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轮轨接触关系对刚构桥的车桥耦合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U211;U441.7;U448.23
【部分图文】:
不同的轮接触关系作用下会有不同的轮轨纵横向力及自旋力矩,进而影响车桥之间力的传递,最终影响车桥耦合之间的振动[5]。现在的有轮轨接触关系没有把轮轨因摩擦产生的瞬时高温效应考虑到轮轨接触关系中,实际中列车行驶过程中因温度产生的热应力达到机械应力的 10%~30%[6-8]。这情况下不仅有轴重力作用在钢轨上,而且还有因温度作用产生的热应力作用钢轨上,结果会导致车桥耦合作用更加剧烈。因此研究轮轨接触关系中温度对轮轨力的影响就显的至关重要。研究车桥耦合系统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首先有助于分析桥梁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跨中横竖向位移及加速度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所允许的最大限度值。根据所得桥梁动力响应指标的大小,得出桥梁在列车时变激励荷载反复作用下最先受损的部位,从而为桥梁的维修加固及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9-10]。其次对于列车的转向架、一系及二系悬挂体系等进一步优化设计,使列车的横竖向振动加速和脱轨系数降低,舒适度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11]。最后能加强对于桥梁和列车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并掌握车桥耦合之间的作用规律,从而在桥梁和列车初始设计阶段就把车桥耦合作用的规律考虑在内,优化设计车桥内部结构设计,从降低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12]。综上所述目前研究不同轮轨接触关系下的车桥耦合振动问题显的尤为重要。
不同的轮接触关系作用下会有不同的轮轨纵横向力及自旋力矩,进而影响车桥之间力的传递,最终影响车桥耦合之间的振动[5]。现在的有轮轨接触关系没有把轮轨因摩擦产生的瞬时高温效应考虑到轮轨接触关系中,实际中列车行驶过程中因温度产生的热应力达到机械应力的 10%~30%[6-8]。这情况下不仅有轴重力作用在钢轨上,而且还有因温度作用产生的热应力作用钢轨上,结果会导致车桥耦合作用更加剧烈。因此研究轮轨接触关系中温度对轮轨力的影响就显的至关重要。研究车桥耦合系统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首先有助于分析桥梁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跨中横竖向位移及加速度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所允许的最大限度值。根据所得桥梁动力响应指标的大小,得出桥梁在列车时变激励荷载反复作用下最先受损的部位,从而为桥梁的维修加固及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9-10]。其次对于列车的转向架、一系及二系悬挂体系等进一步优化设计,使列车的横竖向振动加速和脱轨系数降低,舒适度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11]。最后能加强对于桥梁和列车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并掌握车桥耦合之间的作用规律,从而在桥梁和列车初始设计阶段就把车桥耦合作用的规律考虑在内,优化设计车桥内部结构设计,从降低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12]。综上所述目前研究不同轮轨接触关系下的车桥耦合振动问题显的尤为重要。
[30]。图1.3 钢轨顶面边缘磨损 图1.4 车轮踏面擦伤图 1.5 我国台湾地区列车事故现场 图 1.6 列车穿过密集的住宅区1.3 车桥耦合的研究发展概述1.3.1 车桥耦合研究的历史演进车桥耦合顾名思义是研究桥梁与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当车辆过桥时,由于桥面不平顺或者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茂松;李芾;杨阳;;基于不同车轮直径的轮轨接触关系问题[J];机车电传动;2016年06期
2 李国斌;邝卫华;;轮轨接触磨损与裂纹产生机制的有限元模拟[J];湖南有色金属;2017年03期
3 赵永翔;杨冰;米彩盈;;铁路轮轨接触力循环计数新方法[J];工程力学;2006年06期
4 裴有福,金元生,温诗铸;轮轨接触温升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1996年04期
5 杨少文;刘学毅;;波形轨成因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6 龚积球;张定贤;陆冠东;倪明;;实测的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确定[J];内燃机车;1988年05期
7 王其昌;黄加亿;;轮轨接触区钢轨承载力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8年04期
8 俞展猷;通过轮轨断面形状研究轮轨接触状况[J];中国铁道科学;1989年01期
9 张渝;彭建平;肖杰灵;彭朝勇;杨凯;;轮轨接触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研究及试验[J];光电工程;2009年09期
10 孙琼,陈泽深,臧其吉;轮轨接触温升及其数值分析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永翔;杨冰;米彩盈;;铁路轮轨接触力的循环计数[A];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4年度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高学军;李映辉;乐源;;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下转向架系统对称/不对称分岔分析[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张志娟;史纪鑫;关晓东;;计及轮轨接触的在轨释放发射建模与仿真对比[A];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4 李旭娟;缪炳荣;史艳民;;基于逆问题的轮轨接触力识别研究[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5 马增强;张俊甲;;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列车脱轨状态判别方法[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6 高学军;李映辉;;LM踏面和CHN60型面匹配的刚性多Hertzian接触分析[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7 赵振;刘才山;马道林;张宏剑;;滚动摩阻与线碰撞[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罗世辉;金鼎昌;陈清;;轮对纵向动力学——一种尚待证实的动力学现象[A];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4年度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王夏搆;;轮轨系统摩擦学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黄龙文;李正美;安琦;;轮轨直线滚动过程接触力学性能计算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机械工程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干锋;高速列车轮轨接触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任愈;轮轨接触状态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洋;轮轨接触特性及钢轨损伤因素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凯;跨座式单轨交通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毕鑫;重载货运机车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赵甲荐;胶轮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崔大宾;高速车轮踏面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肖杰灵;客货混跑铁路钢轨非对称打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崔高航;城轨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研究及轨道谱参数虚拟反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煜;重载铁路钢轨侧磨预测及减缓措施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9年
2 张鹏;适用于高频动力分析的轮轨接触简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3 万信号;不同轮轨接触关系对刚构桥的车桥耦合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
4 王志伟;正常工作条件下摩擦热对轮轨接触关系的影响[D];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
5 昌超;车轮型面磨耗对轮轨接触特性及轨道、桥梁振动特性影响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8年
6 郑继峰;基于MFBD的高速列车轮轨接触振动蠕滑特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年
7 卢勇;大功率机车轮轨接触问题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伟;轮轨接触斑测试及接触应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杨淑芬;轮轨接触点位置图像检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刘浩;高速轮轨接触状态可视化检测装置[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09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0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