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的效果评价与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09:18
超速行驶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重大因素之一。为减少因超速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多种交通工程措施被应用到超速多发和易发路段。其中,单点超速抓拍是高速公路用以控制车速、保障安全的常用手段,但因其设置位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其发挥的降速和提升安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评价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的效果,深入分析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可为改善其设置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服务水平提供借鉴。首先,直观具体的评价了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的安全效果。以单点超速抓拍影响路段为研究对象,借助交通事故数据,分别以绝对事故率和当量事故率为效果评价指标,重点分析了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总交通事故、碰撞(车辆与中央分隔带、路侧护栏等的碰撞,不包括追尾)、追尾交通事故的数量及强度变化,为靶向性改善某类多发或易发交通事故提供参考依据。其次,综合考虑驾驶员视认特性,结合汽车动力学,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构建了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模型。根据模型,深入分析了单点超速抓拍的设置位置与追尾事故变化的关系,发现:与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模型计算位置一致即设置位置得当的路段,...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云梧高速公路范围示意
19年初云梧公司进行了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的效果评估以及部分路段的改善,因此采集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之前的交通事故数据即从高速公路通车伊始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二是设置之后至2015年末的交通事故数据,即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调查的交通事故数据具体包括:事故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状况、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事故类型等指标。通过走访云梧公司路政部门及相关交警管理部门,收集到云梧高速公路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相应路段具体的交通事故数据。根据交通事故统计,可以初步得出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的事故发生时间分布、天气分布和交通事故类型分布等。1.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可得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事故发生时间分布以及所有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如下图。(白天时段为6:00-18:00)(a)(b)(c)图2-4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a)、后(b)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及所有交通事故(c)时间分布由图2-4可初步得出,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2.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交通事故发生天气分布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可得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事故发生时天气分布以及所有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如下图。72%28%白天夜间85%15%白天夜间80%20%白天夜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车道公路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限速研究[J]. 方超,袁方,宗卫锋,郭内强,郭忠印,李志勇. 公路工程. 2018(04)
[2]多雨地区道路平曲线半径及安全限速设置研究[J]. 张卫华,曹世全,王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04)
[3]基于驾驶员心率变化的山区旅游公路线形安全性研究[J]. 王清洲,陈佳梦,范鑫,国腾飞.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8(03)
[4]基于安全容许速度的雨天公路可变限速方法[J]. 刘建蓓,罗京,郭腾峰. 中国公路学报. 2015(12)
[5]高速公路主要速度控制设施有效性研究[J]. 崔洪军,张志磊,陈辰,赵志强,李海南.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04)
[6]振动减速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控速效果分析[J]. 褚端峰,李浩然,张存保,李顺喜,梅朝辉,熊玉朝,俞韶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06)
[7]可变信息标志选址方法[J]. 徐志,关宏志,严海. 重庆大学学报. 2013(10)
[8]电子执法环境下交通违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蒋贤才,黄科,汪贝,王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08)
[9]山区城市道路减速带控速性能分析[J]. 张银会,刘持林.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11)
[10]冰雪路面公路平曲线路段限速仿真[J]. 李松龄,裴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10)
硕士论文
[1]高等级公路强制控速设施开发研究[D]. 张(韦华).长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33053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云梧高速公路范围示意
19年初云梧公司进行了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的效果评估以及部分路段的改善,因此采集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之前的交通事故数据即从高速公路通车伊始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二是设置之后至2015年末的交通事故数据,即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调查的交通事故数据具体包括:事故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时的天气状况、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事故类型等指标。通过走访云梧公司路政部门及相关交警管理部门,收集到云梧高速公路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相应路段具体的交通事故数据。根据交通事故统计,可以初步得出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的事故发生时间分布、天气分布和交通事故类型分布等。1.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可得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事故发生时间分布以及所有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如下图。(白天时段为6:00-18:00)(a)(b)(c)图2-4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a)、后(b)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及所有交通事故(c)时间分布由图2-4可初步得出,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2.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交通事故发生天气分布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可得单点超速抓拍设置前后事故发生时天气分布以及所有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如下图。72%28%白天夜间85%15%白天夜间80%20%白天夜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车道公路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限速研究[J]. 方超,袁方,宗卫锋,郭内强,郭忠印,李志勇. 公路工程. 2018(04)
[2]多雨地区道路平曲线半径及安全限速设置研究[J]. 张卫华,曹世全,王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04)
[3]基于驾驶员心率变化的山区旅游公路线形安全性研究[J]. 王清洲,陈佳梦,范鑫,国腾飞.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8(03)
[4]基于安全容许速度的雨天公路可变限速方法[J]. 刘建蓓,罗京,郭腾峰. 中国公路学报. 2015(12)
[5]高速公路主要速度控制设施有效性研究[J]. 崔洪军,张志磊,陈辰,赵志强,李海南.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04)
[6]振动减速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控速效果分析[J]. 褚端峰,李浩然,张存保,李顺喜,梅朝辉,熊玉朝,俞韶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06)
[7]可变信息标志选址方法[J]. 徐志,关宏志,严海. 重庆大学学报. 2013(10)
[8]电子执法环境下交通违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蒋贤才,黄科,汪贝,王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3(08)
[9]山区城市道路减速带控速性能分析[J]. 张银会,刘持林.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11)
[10]冰雪路面公路平曲线路段限速仿真[J]. 李松龄,裴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10)
硕士论文
[1]高等级公路强制控速设施开发研究[D]. 张(韦华).长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33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3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