影响分析54-62
  • 5.1 引言54
  • 5.2 沥青-集料界面剪切机理分析54-55
  • 5.3 剪切能量影响因素分析55-61
  • 5.3.1 加载速率对剪切能量的影响规律56-58
  • 5.3.2 温度对剪切能量的影响规律58-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6 结论与展望62-65
  • 6.1 主要结论62
  • 6.2 主要创新点62-63
  • 6.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3-65
  • 参考文献65-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年;;粉煤灰轻质集料[J];建材工业信息;1989年02期

2 王永超;浅谈炉渣作集料在依宝公司基层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1年02期

3 卜维米;浅谈公路用集料破碎厂的开发设计[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1年05期

4 王照云;用粉煤灰生产超轻节能集料[J];中国建材科技;2002年06期

5 王小龙;鄢贵权;蒙永辉;于得芹;郭明;;贵州筑路集料性能研究[J];贵州科学;2009年02期

6 张金喜;陈炜林;杨荣俊;;煤矸石集料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6期

7 周建山;张茂峰;;集料加工关键技术在太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4期

8 邢建龙;张东;;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集料尺寸和形状特征研究[J];中华建设;2012年07期

9 新琪;;集料容重试验仪[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2年01期

10 申根宝;根据粒径构成特征计算天然集料的比表面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睿;;集料酸碱性评价方法及其试验研究[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卢健;胡兴国;汪立诚;;沥青铣刨料抽提试验前后集料密度变化规律比较[A];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许克学;周卫峰;;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问题的讨论[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6 高国强;;集散状态物料受压表现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东金 江茗;镇江茅迪实业公司 业大来自于诚信和优质服务[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记者 练崇田;江西高速公路建设增加面层集料水洗工艺[N];中国交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猛;沥青与矿料界面作用机理及多尺度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赵晓华;沥青路面多孔蓄盐集料化—力耦合效应及析盐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浩;化冰盐对集料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贺;基于差异磨耗原理的SMA路面抗滑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利娜;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吴建涛;基于流变特性的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孔维川;集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徐霈;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沥青与集料界面行为虚拟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董文姣;集料形貌对沥青—集料黏附性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胡倩;集料的颗粒物质特性与离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陈燕娟;酸性集料表面活化技术与粘附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平兵;吸波功能集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7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