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墩长桩大跨长联连续梁桥减震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18:16
本文从连续梁桥的震害概述出发,简述了目前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选用包树黄河特大桥的主桥部分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该桥具有矮墩、长桩、大跨、长联的特点,且桥梁所在场区地基液化严重。本文根据不同的基础模拟方式对主桥进行了有限元建模,之后对该桥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并进行了阻尼器参数与阻尼器布置方案的研究。文本主要研究内容为:1、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分别采用线性弹簧和三维梁单元等代法模拟桩基的两种模式建立有限元模型,以考察不同基础刚度以及桩自身动力特性对地震反应的影响。2、通过分析研究在不同的桩基自由长度下,矮墩及基础内力的变化规律。3、结合此桥梁的结构特点,对此桥在非线性时程下阻尼系数C和速度指数α的取值以及阻尼器的布设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线性弹簧和三维梁单元等代法模拟桩基两种模式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桥梁的动力特性影响基本相当。但三维梁单元等代法可以反应出单桩的内力情况。2、对于墩高较矮的桥梁,桥梁整体刚度较大,但是随着桩基自由长度的增加,桥梁开始变柔,同时,其自振周期也开始变长。3、针对此类桥梁,分析研究得出了合...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连续梁桥的主要震害
1.2.1 主梁的损坏
1.2.2 支座的损坏
1.2.3 墩台的损坏
1.2.4 基础的损坏
1.3 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桥梁抗震分析常用方法
2.1 引言
2.2 弹性静力法
2.3 反应谱法
2.3.1 反应谱方法的简述
2.3.2 反应谱的基本概念
2.3.3 反应谱的组合方法
2.4 时程分析法
第3章 桥梁的力学模型建立以及动力特性分析
3.1 工程背景
3.1.1 桥梁概况
3.1.2 场地条件
3.2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基础模拟方法
3.2.1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3.2.2 基础的模拟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动力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桥的反应谱分析
4.1 引言
4.2 反应谱的选择
4.3 地震反应谱的计算结果
4.3.1 模式一的反应谱计算结果
4.3.2 模式二的反应谱计算结果
4.4 对反应谱计算结果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桥时程反应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5.3 流体粘滞阻尼器概述
5.4 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4.1 P1 概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结果
5.4.2 P2 概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结果
5.5 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5.1 阻尼系数C的取值影响
5.5.2 阻尼器速度指数?的取值影响
5.6 基于既定参数的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6.1 P1概率地震作用下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6.2 P2概率地震作用下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6.3 两种概率下墩梁连接装置地震反应
5.6.4 阻尼器三种布置方案的比较结论
5.6.5 地震位移反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J]. 徐鹏举,唐亮,凌贤长,高霞,苏雷,辛全明,张勇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05)
[2]桩-土-桥相互作用对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 李黎,陈元坤,杨金虎,叶志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0(01)
[3]m法在桩基计算应用中的误差分析[J]. 邹娜,王政平. 港工技术. 2009(06)
[4]多跨连续梁桥地震行波效应分析[J]. 张静娟,高大峰,刘伯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9(02)
[5]行波激励下多跨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J]. 王明晔,叶爱君,胡世德. 结构工程师. 2007(04)
[6]多点输入反应谱法的理论研究[J]. 刘先明,叶继红,李爱群. 土木工程学报. 2005(03)
[7]多点激励下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谱方法[J]. 李杰,李建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03)
[8]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 史志利,李忠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04)
[9]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的空间效应[J]. 张亚辉,赵岩,张春宇. 中国铁道科学. 2002(06)
[10]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方法[J]. 肖晓春,林皋,迟世春. 世界地震工程. 2002(04)
博士论文
[1]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 秦泗凤.大连理工大学 2008
[2]多点输入下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和分析方法的研究[D]. 孙建梅.东南大学 2005
[3]斜拉桥及连续梁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D]. 龙晓鸿.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设计参数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D]. 安瑞晶.长安大学 2005
[2]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D]. 李光辉.西南交通大学 2005
[3]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 马文丽.湖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77784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连续梁桥的主要震害
1.2.1 主梁的损坏
1.2.2 支座的损坏
1.2.3 墩台的损坏
1.2.4 基础的损坏
1.3 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桥梁抗震分析常用方法
2.1 引言
2.2 弹性静力法
2.3 反应谱法
2.3.1 反应谱方法的简述
2.3.2 反应谱的基本概念
2.3.3 反应谱的组合方法
2.4 时程分析法
第3章 桥梁的力学模型建立以及动力特性分析
3.1 工程背景
3.1.1 桥梁概况
3.1.2 场地条件
3.2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基础模拟方法
3.2.1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3.2.2 基础的模拟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动力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桥的反应谱分析
4.1 引言
4.2 反应谱的选择
4.3 地震反应谱的计算结果
4.3.1 模式一的反应谱计算结果
4.3.2 模式二的反应谱计算结果
4.4 对反应谱计算结果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桥时程反应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5.3 流体粘滞阻尼器概述
5.4 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4.1 P1 概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结果
5.4.2 P2 概率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结果
5.5 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5.1 阻尼系数C的取值影响
5.5.2 阻尼器速度指数?的取值影响
5.6 基于既定参数的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6.1 P1概率地震作用下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6.2 P2概率地震作用下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5.6.3 两种概率下墩梁连接装置地震反应
5.6.4 阻尼器三种布置方案的比较结论
5.6.5 地震位移反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J]. 徐鹏举,唐亮,凌贤长,高霞,苏雷,辛全明,张勇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05)
[2]桩-土-桥相互作用对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 李黎,陈元坤,杨金虎,叶志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0(01)
[3]m法在桩基计算应用中的误差分析[J]. 邹娜,王政平. 港工技术. 2009(06)
[4]多跨连续梁桥地震行波效应分析[J]. 张静娟,高大峰,刘伯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9(02)
[5]行波激励下多跨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J]. 王明晔,叶爱君,胡世德. 结构工程师. 2007(04)
[6]多点输入反应谱法的理论研究[J]. 刘先明,叶继红,李爱群. 土木工程学报. 2005(03)
[7]多点激励下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谱方法[J]. 李杰,李建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03)
[8]随机地震动场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 史志利,李忠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04)
[9]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的空间效应[J]. 张亚辉,赵岩,张春宇. 中国铁道科学. 2002(06)
[10]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方法[J]. 肖晓春,林皋,迟世春. 世界地震工程. 2002(04)
博士论文
[1]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 秦泗凤.大连理工大学 2008
[2]多点输入下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和分析方法的研究[D]. 孙建梅.东南大学 2005
[3]斜拉桥及连续梁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D]. 龙晓鸿.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设计参数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影响分析[D]. 安瑞晶.长安大学 2005
[2]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D]. 李光辉.西南交通大学 2005
[3]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 马文丽.湖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77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17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