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视觉负荷状态的突变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09:37
  驾驶人的视觉感官承受着实时动态的驾驶负荷,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驾驶人所处的工作状态,可以用驾驶视觉负荷来表征。当视觉负荷处于较低水平时,驾驶工作较为轻松,限制较小,但容易造成疏忽大意;当处于较高水平时,驾驶工作沉重,驾驶人难以集中精力;只有处于适当的视觉负荷范围内时,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对多个参数都采集到视觉信息,这个视觉信息采集的过程是连续的,但从行车安全的角度,视觉信息引起的视觉负荷具有突变性。本文选取合适的山区双车道公路,进行实车实验,然后对用于突变理论的多参数进行筛选确定,同时对驾驶视觉负荷状态进行划分,从而建立起驾驶视觉负荷的多参数突变理论,形成相应的理论应用成果,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1)在人眼视觉感知理论及行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驾驶人样本的视觉心生理指标的分析对比,找出在山区双车道公路行驶环境下,驾驶视觉的动态特征,为本项目提供初步的分析数据基础,并最终确定本文所采用的实验指标。(2)根据突变理论的基本概述,对突变理论的应用方式及领域进行了讨论,并说明突变理论目前面临的应用前景。最后分析了突变理论在驾驶员视觉负荷中应用的可行性,得出驾驶员视觉... 

【文章来源】: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视觉负荷状态的突变性研究


Varioport生理记

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视觉负荷状态的突变性研究


实验

路线图,路线图,路段


第二章基于驾驶人视觉负荷的山区双车道行车实验13半径、大纵坡路段,沿线交通工程设施齐全,绿化资源丰富,路域景观类型多样,具有典型的山区公路特征,实验路段的基本信息如表2.1所示。表2.1实验路段概况指标名称单位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km/h60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极限)m200/150路拱横坡%2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m1500停车视距m75最大纵坡%6最小坡长m150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极限)m2000/14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极限)m1500/1000车道宽度m3.75路基宽度m8.5驾驶人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共选择对实验路段不熟悉的驾驶人共10名,均为男性,矫正视力均在5.0以上,年龄均在25~35岁之间,实验前保持正常的身体状态,最大化消除驾驶人个体差异对实验数据的影响,实验路段如图2-3所示。图2-3实验路段路线图(1)试验前查阅地图,收集相关资料,划分并标记实验路段中不同空间类型的路段,为行车实验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做好基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判别方法[J]. 胡建荣,何磊.  中国公路学报. 2017(10)
[2]基于数码照相机的亮度测量中渐晕系数研究[J]. 陈镜伯,冯平,易斌,龙燕,唐宏.  灯与照明. 2016(03)
[3]基于路面色彩信息的驾驶员视觉心理效应分析[J]. 徐良杰,铁文君,奚少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04)
[4]视觉心理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翟翼畅,杜守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11)
[5]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模型的交通事故检测[J]. 龙琼,胡列格,张谨帆,周昭明.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9)
[6]山区高速公路弯道路段驾驶员视点分布特征研究[J]. 陈芳,周智海,杨运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7]考虑突变理论的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研究[J]. 夏开宗,刘秀敏,陈从新,宋娅芬,欧哲,龙毅.  岩土力学. 2015(02)
[8]驾驶员视觉注意对危险识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孙龙,常若松,高远,马伶.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1)
[9]草原公路直线段路侧景观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影响[J]. 解松芳,朱守林,戚春华,杨锋.  科技导报. 2014(21)
[10]生物科学中的突变理论应用[J]. 马立华,林优兴.  才智. 2013(32)

博士论文
[1]基于突变理论的海上交通风险预测研究[D]. 齐迹.大连海事大学 2014
[2]公路路面警示耦合仿生研究[D]. 赵岩.长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偶发性拥挤下城市道路交通流控制研究[D]. 张多加.西安工业大学 2017
[2]基于突变理论的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判别与预警研究[D]. 贺新光.重庆交通大学 2016
[3]基于突变理论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耦合研究[D]. 孙鑫.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基于燕尾突变的车辆脱轨研究[D]. 刘文辉.西南交通大学 2014
[5]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D]. 赵宏彧.长安大学 2011
[6]城市道路驾驶员注视区域熵率值研究[D]. 高翠翠.长安大学 2010
[7]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对驾驶人生理心理影响研究[D]. 何操.长安大学 2009
[8]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研究[D]. 陈仁友.福建师范大学 2009
[9]基于突变理论的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分析[D]. 丁庆华.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10]基于突变理论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设计[D]. 赵国超.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37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37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