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面向服务中断的公交多模式调度与仿真验证

发布时间:2021-01-24 07:01
  优先发展公交可以有效地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视,以及“公交都市”政策的实施,如何提高公交调度水平、公交服务质量已然成为公交公司与行业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在公交线路实际的运营中,首末站会存在长时间内没有车辆资源执行行车计划的问题,这种情况即为公交服务的中断。公交服务的中断,一方面会损坏公交企业形象与增加企业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会造成站点乘客候车时间过长的后果。可见,服务中断问题的解决对公交服务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为此,本文从公交企业与乘客利益两方面考虑,建立免于服务中断的多模式调度模型,并根据广州实际公交数据对调度模型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广州市176线路的实际刷卡数据与GPS数据,分别对站点客流到达规律、公交行驶时间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得到的结果输入到eM-Plant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模型统计得到的指标,分析出该线路在早晚高峰期间出现较为严重的公交服务中断问题。其次,预测公交车辆的返场时间是解决公交服务中断至关重要的一步,本论文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来预测公交车辆总行程时间,从而预测车辆的返场时间。在此基础上,建立公交服务中断预判方法。然后,从客流到达...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面向服务中断的公交多模式调度与仿真验证


技术路线

公交线路,运行轨迹


静态的行车计划是公交企业以历史的客流规律为主要依据而制定,动态的调度方案是在突发事件(如因路况等原因导致在线车辆长时间内无法回到站场)背景下做出的策略。本章主要通过仿真模拟线路运行的方法,利用公交 IC 卡与 GPS 历史数据,从乘客等待时间、站间行程时间、公交车辆轨迹等方面,对广州市 176 公交线路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线路存在的运营问题。2.1 线路基本情况概述广州市 176 公交线路首末站为同德围总站与黄沙总站,上行线路总长度为 12.公里,下行线路总长度为 11.5 公里。行驶的主干道为西湾路、南岸路、黄沙大道等,其中途径西场立交桥、中山八路立交桥等主要交叉路口。该线路运行轨迹如下图 21 所示。

数据格式


图 2-2 IC 卡数据格式Figure 2-2 IC card data format上图为 176 公交线路 IC 卡数据的具体内容,数据总量为 183242 条。其中,“99”表示上行线路,“0”表示下行线路。通过分析、统计各个站点的客流人数及规律,输入到仿真模型里面,统计乘客的等待时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分析该线路的乘客等待时间情况。(2)公交 GPS 数据。176 线路公交车辆在进出站的时候,车辆载有的 GPS 装置会与公交站点位置进行匹配,从而实时地上传车辆的位置、进出站时间等相关信息,具体内容格式如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J]. 毛秀华,吴健.  舰船电子对抗. 2017(03)
[2]关于泊松分布及其应用[J]. 赵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路段行程时间卡尔曼滤波预测算法[J]. 温惠英,徐建闽,傅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9)
[4]基于机会约束的公交调度研究[J]. 宋瑞,赵航.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5(01)
[5]城市公交线网多目标优化的建模及其求解[J]. 胡启洲,常玉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6]公交车调度问题的研究[J]. 董强,刘超慧,马熠.  工程数学学报. 2002(S1)
[7]基于准实时信息的公交调度优化系统[J]. 杨新苗,王炜.  交通与计算机. 2000(05)
[8]公共交通实时调度控制方法研究[J]. 黄溅华,关伟,张国伍.  系统工程学报. 2000(03)
[9]公交调度中发车间隔的确定方法的探讨[J]. 孙芙灵.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997(S1)
[10]公共交通线路组合调度模型[J]. 蒋光震,何显慈.  系统工程. 1985(02)

博士论文
[1]APTS下公交车辆区域调度问题研究[D]. 何迪.西南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面向高峰期首末站断位问题的公交调度优化研究[D]. 谢忠振.广东工业大学 2018
[2]基于公交动态客流OD的车辆调度优化模型研究[D]. 赵安岭.重庆交通大学 2014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交智能实时调度模型研究及系统实现[D]. 陈鹏.北京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6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96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