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深厚黄土地区刚性抗滑桩大位移下土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

发布时间:2021-02-14 07:50
  刚性抗滑桩在天然滑坡或人工路堑、路基施工诱发滑坡中被大量采用。针对其横向滑坡推力作用下锚固段土抗力的分布、计算方式等问题前人已做过大量分析。但由于抗滑桩本身设计理念认为滑面下桩身锚固,而传统建筑和桥梁桩基现行规范只允许桩基产生少量水平位移(极限位移610mm),因此对于大位移情况下桩基础的横向极限土抗力还少有研究。但实际上对于边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路基填土中的桩板式挡土墙,尤其是锚固段在土质地层中的抗滑桩,对桩基础的水平位移并无严格限制。特别是在深厚黄土地区的由于路基边坡开挖诱发的滑坡,往往滑面较深且滑动面以下为深厚黄土层,即设计抗滑桩锚固段处在强度小、模量低的土质中,加上滑面埋深大(滑层推力大),实际受荷情况与设计计算中的锚固(零位移)假设有较大出入。在这些情况下滑面以下桩前土体的抗滑力容易达到极限甚至破坏。而现有设计计算理论仅用“容许压应力”这一指标来控制,实验及理论研究对土抗力的极限问题还少有研究。综上所述,本文以深厚黄土地区实际公路高路堑边坡施工开挖导致滑坡为背景,以其中刚性抗滑桩治理工程案例为基础,运用弹塑性理论分析计算、数值模拟推广、室内土工物理模型(相...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深厚黄土地区刚性抗滑桩大位移下土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


基本工况三维模型网格示意图

深厚黄土地区刚性抗滑桩大位移下土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


桩后界面网格图

深厚黄土地区刚性抗滑桩大位移下土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


模型边界位移约束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陡倾滑面堆积层滑坡抗滑桩锚固深度研究[J]. 马显春,罗刚,邓建辉,上官力.  岩土力学. 2018(S2)
[2]圆形与矩形截面抗滑桩抗滑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J]. 魏少伟,隋颜阳,杨建民.  岩土力学. 2019(03)
[3]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冯忠居,王富春,张其浪,席称心,甄东晓,苏航州,田江磊,靳子良,郝宇萌.  土木工程学报. 2018(01)
[4]基于弹塑性模型的微型抗滑桩破坏机制研究[J]. 辛建平,郑颖人,唐晓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S2)
[5]h型抗滑桩抗滑机制模型试验研究[J]. 刘新荣,欧明喜,郑颖人,张永兴,周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3(02)
[6]边坡抗滑桩设计计算的三维有限元法[J]. 戴自航,徐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12)
[7]埋入式抗滑桩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J]. 许江波,郑颖人.  岩土工程学报. 2012(10)
[8]h型抗滑桩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J]. 欧孝夺,唐迎春,崔伟,李结全,潘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9)
[9]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数值模拟[J]. 蒋鑫,刘晋南,黄明星,邱延峻.  岩土力学. 2012(04)
[10]倾斜荷载下基桩C法的幂级数解[J]. 赵明华,徐卓君,马缤辉,宁夏元.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博士论文
[1]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研究[D]. 赵明华.湖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人工挖孔抗滑桩分段式护壁与桩身结构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 江冠.长安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33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033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7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