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网OD重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11:41
OD数据是交通运输规划、管理和建设的重要基础数据。城市化进程中,公路网规划、建设与管理对OD数据的更新频率及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OD获取方法需开展大规模人工调查,存在资源耗费大、精度水平低、调查周期长等问题。随着信息化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路段检测交通量为基础数据反推区域OD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研究对象多为小区域内的简单路网,研究周期较短。本研究旨在解决公路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OD需求和传统调查方法、一般OD反推方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公路网OD重构方法,满足长期高精度更新OD的需求。OD重构方法是指在对区域路网结构及发展态势的深入分析与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综合利用历史数据及交通检测点获取的实时交通量数据,对历史OD数据进行必要的更新与维护,构建新的基年OD数据库。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首先分析了公路网交通运输的特征,总结了公路网OD重构方法应具备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解析了OD重构方法的原理,提出了OD重构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OD重构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和OD重构模型的构建及算法设计。(2)针对第一个关键问题,以历史OD矩阵和交通预测技术为基础构建了先验OD矩...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通过上述分析,分别针对对外交通量、组团间交通量和组团内交通量布设三类核查线,被核查线包围的若干交通小区组成的封闭空间即为核查区。如图4-1可知,公路机动车出行的OD量与划分的核查区之间存在三种位置关系,第一种是起点和终点均在核查区外部的,称为外—外OD,对应于交通量中的过境交通;第二种是起点及终点仅有一点在核查区外部,另一点在核查区内部的,称为外—内OD,对应于进入或离开核查区的交通量;第三种是起点和终点均落在核查区内部的,称为内—内OD,对应于在核查区内部出行的交通量。4.2.4 OD重构模型的推导
遗传算法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几种典型路阻函数的特性比较及参数选择研究[J]. 温旭丽,吴忞,曹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02)
[2]基于车辆自动识别技术的动态OD矩阵估计新方法[J]. 孙剑,冯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3]多源数据融合法更新公路通道车流OD矩阵[J]. 丁乃侃,朱顺应,王红,刘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06)
[4]城市群公路网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J]. 王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07)
[5]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快速路OD矩阵估计方法[J]. 刘斌,杨晓光,张晔. 城市交通. 2011(03)
[6]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扩样方法研究[J]. 马小毅.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0(01)
[7]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公路网结构特征[J]. 邓亚娟,杨云峰,马荣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10(01)
[8]基于核查区的居民出行OD矩阵校核方法[J]. 樊大可,罗小强,陈宽民.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06)
[9]OD矩阵估计中交通观测点的设置问题研究[J]. 马广英,李平,闻育. 信息与控制. 2007(02)
[10]交通分配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 郭凤香,熊坚,王朝英. 交通与计算机. 2004(04)
博士论文
[1]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城市路网O-D矩阵估计[D]. 朱森来.东南大学 2017
[2]基于路径的Logit型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求解算法研究[D]. 周博见.东南大学 2015
[3]基于交通传播特性分析的城市路网动态OD在线估计[D]. 聂庆慧.东南大学 2017
[4]城市路网动态OD矩阵估计仿真方法研究[D]. 刁阳.上海交通大学 2011
[5]基于二源数据的城市路网动态OD估计模型与算法[D]. 赵慧.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OD矩阵反推策略及其在交通仿真系统中的应用[D]. 马广英.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居民出行调查校核体系研究[D]. 李元.长安大学 2017
[2]基于绿色和协调双层发展规划的区域公路网结构优化研究[D]. 阮彬.长安大学 2017
[3]基于RFID电子车牌的动态OD估计模型及应用研究[D]. 李明亮.重庆大学 2017
[4]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路网OD估计方法研究[D]. 陈熙怡.清华大学 2015
[5]三规同步背景下道路网容量与土地利用的互馈[D]. 李旭.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带状组团城市交通规划研究[D]. 吕凤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7]基于视频牌照检测的公路网OD获取及更新模型研究[D]. 周继彪.长安大学 2012
[8]“OD反推”技术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卢佳斌.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基于GPS浮动车技术的大规模全覆盖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获取方法研究[D]. 贾献博.北京交通大学 2010
[10]基于多源检测器的交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 刘亮平.北京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1093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通过上述分析,分别针对对外交通量、组团间交通量和组团内交通量布设三类核查线,被核查线包围的若干交通小区组成的封闭空间即为核查区。如图4-1可知,公路机动车出行的OD量与划分的核查区之间存在三种位置关系,第一种是起点和终点均在核查区外部的,称为外—外OD,对应于交通量中的过境交通;第二种是起点及终点仅有一点在核查区外部,另一点在核查区内部的,称为外—内OD,对应于进入或离开核查区的交通量;第三种是起点和终点均落在核查区内部的,称为内—内OD,对应于在核查区内部出行的交通量。4.2.4 OD重构模型的推导
遗传算法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几种典型路阻函数的特性比较及参数选择研究[J]. 温旭丽,吴忞,曹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02)
[2]基于车辆自动识别技术的动态OD矩阵估计新方法[J]. 孙剑,冯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3]多源数据融合法更新公路通道车流OD矩阵[J]. 丁乃侃,朱顺应,王红,刘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06)
[4]城市群公路网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J]. 王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07)
[5]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快速路OD矩阵估计方法[J]. 刘斌,杨晓光,张晔. 城市交通. 2011(03)
[6]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扩样方法研究[J]. 马小毅.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0(01)
[7]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公路网结构特征[J]. 邓亚娟,杨云峰,马荣国. 中国公路学报. 2010(01)
[8]基于核查区的居民出行OD矩阵校核方法[J]. 樊大可,罗小强,陈宽民.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9(06)
[9]OD矩阵估计中交通观测点的设置问题研究[J]. 马广英,李平,闻育. 信息与控制. 2007(02)
[10]交通分配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 郭凤香,熊坚,王朝英. 交通与计算机. 2004(04)
博士论文
[1]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城市路网O-D矩阵估计[D]. 朱森来.东南大学 2017
[2]基于路径的Logit型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求解算法研究[D]. 周博见.东南大学 2015
[3]基于交通传播特性分析的城市路网动态OD在线估计[D]. 聂庆慧.东南大学 2017
[4]城市路网动态OD矩阵估计仿真方法研究[D]. 刁阳.上海交通大学 2011
[5]基于二源数据的城市路网动态OD估计模型与算法[D]. 赵慧.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OD矩阵反推策略及其在交通仿真系统中的应用[D]. 马广英.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居民出行调查校核体系研究[D]. 李元.长安大学 2017
[2]基于绿色和协调双层发展规划的区域公路网结构优化研究[D]. 阮彬.长安大学 2017
[3]基于RFID电子车牌的动态OD估计模型及应用研究[D]. 李明亮.重庆大学 2017
[4]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路网OD估计方法研究[D]. 陈熙怡.清华大学 2015
[5]三规同步背景下道路网容量与土地利用的互馈[D]. 李旭.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带状组团城市交通规划研究[D]. 吕凤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7]基于视频牌照检测的公路网OD获取及更新模型研究[D]. 周继彪.长安大学 2012
[8]“OD反推”技术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卢佳斌.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基于GPS浮动车技术的大规模全覆盖城市道路交通状态获取方法研究[D]. 贾献博.北京交通大学 2010
[10]基于多源检测器的交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 刘亮平.北京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1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9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