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港口上市公司企业柔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07 05:18
中国目前在全球十大港口中占有7个席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世界吞吐量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航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为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港口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港口对于满足国家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支撑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港口行业却易受国家政策、经济波动、地缘政治、贸易需求、行业周期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如今世界经济和贸易仍然呈现放缓趋势,全球化进程受阻、区域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港口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港口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科技进步、转型升级加快等诸多因素使港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企业柔性是指企业利用内外部资源适应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能力,由于我国港口企业柔性相关研究相对空白,因此构建港口企业柔性评价体系和分析我国各港口上市公司的企业柔性的差异和成因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根据我国港口企业的特点,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港口行业的企业柔性分为财务柔性、港口综合柔性和战略柔性三个维度,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港口上市公司...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4年-2017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单位:亿吨)??Fig.1.1?China's?port?throughput?from?2004?to?2017?(unit:?100?million?tons)??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港口上市公司企业柔性评价???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第三次港口建设高潮更加注重深水泊位和专业化??泊位的建设,加强了主要枢纽港口和配套设施的改善。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迎来了第四次港口建设的高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港口业的负面影响在??2〇〇9年完全显现。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美元)全年减少13.88%,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年较少4.6%;此时港口产能过剩和大规模整合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自2015年以来,随着全球经贸环境的不断改善,港口业逐步复苏;2017年,全球港口??吞吐量约为114亿吨,同比增长9.7%;同年,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4%。??中国的主要港口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领??先全球。在2017年全球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占据了?7个席??位,中国港口的国家影响力越来越显著。??■?2016:万吨■?2017:万吨??120000?-I???100000??_???80000?--r:|??60000?—U ̄ ̄???^?/-?^?^?#??图1.2?2017年全球前十港口吞吐量(单位:万吨)??Fig.?1.2?2017?global?top?ten?port?throughput?(unit:?10,000?tons)??2??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万?TEU?■?2017:万?TEU??4500???—??????????4000??_?????—??3500?-1—3??3000?-??:_1|麵画??图1.3?2017年全球前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Fig.?1.3?2017?global?port?container?throughput?top?10?(unit:?10,000?TEU)??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国际航运市场近年来逐渐复苏,班轮公司业绩有一??定的改善。但船舶运力过剩得问题仍然存在,国际航运市场仍处在低迷的周期中。船??舶大型化和班轮公司联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大班轮公司的并购整合重组将对港口??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对港口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码头能级和服务效率;优??化航线配置;优化集疏运组织;提高通航能力;降低企业成本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港口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港口业务的增长己经放缓。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和中国进出口的缓慢增加,我国的港口业务呈现出增长态势。然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由两位数转为了个位数。由于成本的急剧增长和业务结构的变化,??码头效益的提升更加艰难。其次是港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竞??争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全球的码头运营商正在加快全球网络的建设,更频繁地进行企??业并购,抢占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提升自身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区域港口的货源具有??高度同质化的特点,港口资源整合正在加速。港口竞争模式正在从吞吐量的竞争转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性的调节效应[J]. 谢冰.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12)
[2]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创新绩效——人力资源柔性的中介作用[J]. 陈明淑,李佳雯,陆擎涛.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06)
[3]企业生命周期与股权集中度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J]. 尹华,张颜颜,马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基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杨永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7)
[5]“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竞争力评价[J]. 杨忍,牟乃夏,彭澎,刘希亮,张恒才,陆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5)
[6]基于非期望输出网络DEA的集装箱港口群效率评价[J]. 刘勇,汪传旭. 系统工程. 2018(04)
[7]突变理论在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中的应用[J]. 翟文宝,李军,周英操,柳贡慧,于洋. 断块油气田. 2018(01)
[8]基于突变级数法和动态模型的区域企业柔性评价[J]. 张玉喜,张倩.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12)
[9]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港航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J]. 张丽英,张福玲,王妍,尹泊然.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科技型企业金融生态环境、财务柔性与研发投入——对我国30个省区840家科技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 张倩,张玉喜.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05)
本文编号:3122878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4年-2017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单位:亿吨)??Fig.1.1?China's?port?throughput?from?2004?to?2017?(unit:?100?million?tons)??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港口上市公司企业柔性评价???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第三次港口建设高潮更加注重深水泊位和专业化??泊位的建设,加强了主要枢纽港口和配套设施的改善。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迎来了第四次港口建设的高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港口业的负面影响在??2〇〇9年完全显现。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美元)全年减少13.88%,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年较少4.6%;此时港口产能过剩和大规模整合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自2015年以来,随着全球经贸环境的不断改善,港口业逐步复苏;2017年,全球港口??吞吐量约为114亿吨,同比增长9.7%;同年,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4%。??中国的主要港口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领??先全球。在2017年全球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占据了?7个席??位,中国港口的国家影响力越来越显著。??■?2016:万吨■?2017:万吨??120000?-I???100000??_???80000?--r:|??60000?—U ̄ ̄???^?/-?^?^?#??图1.2?2017年全球前十港口吞吐量(单位:万吨)??Fig.?1.2?2017?global?top?ten?port?throughput?(unit:?10,000?tons)??2??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万?TEU?■?2017:万?TEU??4500???—??????????4000??_?????—??3500?-1—3??3000?-??:_1|麵画??图1.3?2017年全球前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万TEU)??Fig.?1.3?2017?global?port?container?throughput?top?10?(unit:?10,000?TEU)??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国际航运市场近年来逐渐复苏,班轮公司业绩有一??定的改善。但船舶运力过剩得问题仍然存在,国际航运市场仍处在低迷的周期中。船??舶大型化和班轮公司联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大班轮公司的并购整合重组将对港口??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对港口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码头能级和服务效率;优??化航线配置;优化集疏运组织;提高通航能力;降低企业成本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港口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港口业务的增长己经放缓。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复苏和中国进出口的缓慢增加,我国的港口业务呈现出增长态势。然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由两位数转为了个位数。由于成本的急剧增长和业务结构的变化,??码头效益的提升更加艰难。其次是港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竞??争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全球的码头运营商正在加快全球网络的建设,更频繁地进行企??业并购,抢占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提升自身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区域港口的货源具有??高度同质化的特点,港口资源整合正在加速。港口竞争模式正在从吞吐量的竞争转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性的调节效应[J]. 谢冰.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12)
[2]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创新绩效——人力资源柔性的中介作用[J]. 陈明淑,李佳雯,陆擎涛.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06)
[3]企业生命周期与股权集中度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J]. 尹华,张颜颜,马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基于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 杨永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7)
[5]“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竞争力评价[J]. 杨忍,牟乃夏,彭澎,刘希亮,张恒才,陆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5)
[6]基于非期望输出网络DEA的集装箱港口群效率评价[J]. 刘勇,汪传旭. 系统工程. 2018(04)
[7]突变理论在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中的应用[J]. 翟文宝,李军,周英操,柳贡慧,于洋. 断块油气田. 2018(01)
[8]基于突变级数法和动态模型的区域企业柔性评价[J]. 张玉喜,张倩.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12)
[9]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港航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J]. 张丽英,张福玲,王妍,尹泊然.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科技型企业金融生态环境、财务柔性与研发投入——对我国30个省区840家科技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 张倩,张玉喜.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05)
本文编号:3122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2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