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标志效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09:11
  近十年以来,伴随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与日俱增,高速公路长隧道(长度处于1km-3km范围)、特长隧道(长度超过3km)等长大隧道的数量成倍增长。根据交通事故数据,长大隧道路段往往交通事故多发且严重程度较高,与其他路段相比具有较高的交通安全风险。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实际路段改造经验充分说明,科学的设置交通标志可有效提升该类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依托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技术研究》、2014年标准化研究项目《公路交通标志夜间视认性水平标准化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针对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的交通安全需求,探寻该路段交通标志效用机理,标定针对性的交通标志设置参数阈值,构建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验证并提出最优化的系统技术方案。研究中以深入的实地调研材料、交通事故和交通运行数据为基础,综合采用实车试验、模拟驾驶、理论推导、统计预测等研究手段,对长大隧道路段的交通事故聚集特征、针对性的交通标志处置策略与设置关键参数、效果评价模型及最优的系统化设置方案等内容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隧道路段交通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9条特长隧道、6条长...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运营安全特性分析
    2.2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驾驶行为研究
    2.3 暗环境交通标志视认性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
    3.1 隧道路段交通安全运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1.1 隧道路段对交通安全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3.1.2 我国相关标准、规范中对于隧道交通安全相关要求研究
    3.2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3.2.1 观测隧道路段
        3.2.2 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
        3.2.3 交通事故时间分布特征
        3.2.4 交通事故车型与成因分布特征
    3.3 长大隧道路段车辆运行特征研究
        3.3.1 隧道路段速度特征分析
        3.3.3 隧道路段心生理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标志处置策略研究
    4.1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安全处置段落划分研究
        4.1.1 基于DBSCAN密度聚类算法的交通事故空间聚类研究
        4.1.2 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聚类交通事故空间聚类研究
        4.1.3 小结
    4.2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布置研究
    4.3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设置关键参数标定
        4.3.1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前置距离阈值研究
        4.3.2 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距隧道入口间距阈值研究
        4.3.3 长大隧道路段与高速公路出口较近时,单独设置旅游景区指引标志的判定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暗环境下,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评价研究
    5.1 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5.1.1 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视认性原理研究
        5.1.2 公路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概念模型、计算方法的建立
    5.2 公路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下的亮度阈值研究
        5.2.1 公路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亮度阈值实车实验研究
        5.2.2 交通标志夜间、暗环境亮度阈值研究
        5.2.3 交通标志视认性水平阈值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路段交通标志设置有效性评价模型研究
    6.1 研究目标
    6.2 驾驶模拟实验设计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设备
        6.2.3 隧道选取类型
        6.2.4 驾驶模拟实验场景
        6.2.5 实验人员
        6.2.6 实验流程及步骤
    6.3 评价指标与数据采集
        6.3.1 评价指标
        6.3.2 数据采集
    6.4 隧道路段相关交通标志(隧道出口段未受到互通立交出口影响时)设置方案总体效用研究
        6.4.1 评价对象
        6.4.2 评价目标
        6.4.3 数据分析
    6.5 隧道入口段(入口前200m-入口内200m)不同交通标志设置方案影响研究
        6.5.1 评价目标
        6.5.2 数据分析
        6.5.3 结果讨论
        6.5.4 结论
    6.6 隧道中间段不同交通标志设置方案影响研究
        6.6.1 评价目标
        6.6.2 数据分析
        6.6.3 结果讨论
        6.6.4 结论
    6.7 隧道出口段不同交通标志设置方案影响研究
        6.7.1 评价目标
        6.7.2 数据分析
        6.7.3 结果讨论
        6.7.4 结论
    6.8 综合评估模型研究
        6.8.1 综合评估方法的确定
        6.8.2 ETEW综合评估模型介绍
        6.8.3 入口段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综合评价
        6.8.4 中点段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综合评价
        6.8.5 出口段交通标志设置方案综合评价
    6.9 交通标志最优布置方案
    6.10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主要创新性成果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视认性水平实车实验被试情况
    附录2 视认性水平实车试验单色板亮度
    附录3 驾驶模拟实验标志布设方案
    附录4 驾驶模拟实验被试情况
    附录5 驾驶模拟实验驾驶员主观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主要科技奖励
致谢



本文编号:3133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33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