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08:16
【摘要】:聚氨酯注浆修复结构物的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聚氨酯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两者的复合的力学性能更是密不可分。本文为了更好地研究聚氨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反应注射成型的方法制备试件,对聚氨酯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同时,在试验前后对试件进行微观电镜扫描试验,对其在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为了更直观认识各因素对聚氨酯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影响程度,采用灰色理论,计算各因素对聚氨酯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的灰关联度。结果显示,各因素影响聚氨酯混凝土压缩强度的灰关联度排序为:试件密度M_料/M_总集料间隙率集料级配。各因素影响其抗弯拉性能的排序为:集料级配M_料/M_总试件密度加载速率集料间隙率。在单轴压缩试验中,本文基于混凝土经典模型,针对单粒径聚氨酯混凝土提出三阶段模型;基于损伤理论,针对密级配聚氨酯混凝土提出理论力学模型。三阶段模型具有参数少,易于使用的优势,理论力学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在三点弯曲试验中,单粒径聚氨酯混凝土和密级配聚氨酯混凝土的荷载与挠度都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为了描述聚氨酯混凝土的细观力学行为,本文基于蒙特卡洛法建立随机骨料模型。该模型赋予聚氨酯可压碎泡沫模型,赋予集料塑性损伤模型。在聚氨酯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和三点弯曲试验的数值分析中,进一步验证了其应力主要集中在聚氨酯和集料的界面过渡区的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14
【图文】:

碎石路,聚氨酯,大坝,地基


第一章 绪论构不会变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由于聚氨酯本身材料的优越性,使聚氨酯注浆技术在大坝修复、地基加固等工程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聚氨酯注浆修复效果的好坏与聚氨酯和待修复结构复合之后的材料性质密不可分,因此,聚氨酯注浆技术的提升离不开聚氨酯本身性质的研究,更离不开聚氨酯和集料复合物的力学性能的探索。

筛分试验,集料


要由聚氨酯和集料组成。本文中用来制备试料”按照 1:1 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双组份、非”由异氰酸酯组成,“白料”由多元醇和催化组成。本文中用来制备试件的集料为石灰石,见的原料。根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作步骤,进行集料的筛分试验:料中大于 37.5mm 的集料过筛,筛去超粒径的大小顺序逐个筛分干燥的集料,在筛分中,保直径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当每分钟通过的 0.1%时,停止筛分,进行下一号尺寸的集部筛完,完成集料各档的筛分,如图 2.1 所示

过程图,单轴压缩试验,过程,聚氨酯


第二章 反应注射型聚氨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试验分析各隔间内集料均匀,盖上上盖板;(3)按照试件需要成型的密度确定具体的注浆量,从模具的注浆口注入相应质量的聚氨酯液体,注浆完毕后,用木塞塞住注浆孔,待聚氨酯充分发泡膨胀固化成型;(4)30~45 分钟后,拆卸模具,取出聚氨酯混凝土试件,并将试件置于干燥通风处养护 72 小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家具用聚氨酯材料紧盯环保创新[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年12期

2 ;家具用聚氨酯材料紧盯环保创新[J];环球聚氨酯;2019年05期

3 王潇;冯慧;;降解型聚氨酯专利技术分析[J];江西化工;2019年04期

4 ;水性聚氨酯发展的“后时代”[J];环球聚氨酯;2018年06期

5 郭嘉f;马慧;李为民;吕利刚;;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研究现状[J];上海化工;2018年09期

6 ;2018中国国际聚氨酯展[J];环球聚氨酯;2018年08期

7 ;3D打印聚氨酯鞋面,距离量产更近一步[J];环球聚氨酯;2018年10期

8 孙海欧;杜俊超;祝博;;安全轮胎用聚氨酯材料耐热性研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7年01期

9 秦颖;王强强;;聚氨酯材料的发展现状[J];中国建材科技;2017年01期

10 刘素琴;庄远;曾卫中;马忠远;;负离子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欧;杜俊超;;安全轮胎用聚氨酯材料耐热性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周建;;浅谈MOCA的毒性[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张旭琴;;油脂多元醇与聚氨酯材料[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弹性体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静星;李青山;王海燕;;聚氨酯材料紫外老化效应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王鹏;罗建斌;韩静佳;钟银屏;;防水可呼吸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耿佃勇;荣若贵;孙言丛;;聚氨酯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A];第二届聚氨酯材料汽车应用大会论文集[C];2018年

7 谭鸿;张怡;何威;李轶凡;李洁华;傅强;;新型抗菌防污聚氨酯材料的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5年

8 王振;石雅琳;王焱;姚庆伦;韦永继;;高回弹透明聚氨酯材料的研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魏阳;李建树;钟银屏;何成生;樊翠蓉;;介入诊疗用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栾琪涛;田恒水;朱云峰;缪建军;郝晔;;聚氨酯材料的绿色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耍旭祥;新工艺聚氨酯为轮胎“充气”[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 朱长春;积极开发聚氨酯新产品新技术[N];中国化工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王卓峰;“八三四六”铺就由大变强之路[N];中国化工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徐岩;聚氨酯龙头股坐拥利好[N];中国化工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房琳琳;聚氨酯:材料里的变形金刚[N];科技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韦尧;把脉“毒跑道”症结 为校园跑道全面“消毒”[N];中国建材报;2017年

7 YMG记者 李仁;跨越“聚氨酯”[N];烟台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冯威力 实习记者 李悦;专家再议聚氨酯材料安全性[N];中国化工报;2011年

9 李宏乾;水性聚氨酯材料成新宠[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李魏;青岛开发出新型聚氨酯材料[N];青岛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星;湿固化聚氨酯文物加固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西北大学;2019年

2 张可心;聚氨酯水泥预应力钢丝绳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3 蔡正伟;基于TMXDI的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水性分散体的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赵辉;侧链含硅氧烷水性聚氨酯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湖北大学;2018年

5 张春华;高韧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相转变调控机理与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6 王胜群;含有POSS封端剂的聚氨酯人工半月板材料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检测[D];吉林大学;2019年

7 贾晋辉;肿瘤微环境敏感的聚氨酯纳米胶束药物控释体系用于骨肉瘤治疗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8 陈田;聚氨酯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电机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谭鸿;新型生物医用聚氨酯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胡孝勇;聚氨酯无毒固化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永臣;聚氨酯对异氰酸酯胶合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2 贾传秀;聚氨酯基纳米复合材料包膜肥料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3 何小通;二氧化硅/聚氨酯杂化硬质泡沫材料及其增强绝热机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4 杨公雯;可实现亲/疏水性转变的聚氨酯及其共聚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张闯;纳微碳材料共价杂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形态及性能[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6 陈浩;聚氨酯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方案改进[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7 徐艳;自愈合有色聚氨酯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8 闻月;羟基化倍半硅氧烷改性植物油基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9 刘敏换;高拉伸透明聚氨酯防污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10 孙萌;水性聚氨酯/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6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76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