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公路车道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8-21 12:08
【摘要】:当前高速公路管理正逐步从建设向运营、服务转变,客观要求高速公路在保障畅通、提升效率和服务出行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提出未来要不断完善公路运行监测体系,达到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10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监测覆盖率达60%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开发有效的道路车辆行驶状态信息监测系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课题来源于北京联宇路通公司的智能车道感知系统子项目,系统由高速公路沿线路侧基站、车载标签和多功能智能化处理平台组成。路侧基站与车载标签通信将定位信息上传至智能化数据监测处理平台,完成车辆全过程的监测。本文主要研发了高速公路车道监测管理系统软件平台。该软件系统的开发基于Java EE平台,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使用阿里云服务器实现服务端,以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来实现对系统平台的访问。根据课题要求,文中重点应用了HTML5中的Canvas动画技术进行车辆的轨迹复现,构建了高速公路车道监测管理系统平台软件,可实现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精确定位、轨迹重建及其他道路交通必要信息的获取,作为现有道路视频监控与流量统计等功能手段的重要技术补充,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智能化道路监管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11.52;U495
【图文】:

视图,工作原理图,框架


Spring Core 是 Spring的核心模块,它包含了Spring 框架的所有的基本功能[16]。Sprin在前文进行过阐述,它提取出了各模块中重叠的业务逻辑,封装并注入到具体的业中,以达到降低系统耦合性、提高系统可维护性的目的。Spring DAO 提供了对 JDBCBase Connectivity,Java 数据库连接)的支持[13],对不同的持久层框架都有良好的兼的满足了用户的开发需求。Spring ORM 提供了对 ORM(Object Relaional Mapping映射)框架的支持[13],开发人员可结合自身的需求在项目中整合 ORM 类型的框架开发效率。Spring Context 为 Spring 提供了运行环境,在行过程中可保存运各对象的g Web 用于整合 Web 框架,提供了基本的 Web 功能。Spring Web MVC 是一个轻量开发框架,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 SpringMVC 框架SpringMVC,即是上文所提到的 Spring 中的 Spring Web MVC 模块,是一个基于量级框架,主要由 Model 模型、View 视图和 Controller 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系统总体结构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根据项目要求,本课题需要设计研发一套以车辆轨迹精确定位为核心的高速公路智能车道监测感知系统。包括车路一体无线网络通信设备、 较高精度车辆定位技术以及高速公路智能化监管平台,以实现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精确定位、轨迹重建及其他道路交通必要信息获取本课题以项目要求作为设计依据,以具有较高定位精度的 UWB 超宽带定位技术作为定位算法,来实现较高精度的车辆行驶轨迹定位;同时,硬件方面以 STM32 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以 DWM1000 模块为定位模块并利用 4G 无线网络作为传输模块,设计并实现了车路一体无线网络通信设备;最后,本文以 Java EE 为开发平台,以 Canvas 动画技术对车辆历史行车轨迹进行轨迹重建,对道路交通行驶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并开发了管理功能对人员、车辆以及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以实现高速公路智能化的监管平台。本课题设计的高速公路车道监测管理系统从整体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如图 3.1 所示,即定位终端、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下面将分别对各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系统功能结构


服务器端包括阿里云服务器和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端的主要功能包括:⑴ 对定位终端上传的数据进行监听、接收和处理,并将车牌号、时间、标签号、基站号和位置数据等信息存储于数据库对应的表中;⑵ 响应客户端的 HTTP 请求,完成与客户端数据的交互;⑶ 发布信息,实现各客户端的数据共享。客户端即高速公路车道监测管理平台。本平台采用 Java 为主要编程语言,选用 B/S 架构,它是一种一对多的、开放式的结构模式,可以通过 PC 端的浏览器实现监测管理的相关操作。技术方面采用 SSM 开源框架,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分层,使系统平台更方便进行维护与扩展。前端使用 Bootstrap 框架,并应用了 HTML5 中的 Canvas 动画技术,对车辆轨迹进行复现,以实现对高速公路车道的监测管理功能,并达到更好的可视化展示效果。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东;赵洪浩;;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管理系统的需求、设计原则与实例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12期

2 孙文侠 ,赵国晟;环境试验室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1年10期

3 杨平;刘雨辰;;卷烟生产分布式微机监测管理系统[J];烟草科技;1989年03期

4 刘濵;王刚;张东升;;中新天津生态城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2年S1期

5 董敏杰;JXNY──1080计算机能源监测管理系统[J];工业计量;1992年04期

6 顾广明;;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22期

7 堵俊,杨奕;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初探[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5年06期

8 汤仪平;;定型机余热回收及其节能监测管理系统[J];机电技术;2015年06期

9 叶振捷;王庭喜;;基于GPRS的电力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6期

10 缪巍巍,蔡斌;江苏电力通信监测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通信;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阳;;一种汽车衡称量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江海燕;曹先常;孙凯红;;宝钢蒸汽管网分析监测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川;;尾矿库实时监测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研究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暨矿山技术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亚民;;中核运行秦山三厂尿氚剂量监测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核材料分卷、辐射防护分卷)[C];2015年

5 杨会庭;张志勇;邓长明;程昶;李梅;刘正山;宿晓辉;张秀;;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6 朱权洁;欧阳治华;刘海雄;龚剑;;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贺昕;张杰;;无线电频谱监测管理系统的云计算趋势[A];频谱管理与监测系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潘春德;邓世健;;铁路电网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于建国;冷永强;;智能化风电场安全防护监测管理系统研究[A];2014全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李学宝;陆霖;;超偏载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标准计量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红卫;我市将建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N];商洛日报;2008年

2 桑学勇 首席记者 邱丽娜;我省燃煤机组脱硫信息在线监测管理系统投用[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3 严家民;新型纺织生产监测管理系统开发成功[N];中国纺织报;2008年

4 富建海;福建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N];中国海洋报;2008年

5 记者 张一玲;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启动[N];中国海洋报;2006年

6 潘笑天 郑娜;向远海覆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本报记者 范鑫;减“黑”增“绿” 让天空更蔚蓝空气更清新[N];鹤壁日报;2019年

8 余建斌;我国将实施全海域动态监管[N];人民日报;2007年

9 张一玲邋卞正和;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全面启动[N];中国海洋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张美娟;全国劳模携手“科技王牌”闯市场[N];建筑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高速公路车道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袁红玉;某省级调频广播综合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5年

3 覃利菊;水库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西大学;2018年

4 王成木;水污染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高强;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年

6 赵晓辉;架桥机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7 张伟;冷库温度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西大学;2011年

8 晏琪;无线电监测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9 王晓玲;基于GPRS的配变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叶军;配电负荷监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2799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99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