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干线道路全透水沥青路面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12:33
  目前,我国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解决水文循环问题。内涝现象造成城市交通瘫痪,雨水长时间内积存在地表,严重影响城市居民出行。对此,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其中,透水沥青路面作为城市透水性铺装,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和抗滑性能,能够有效的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和可视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是“海绵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道路技术应用手段。本文在多指标体系下,针对全透水沥青路面的路面材料参数指标验证、结构组合设计以及透水性能验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基础,采用四种沥青混合料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表面层采用OGFC-13和PAC-13;柔性基层采用ATPB-25和LSPM-25。对四种透水类型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各类的最佳油石比。在多指标体系下,对材料设计参数指标进行验证。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三种路用性能和渗水性能的参数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各参数指标对透水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设计。结合工程路段交通荷载条件和降雨条件,对路面结构各层位厚...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干线道路全透水沥青路面优化设计研究


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宣城,空间结构,示意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1第2章交通荷载和环境参数调查与分析2.1引言本文依托宣城市宛陵路东延段道路建设工程,该工程起于宛溪北路,止于南漪湖大道,全长约5.25km。宣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位于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和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宣城经济社会需稳定发展,城市机动化飞速发展,2016年新注册5.6万辆汽车,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26.4万辆,增长26.3%,导致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带型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给城市东西向交通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根据《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宣城市致力于建设皖苏浙省交汇区域中心城市,聚力将宣城打造成“现代产业之城、综合枢纽之城、文化生态之城、平安幸福之城”,规划形成“双城双片、双源双廊”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如图2-1所示。更为关键的是,在2016年,出现了罕见的洪涝灾害,使得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城市道路网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东西方向的通道建设,为飞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提供充足的交通通道,满足交通出行需求。推动城区东西片区功能与空间整合,同时引导沿线土地功能的调整与开发,带动沿线区域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对宣城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和引导。图2-1宣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交叉口,大道,流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22.2公路现状分析及交通量预测2.2.1公路现状宛陵路东延段道路建设工程西起宛溪路,东至南漪湖大道,全长约5250米。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为新建工程。工程路段目前西段所连接的路网基本已经成型,而东端连接的东部片区内路网尚不完善,存在大量的在建或待建道路。因此,宛陵路东延段道路建设工程的建成,将打通中心城区东部主通道,紧密联系中部主城与东部片区,是城市东西向发展的重要通道。对目前工程路段沿线各交叉口交通量进行了实际调查,调查结果见图2-2~图2-4。图2-2南漪湖大道-宛陵东路交叉口流量示意图(pcu/h)图2-3昭亭北路-水阳江北大道交叉口流量示意图(pcu/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形成蓄水对彩色透水沥青路面性能影响的研究[J]. 李颖.  上海公路. 2019(02)
[2]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郭韦韦.  山东交通科技. 2019(03)
[3]海绵城市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J]. 郑木莲,高骞,邓朝显,梁行行,姬国强,马越,马笑,马强.  路基工程. 2019(01)
[4]近十年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评述与展望[J]. 戴妍娇,焦胜,丁国胜,沈瑶.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8)
[5]透水沥青路面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J]. 吴梁,唐建超,尚成厂.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8(08)
[6]透水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 钱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5)
[7]HVA高黏透水沥青路面技术的试验研究[J]. 赵济平.  市政技术. 2018(02)
[8]彩色透水沥青路面在市政工程维修中的应用[J]. 赵馨鑫,张烨.  华东公路. 2018(01)
[9]基于单轴贯入试验的AC-20级配优化[J]. 高振鑫,李强,蒋应军,刘根昌.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4)
[10]“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三要素研究进展[J]. 常青,刘晓文,孙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透水沥青路面材料和结构的组成设计与功能评价[D]. 蒋玮.长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滨海旅游公路设计理念研究[D]. 肖宁.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透水沥青路面设计研究[D]. 刘文利.河南大学 2018
[3]全结构透水沥青路面渗透与储水效能研究[D]. 尹硕.东南大学 2018
[4]城市道路透水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提升研究[D]. 刘博文.东南大学 2018
[5]全透水人行道路面渗透性能及力学特性研究[D]. 虞萍萍.浙江大学 2017
[6]生态型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 同卫刚.长安大学 2015
[7]大空隙透水沥青路面路用特性研究[D]. 刘羽.长安大学 2014
[8]城市道路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 余丽.湖南大学 2013
[9]道路基层材料力学及排水性能试验研究[D]. 胡焌.长沙理工大学 2013
[10]城市透水铺装材料与结构设计研究[D]. 赵亮.长安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4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54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