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4 23:07
近年来,在道路的发展和研究中,沥青道路凭借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现代交通道路的主要结构形式。道路交通流量的迅速增长和重载车辆数的不断增加,在车轮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产生剪切变形,最终形成车辙、拥包、等病害,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沥青混合料的界面相结构十分复杂,沥青道路病害往往是从界面相萌生发展的。沥青-集料界面中沥青是以沥青膜的形式存在的,沥青膜的厚度对界面相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分析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了解沥青-集料界面失效机理,减少沥青路面损伤、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对道路研究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首先,本文自行设计了集料-沥青-集料型试件及相关制备工具,采用控制试件成型荷载的方式制备不同沥青膜厚度的试件。通过电镜试验测量出试件沥青膜厚度,获得成型荷载与沥青膜厚度的数量关系,为后面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本文采用了剪切试验的方式,对不同沥青膜厚度的试件实施剪切试验。试验获得两种不同类型的应力-位移曲线,分别是单波峰曲线和双波峰曲线。本文以峰值位置为标准,将应力位移曲线分为四种类型:SPC-1、SPC-2、SPC...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理论
1.2.2 国内外粘附性能实验研究与评价方法
1.2.3 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沥青-集料界面相粘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1 沥青混合料界面相
2.2 沥青-集料界面相粘附性能影响因素
2.2.1 沥青性质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2.2 集料性质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2.3 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2.4 水环境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沥青膜厚度控制方法
3.1 原材料性能指标
3.1.1 沥青性能指标
3.1.2 集料性能指标
3.2 沥青膜厚度试验控制方法
3.2.1 石片和石柱制备过程
3.2.2 沥青膜厚度测试试验
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集料剪切试验
4.1 试验过程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力-位移曲线处理
4.2.2 应力-位移曲线分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影响
5.1 沥青膜厚度对单波峰曲线的影响
5.1.1 单波峰曲线统计分析
5.1.2 沥青膜厚度对单波峰曲线的影响
5.2 沥青膜厚度对双波峰曲线的影响
5.3 应力-位移曲线模型
5.3.1 曲线拟合函数模型构建
5.3.2 曲线拟合结果分析
5.4 界面相力学模型
5.5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失效机制的影响
5.6 滑移理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的影响
6.1 单波峰曲线的断裂能研究
6.2 双波峰曲线的断裂能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评价[J]. 罗蓉,郑松松,张德润,涂崇志,冯光乐.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2]抗裂型沥青稳定碎石的双面剪切疲劳性能研究[J]. 田小革,韩海峰,李新伟,张起森,李烨. 建筑材料学报. 2018(01)
[3]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J]. 季节,索智,文博,石越峰,徐世法.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7)
[4]沥青混合料矿料滑移剪切试验研究[J]. 张争奇,栗培龙,师晓鸽,李玉鑫. 公路交通科技. 2014(10)
[5]基于沥青与石料界面剪切的黏塑性流变模型研究[J]. 延西利,梁春雨,艾涛,安舒文. 土木工程学报. 2014(02)
[6]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的确定[J]. 刘寒冰,吕得保.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S2)
[7]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李娜,韩森,王海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01)
[8]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剪切破坏机理[J]. 马新,郭忠印,李志强,杨群. 中国公路学报. 2009(06)
[9]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三轴剪切试验[J]. 朱浩然,杨军,陈志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03)
[10]流体流动的边界滑移问题研究进展[J]. 吴承伟,马国军,周平. 力学进展. 2008(03)
博士论文
[1]集料与沥青的表面特性分析及黏附性评价[D]. 甘新立.长安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沥青—集料的剪切力学行为及其破坏机理研究[D]. 郝艳海.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沥青老化行为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影响研究[D]. 季野.广西大学 2017
[3]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特性研究[D]. 卢洁.东南大学 2017
[4]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研究[D]. 王鹏.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沥青—集料界面剪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张超.合肥工业大学 2017
[6]基于AFM与表面能原理的沥青与集料粘附特性分析[D]. 庞骁奕.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7]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研究[D]. 张越.长安大学 2014
[8]沥青—集料界面相结构和粘附机理研究[D]. 王璐.长安大学 2014
[9]集料形貌对沥青—集料黏附性影响研究[D]. 董文姣.扬州大学 2013
[10]集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D]. 孔维川.长安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17175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理论
1.2.2 国内外粘附性能实验研究与评价方法
1.2.3 沥青膜厚度计算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沥青-集料界面相粘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1 沥青混合料界面相
2.2 沥青-集料界面相粘附性能影响因素
2.2.1 沥青性质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2.2 集料性质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2.3 温度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2.4 水环境对沥青-集料界面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沥青膜厚度控制方法
3.1 原材料性能指标
3.1.1 沥青性能指标
3.1.2 集料性能指标
3.2 沥青膜厚度试验控制方法
3.2.1 石片和石柱制备过程
3.2.2 沥青膜厚度测试试验
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集料剪切试验
4.1 试验过程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力-位移曲线处理
4.2.2 应力-位移曲线分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影响
5.1 沥青膜厚度对单波峰曲线的影响
5.1.1 单波峰曲线统计分析
5.1.2 沥青膜厚度对单波峰曲线的影响
5.2 沥青膜厚度对双波峰曲线的影响
5.3 应力-位移曲线模型
5.3.1 曲线拟合函数模型构建
5.3.2 曲线拟合结果分析
5.4 界面相力学模型
5.5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失效机制的影响
5.6 滑移理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沥青膜厚度对沥青-集料界面断裂能的影响
6.1 单波峰曲线的断裂能研究
6.2 双波峰曲线的断裂能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评价[J]. 罗蓉,郑松松,张德润,涂崇志,冯光乐.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2]抗裂型沥青稳定碎石的双面剪切疲劳性能研究[J]. 田小革,韩海峰,李新伟,张起森,李烨. 建筑材料学报. 2018(01)
[3]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J]. 季节,索智,文博,石越峰,徐世法.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7)
[4]沥青混合料矿料滑移剪切试验研究[J]. 张争奇,栗培龙,师晓鸽,李玉鑫. 公路交通科技. 2014(10)
[5]基于沥青与石料界面剪切的黏塑性流变模型研究[J]. 延西利,梁春雨,艾涛,安舒文. 土木工程学报. 2014(02)
[6]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的确定[J]. 刘寒冰,吕得保.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S2)
[7]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李娜,韩森,王海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01)
[8]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剪切破坏机理[J]. 马新,郭忠印,李志强,杨群. 中国公路学报. 2009(06)
[9]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三轴剪切试验[J]. 朱浩然,杨军,陈志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03)
[10]流体流动的边界滑移问题研究进展[J]. 吴承伟,马国军,周平. 力学进展. 2008(03)
博士论文
[1]集料与沥青的表面特性分析及黏附性评价[D]. 甘新立.长安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沥青—集料的剪切力学行为及其破坏机理研究[D]. 郝艳海.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沥青老化行为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影响研究[D]. 季野.广西大学 2017
[3]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开裂特性研究[D]. 卢洁.东南大学 2017
[4]沥青与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研究[D]. 王鹏.华南理工大学 2017
[5]沥青—集料界面剪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张超.合肥工业大学 2017
[6]基于AFM与表面能原理的沥青与集料粘附特性分析[D]. 庞骁奕.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7]沥青与集料界面粘附性研究[D]. 张越.长安大学 2014
[8]沥青—集料界面相结构和粘附机理研究[D]. 王璐.长安大学 2014
[9]集料形貌对沥青—集料黏附性影响研究[D]. 董文姣.扬州大学 2013
[10]集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D]. 孔维川.长安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1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1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