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及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22:29
港口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设计是港口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港口建设的布局、港口的经济效益和船舶锚泊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和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的港口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也日益增大,沿海地区水域的船舶交通更加拥挤,航行船舶也更加大型化和专业化。港口水域的合理分配和科学使用成为港口锚地规划和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和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港区资源承载力研究和计算机技术在港口资源承载力上的应用与国内外现状,提出如今对港口中的资源承载力的深入钻研不足以及计算机在港口资源承载力方面应用较少。2、研究分析了包括港区航道资源承载力、锚地资源承载力、港区码头泊位资源承载力以及相应的预警标准的港区海洋交通资源承载力理论模型,为港口交通规划提供理论支持,有效提升港区的综合服务能力。3、以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作为研究对象,将模型应用于黄骅港区,模型符合黄骅港区航道的实际要求,黄骅港现有资源比较充裕,能够满足每一天到港船舶的抛锚需求。4、利用Python软件构建了黄骅港交通资源承载力系统,发现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误差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得到该...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港口资源承载能力
2.1 港口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2.2 港口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
2.2.2 航道资源承载力模型
2.2.3 锚地资源承载力模型
2.2.4 码头泊位承载力模型
2.2.5 港区交通资源的综合承载力预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骅港资源承载力分析
3.1 黄骅港介绍
3.1.1 黄骅港基本概况
3.1.2 黄骅港锚地自然条件
3.2 黄骅港到港船舶统计
3.2.1 船型分布
3.2.2 船舶吨位分布
3.2.3 月份分布
3.2.4 泊位分布
3.3 航道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3.4 码头泊位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3.5 锚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3.5.1 黄骅港锚地分布
3.5.2 锚地资源承载力数据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骅港资源承载力分析系统计算机实现
4.1 技术简介
4.2 系统基本构想
4.2.1 Python介绍
4.2.2 系统预期效果
4.3 系统需求分析
4.4 系统总体设计
4.4.1 数据收集模块
4.4.2 数据处理模块
4.4.3 图形用户界面
4.5 系统实现与测试
4.5.1 系统主界面
4.5.2 各功能实现
4.5.3 系统数据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ygame的壁球游戏的设计与开发[J]. 杜兰,陈琳琳,黄祎静.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22)
[2]探究C++编程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 吴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08)
[3]金塘岛群港区海洋交通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 刘明.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4)
[4]黄骅附近海域潮汐波浪特征研究[J]. 成晔,郭瑾,冯璐.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5)
[5]基于Python的简单网络爬虫的实现[J]. 戚利娜,刘建东.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7(08)
[6]多模式发展的港口生态承载力演变[J]. 郭子坚,张娇凤,宋向群,王文渊,张祺.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1)
[7]黄骅港煤炭港区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航道导标优化配布设计[J]. 王剑,吕英龙,刘春. 水运管理. 2017(02)
[8]基于系统仿真的港口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J]. 张祺,张娇凤,王文渊,宋向群,郭子坚.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7(01)
[9]城市群综合交通承载力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 齐喆,张贵祥. 生态经济. 2016(04)
[10]基于模拟退火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J]. 张新宇,林俊,郭子坚,陈向. 中国航海. 2016(01)
博士论文
[1]基于随机服务过程的铁路物流服务系统可靠性研究[D]. 石英.中南大学 2011
[2]多线路公交车站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 杨静.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 刘敬贤.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 孙坚.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港口生态承载力复合评价模型研究[D]. 张娇凤.大连理工大学 2016
[3]宁波—舟山核心港区锚地饱和度的研究[D]. 廖克佳.大连海事大学 2015
[4]基于排队论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研究[D]. 曹兴飞.大连海事大学 2015
[5]天津港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瑞.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法的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刘佳斯.大连海事大学 2014
[7]基于排队论的A品牌家电企业售后维修服务系统的优化研究[D]. 高燕.山东大学 2014
[8]基于船舶交通模拟的港口锚位数需求量研究[D]. 张芳亮.大连海事大学 2012
[9]基于排队论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 赵景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基于船舶领域理论的水道通过能力研究[D]. 张保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9600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港口资源承载能力
2.1 港口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2.2 港口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
2.2.2 航道资源承载力模型
2.2.3 锚地资源承载力模型
2.2.4 码头泊位承载力模型
2.2.5 港区交通资源的综合承载力预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骅港资源承载力分析
3.1 黄骅港介绍
3.1.1 黄骅港基本概况
3.1.2 黄骅港锚地自然条件
3.2 黄骅港到港船舶统计
3.2.1 船型分布
3.2.2 船舶吨位分布
3.2.3 月份分布
3.2.4 泊位分布
3.3 航道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3.4 码头泊位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3.5 锚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3.5.1 黄骅港锚地分布
3.5.2 锚地资源承载力数据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骅港资源承载力分析系统计算机实现
4.1 技术简介
4.2 系统基本构想
4.2.1 Python介绍
4.2.2 系统预期效果
4.3 系统需求分析
4.4 系统总体设计
4.4.1 数据收集模块
4.4.2 数据处理模块
4.4.3 图形用户界面
4.5 系统实现与测试
4.5.1 系统主界面
4.5.2 各功能实现
4.5.3 系统数据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ygame的壁球游戏的设计与开发[J]. 杜兰,陈琳琳,黄祎静.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22)
[2]探究C++编程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 吴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08)
[3]金塘岛群港区海洋交通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 刘明.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4)
[4]黄骅附近海域潮汐波浪特征研究[J]. 成晔,郭瑾,冯璐.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5)
[5]基于Python的简单网络爬虫的实现[J]. 戚利娜,刘建东.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7(08)
[6]多模式发展的港口生态承载力演变[J]. 郭子坚,张娇凤,宋向群,王文渊,张祺.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1)
[7]黄骅港煤炭港区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航道导标优化配布设计[J]. 王剑,吕英龙,刘春. 水运管理. 2017(02)
[8]基于系统仿真的港口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J]. 张祺,张娇凤,王文渊,宋向群,郭子坚.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7(01)
[9]城市群综合交通承载力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 齐喆,张贵祥. 生态经济. 2016(04)
[10]基于模拟退火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J]. 张新宇,林俊,郭子坚,陈向. 中国航海. 2016(01)
博士论文
[1]基于随机服务过程的铁路物流服务系统可靠性研究[D]. 石英.中南大学 2011
[2]多线路公交车站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 杨静.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 刘敬贤.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无线传感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 孙坚.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港口生态承载力复合评价模型研究[D]. 张娇凤.大连理工大学 2016
[3]宁波—舟山核心港区锚地饱和度的研究[D]. 廖克佳.大连海事大学 2015
[4]基于排队论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仿真研究[D]. 曹兴飞.大连海事大学 2015
[5]天津港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瑞.中国海洋大学 2014
[6]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法的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刘佳斯.大连海事大学 2014
[7]基于排队论的A品牌家电企业售后维修服务系统的优化研究[D]. 高燕.山东大学 2014
[8]基于船舶交通模拟的港口锚位数需求量研究[D]. 张芳亮.大连海事大学 2012
[9]基于排队论的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及服务水平研究[D]. 赵景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基于船舶领域理论的水道通过能力研究[D]. 张保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9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6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