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货港口汽车集疏运运力匹配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15:00
港口在国家或地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作为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同时也承担着作为运输枢纽和贸易中心的重大责任。由此可见港口物流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如何发挥提高港口在水陆交通运输中枢纽能力,提高物流效率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与质量、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作为港口物流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集疏运流程是本文的关键研究对象。长期以来由于港口货运市场信息不透明,货主和运输公司的货物资源和运力资源缺乏有效统筹,造成物流成本增加,社会资源严重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港口汽车集疏运向集约高效发展的进程。港口作为大量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聚集点,构建运力匹配系统对货物运输需求和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货主和运输公司提供最优的物流服务方案,提高港口汽车集疏运运作效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港口汽车集疏运业务切入,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论证构建运力匹配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充分考虑匹配主体即货主和运输公司需求的基础上,将双边匹配理论和信任理论应用于港口运力匹配问题中。通过分析运力匹配问题的特点和类型,提炼出影响匹配决策的指标,并设计了匹配框架和研...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广州港汽车提货业务流程图??Figure3-1?Business?flow?chart?of?truck?pick-up?in?Guangzhou?Port??17??
图3-2广州港运输车队运营车辆数量分布图??Figure3-2?Distribution?of?vehicles?operated?by?transport?fleet?in?Guangzhou?Port??从图3-2可以看出,由于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受规模、资质、地域等条??件限制,经过多年的无序发展,从事广州港汽车集疏运的运输公司不仅经营分散,??而且规模普遍偏小。运输公司对货主企业的依赖程度高,货主的货物运输需求是??物流供应商的最初业务来源。但由于缺乏信息渠道,运输公司有可能面临无货可??运、车源闲置的情况。??不同于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有序性和规模性,散杂货运输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约束机制,因此物流行业呈现出市场价格混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运力资源浪费严重、竞争无序等问题。尤其是当运输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将暴露出散杂货运输公司经营效益差、管理松散等问题。此时的运输公司为了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很可能会进入到无秩序且恶性的竞争当中,散杂货运输??市场价格体系以及服务质量也会由此失去平衡
.2.2运力匹配系统需求分析??散杂货港口汽车集疏运运力匹配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整合港口物流信??资源,减少港口物流信息的不对称性,为货主与运输公司提供合理的匹配方案。??过使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子化报价与智能匹配,最终促成物流交易和资??交付。??运力匹配系统的设计要以参与方的需求为起点,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港口以及物流运输的供求两端,货主和运输公司。货主方??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运输公司是否能提供足够运力,运输公司提供的服务是否??质可信,运输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物能否按时到达等;而运输公司方面主要考虑的因素则有.?货主是否能按时运输费用,货物类型、服务港口、货主仓库地址是否在其运营范围内,能否通??运力匹配系统减少货源的搜集成本和运输成本等。??为实现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建设目标,满足各方参与主体的物流服务交易需求,??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具体流程如图3-3所示。???确认付款?n?I?转账付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货物与运力撮合算法研究[J]. 陈德军,王盼,隋建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7(02)
[2]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车货供需匹配方法研究[J]. 牟向伟,陈燕,高书娟,姚思雨. 中国管理科学. 2016(12)
[3]上下文属性感知的电子商务信任模型[J]. 刘义春,梁英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6(08)
[4]基于信任模型的商品配送承运商选择评价[J]. 刘奇燕,李林玲. 中国流通经济. 2015(10)
[5]C2C电子商务中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估模型[J]. 王超,仲红,石润华,陆小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17)
[6]一种融合项目特征和移动用户信任关系的推荐算法[J]. 胡勋,孟祥武,张玉洁,史艳翠. 软件学报. 2014(08)
[7]公路物流智能配载的研究和装载算法设计[J]. 蓝启明,张东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33)
[8]一种具有序值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J]. 乐琦,樊治平. 系统工程学报. 2012(02)
[9]基于声誉的多维度信任计算算法[J]. 甘早斌,丁倩,李开,肖国强. 软件学报. 2011(10)
[10]烟台港货物集疏运系统对策研究[J]. 王丽慧,周强,颜炳莅. 交通企业管理. 2011(07)
博士论文
[1]大数据环境下港口干散货提货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D]. 崔维平.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供应链企业信任评估与可信服务组合方法研究[D]. 牛景春.燕山大学 2016
[3]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研究[D]. 陈希.东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物流信息平台的信用技术保障体系研究[D]. 苏小根.广西大学 2017
[2]基于信息公理的物流服务供需匹配决策方法研究[D]. 刘吉祥.大连理工大学 2017
[3]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港口—腹地”联动物流优化[D]. 潘扬华.广东工业大学 2017
[4]考虑交易方偏好的车货供需匹配模型研究[D]. 吴广盛.南京大学 2017
[5]配载型物流信息平台信任机制构建研究[D]. 周磊.长安大学 2017
[6]天津港引入传化公路港物流模式的研究[D]. 王翊东.大连海事大学 2017
[7]面向JIT的港口集装箱拼箱货物配送问题研究[D]. 韩镜潭.吉林大学 2016
[8]港口公路集疏运服务交易平台模式案例研究[D]. 范守猛.华中科技大学 2016
[9]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车货匹配排序及诚信激励机制研究[D]. 熊宜强.清华大学 2015
[10]4PL环境下基于Multi-Agent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D]. 杨福藤.暨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4539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广州港汽车提货业务流程图??Figure3-1?Business?flow?chart?of?truck?pick-up?in?Guangzhou?Port??17??
图3-2广州港运输车队运营车辆数量分布图??Figure3-2?Distribution?of?vehicles?operated?by?transport?fleet?in?Guangzhou?Port??从图3-2可以看出,由于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受规模、资质、地域等条??件限制,经过多年的无序发展,从事广州港汽车集疏运的运输公司不仅经营分散,??而且规模普遍偏小。运输公司对货主企业的依赖程度高,货主的货物运输需求是??物流供应商的最初业务来源。但由于缺乏信息渠道,运输公司有可能面临无货可??运、车源闲置的情况。??不同于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有序性和规模性,散杂货运输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约束机制,因此物流行业呈现出市场价格混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运力资源浪费严重、竞争无序等问题。尤其是当运输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将暴露出散杂货运输公司经营效益差、管理松散等问题。此时的运输公司为了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很可能会进入到无秩序且恶性的竞争当中,散杂货运输??市场价格体系以及服务质量也会由此失去平衡
.2.2运力匹配系统需求分析??散杂货港口汽车集疏运运力匹配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整合港口物流信??资源,减少港口物流信息的不对称性,为货主与运输公司提供合理的匹配方案。??过使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子化报价与智能匹配,最终促成物流交易和资??交付。??运力匹配系统的设计要以参与方的需求为起点,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港口以及物流运输的供求两端,货主和运输公司。货主方??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运输公司是否能提供足够运力,运输公司提供的服务是否??质可信,运输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安全能否得到保证,物能否按时到达等;而运输公司方面主要考虑的因素则有.?货主是否能按时运输费用,货物类型、服务港口、货主仓库地址是否在其运营范围内,能否通??运力匹配系统减少货源的搜集成本和运输成本等。??为实现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建设目标,满足各方参与主体的物流服务交易需求,??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具体流程如图3-3所示。???确认付款?n?I?转账付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货物与运力撮合算法研究[J]. 陈德军,王盼,隋建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7(02)
[2]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车货供需匹配方法研究[J]. 牟向伟,陈燕,高书娟,姚思雨. 中国管理科学. 2016(12)
[3]上下文属性感知的电子商务信任模型[J]. 刘义春,梁英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6(08)
[4]基于信任模型的商品配送承运商选择评价[J]. 刘奇燕,李林玲. 中国流通经济. 2015(10)
[5]C2C电子商务中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估模型[J]. 王超,仲红,石润华,陆小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17)
[6]一种融合项目特征和移动用户信任关系的推荐算法[J]. 胡勋,孟祥武,张玉洁,史艳翠. 软件学报. 2014(08)
[7]公路物流智能配载的研究和装载算法设计[J]. 蓝启明,张东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33)
[8]一种具有序值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J]. 乐琦,樊治平. 系统工程学报. 2012(02)
[9]基于声誉的多维度信任计算算法[J]. 甘早斌,丁倩,李开,肖国强. 软件学报. 2011(10)
[10]烟台港货物集疏运系统对策研究[J]. 王丽慧,周强,颜炳莅. 交通企业管理. 2011(07)
博士论文
[1]大数据环境下港口干散货提货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D]. 崔维平.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供应链企业信任评估与可信服务组合方法研究[D]. 牛景春.燕山大学 2016
[3]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研究[D]. 陈希.东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物流信息平台的信用技术保障体系研究[D]. 苏小根.广西大学 2017
[2]基于信息公理的物流服务供需匹配决策方法研究[D]. 刘吉祥.大连理工大学 2017
[3]基于物联网的动态“港口—腹地”联动物流优化[D]. 潘扬华.广东工业大学 2017
[4]考虑交易方偏好的车货供需匹配模型研究[D]. 吴广盛.南京大学 2017
[5]配载型物流信息平台信任机制构建研究[D]. 周磊.长安大学 2017
[6]天津港引入传化公路港物流模式的研究[D]. 王翊东.大连海事大学 2017
[7]面向JIT的港口集装箱拼箱货物配送问题研究[D]. 韩镜潭.吉林大学 2016
[8]港口公路集疏运服务交易平台模式案例研究[D]. 范守猛.华中科技大学 2016
[9]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车货匹配排序及诚信激励机制研究[D]. 熊宜强.清华大学 2015
[10]4PL环境下基于Multi-Agent的信任评价模型研究[D]. 杨福藤.暨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54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5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