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结构安全状态评估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结构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靠度是在役桥梁结构进行维护、改造和加固的重要技术指标,但受车辆荷载、外界环境和材料劣化等时变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的可靠度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量,因此,需考虑可靠度的时变特性才能准确评估大型桥梁的安全状态和预测其剩余寿命。本文根据动态称重系统长期监测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建立车辆荷载效应模型和时变功能函数;选取考虑混凝土碳化和预应力钢筋锈蚀的结构时变抗力模型,建立结构抗力的独立增量模型。基于载荷增量最小原则建立结构体系的失效树模型,结合当量正态化法和Ditlevsen界限法提出了桥梁结构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连续刚构桥中,为大型桥梁的安全状态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动态称重系统长期观测数据,基于概率统计和检验方法对车辆总重、车间距、车速等车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车道的车辆总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车速服从正态分布,车间距服从正态分布。(2)采用实测自然车队在影响线上进行移动加载,得到当前时刻车辆荷载效应的截口分布,选取1天内车辆荷载效应最大值作为最大值样本,基于经典极值理论外推建立了车辆荷载效应时变模型。(3)选取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损失的劣化模型,基于独立增量过程建立结构抗力时变模型。(4)基于载荷增量最小原则建立结构的失效树模型,根据各失效模式的失效概率和相关系数,采用当量正态化法和Ditlevsen界限法建立结构体系时变可靠度的计算方法,然后基于车辆荷载效应时变模型和抗力时变模型外推得到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5)将提出的结构体系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应用于某连续刚构桥中,结果表明在使用15年后,该桥当前的可靠指标为5.1769,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桥梁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为82年。
【关键词】:时变可靠度 体系可靠度 动态称重系统 当量正态化法 失效树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13
- 1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桥梁安全状态评估研究现状14-15
- 1.3 时变可靠度研究现状15-17
- 1.3.1 时变可靠度的基本概念15-16
- 1.3.2 时变可靠度的研究现状16-17
- 1.4 结构体系可靠度研究现状17-19
- 1.4.1 结构体系可靠度的基本概念17
- 1.4.2 体系可靠度的研究现状17-19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
- 1.6 本章小结19-21
- 2 车辆荷载模型及车辆荷载效应模型21-41
- 2.1 引言21
- 2.2 车辆模型样本的获取21-24
- 2.2.1 某桥动态称重系统简介21-24
- 2.2.2 车辆荷载效应样本的获取24
- 2.3 车辆荷载模型24-29
- 2.3.1 车辆荷载数字特征24-25
- 2.3.2 车重统计25-26
- 2.3.3 车速统计26-27
- 2.3.4 车间距统计27-29
- 2.4 车辆荷载效应模型29-39
- 2.4.1 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9-31
- 2.4.2 车辆荷载效应的计算31-32
- 2.4.3 车辆荷载效应截口分布32-36
- 2.4.4 设计基准期内车辆荷载效应最大值分布36-38
- 2.4.5 算例分析38-39
- 2.5 本章小结39-41
- 3 结构抗力时变模型41-51
- 3.1 引言41
- 3.2 结构抗力衰减模型41-44
- 3.2.1 混凝土强度的时变模型41-42
- 3.2.2 预应力损失的时变模型42-44
- 3.3 基于独立增量模型的抗力时变模型44-47
- 3.3.1 独立增量过程基本理论44
- 3.3.2 拟建结构的独立增量过程模型44-46
- 3.3.3 既有结构的独立增量模型46-47
- 3.4 算例47-49
- 3.5 本章小结49-51
- 4 构件时变可靠度分析51-61
- 4.1 引言51
- 4.2 构件可靠度计算理论51-54
- 4.2.1 蒙特卡罗法52
- 4.2.2 响应面法52
- 4.2.3 一次二阶矩法52-54
- 4.3 结构构件的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54-56
- 4.3.1 结构恒载概率模型54-55
- 4.3.2 结构构件目标可靠度的确定55-56
- 4.3.3 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56
- 4.4 算例分析56-59
- 4.5 本章小结59-61
- 5 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安全状态评估61-79
- 5.1 引言61
- 5.2 桥梁结构的体系可靠度分析61-65
- 5.2.1 载荷增量最小原则61-62
- 5.2.2 Ditlevsen界限法62-63
- 5.2.3 结构体系目标可靠度的确定63-64
- 5.2.4 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方法64-65
- 5.3 实桥算例分析65-76
- 5.3.1 失效模式搜索65-73
- 5.3.2 抗力及荷载效应计算73-74
- 5.3.3 桥梁结构体系可靠度74-75
- 5.3.4 桥梁结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75-76
- 5.4 本章小结76-79
- 6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79
- 6.2 建议和展望79-81
- 致谢81-83
- 参考文献83-87
- 附录87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鸣;杨昀;;桥梁结构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2 ;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落户桥科院[J];岩土工程界;2009年12期
3 ;桥梁阻蚀增寿剂[J];四川电力技术;1980年04期
4 郑晓龙;;1999—2000年国际桥梁结构会议信息[J];OVM通讯;1999年01期
5 符传辉;;探究高性能砼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9期
6 施岚青;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桥梁结构的重点[J];建筑结构;2000年11期
7 肖英龙;桥梁结构用高性能钢材[J];宽厚板;2000年03期
8 钱维平;焊接桥梁结构的断裂驱动力分析[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1年05期
9 苗丰田,许智勇,苑国柱;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概况及其做为桥梁结构的特性[J];林业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10 杨伟军,梁兴文,张建仁,何培勇;桥梁结构生命全过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桥梁建设;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明;朱宏平;;运营桥梁结构的间接辨识的统计估计方法[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2 祝兵;尚久驷;劳远昌;;桥梁结构上的气动力——罚杂交/混合有限元分析模型[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3 郑宪政;;桥梁结构架设过程分析的修正倒拆法[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吴冲;;桥梁结构性能设计基础理论的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吕建鸣;;计算机在桥梁结构分析领域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童育强;向天宇;赵人达;;桥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用计算程序[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志坚;胡钊芳;;桥梁结构爆炸荷载特性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刘蓉华;;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力学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9 淡丹辉;何广汉;;智能土木/桥梁结构的测控硬件解决技术[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三平;周学杰;付志勇;;大型桥梁结构腐蚀防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二届全国重防腐蚀与高新涂料及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丽;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武汉桥科院[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付丽;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重点实验室落户桥科院[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江;保障桥梁健康 安全服务人类[N];中国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全胜;智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李顺龙;基于健康监测技术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和预警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宇;考虑残余位移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明亮;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材料非线性桥梁结构模型修正与损伤识别[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然;竖向地震诱发桥梁结构多次重撞击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蒋吉清;非齐次弹性动力方程的回传射线分析及结构无损检测[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卓敏;基于光纤惯性传感的桥梁结构线形测量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淡丹辉;智能土木(桥梁)结构理论及其核心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陈雅琴;桥梁结构分析的广义变分原理—Daubechies条件小波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吴小平;复杂桥梁结构综合监测系统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凯;桥梁强健性理论及关键构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周凯;基于静态监测数据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和预警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兰华华;风灾对桥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茜;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结构安全状态评估方法[D];重庆大学;2016年
5 姚海敏;大型桥梁结构变形监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雷乐敏;砼桥梁结构裂缝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邓志勇;桥梁结构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陈维田;基于断裂力学分析桥梁结构极限承载力[D];长安大学;2004年
9 黄学明;基于模糊数学的桥梁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刘同星;桥梁结构生命全过程可靠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结构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