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非对称叠合/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及过程参数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17:51
  大跨非对称叠合/混合梁斜拉桥的成桥线形和内力状态与其施工过程息息相关。以某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从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出发,针对施工控制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非对称叠合/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施工过程随机多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施工过程参数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合理施工状态的研究。根据施工控制和合理施工状态的要求,在叠合梁主梁传统施工方法基础上拟定六种能加快施工速度的优化施工方法,运用正装迭代法求解这六种施工方法的合理施工状态。运用有限元软件NLABS建立模型计算分析,并对比成桥索力、成桥线形、成桥内力、施工过程应力及锚头拉索拔出量。根据分析结果拟定两种最优施工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确认它们的成桥索力、成桥线形、成桥内力均和传统施工方法计算结果相近,斜拉索锚头拉索拔出量均能满足整体张拉的要求,同时两种最优施工方法相对传统施工方法每一标准梁段平均施工时间更短,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可以看出:两种最优施工方法均可以同时满足主梁施工效率、结构受力安全性和斜拉索张拉可行性、均匀性、安全性。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最优施工方法,开展非对称叠合/混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随机多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采用...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跨非对称叠合/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及过程参数识别研究


大桥效果图

技术路线图,施工状态,混合梁斜拉桥,大跨


量{x2},则下一轮张拉索力为{T3}={T2}+{x2} 重复以上过程,直至达到收敛的标准为止。 研究思路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 2-1 所示,合理施工状态确定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工. 了解实际施工情况,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确定出主梁施工关注的重点;. 根据主梁施工的重点,以及对本桥主梁施工方法的探索,参考其他斜拉验,拟定出优化的主梁施工方法;. 根据已经确定的成桥线形、成桥索力、钢主梁制造线形等条件,运用正算各施工方法的合理施工状态;. 针对提出的主梁施工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 NLABS 进行计算;. 根据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各主梁施工方法的优劣进行评判,最后确梁施工效率、结构受力安全性以及斜拉索张拉可行性、均匀性、安全性的主,以此确定出合理施工状态。

全桥,有限元模型,索力


图 2-9 全桥有限元模型2.3.2 成桥索力斜拉索编号如图 2-9 所示,从索塔附近到跨中逐渐增大,BN1 至 BN21 代表北岸边跨 1 至 21 号索,ZN1 至 ZN21 代表北岸中跨 1 至 21 号索,ZS1 至 ZS20 代表南岸中跨 1 至 20 号索,BS1 至 BS20 代表南岸边跨 1 至 20 号索。经过计算,各方案成桥索力对比如图 2-10 和图 2-11 所示,具体值详见表 2-4,各方案成桥索力与方案一成桥索力比值如图 2-12 和图 2-13 所示,各方案与方案一成桥索力差值比例详见表 2-5,各方案差值比例最大值在表中加粗表示。里程(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响应面法的斜拉桥施工过程参数识别[J]. 蒋超,许红胜,颜东煌,王晟.  公路与汽运. 2018(03)
[2]六广河特大桥施工过程张拉索力优化分析[J]. 位东升,彭旭民,陶路,尹光顺.  桥梁建设. 2017(06)
[3]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 杨洪福.  交通科技. 2017(06)
[4]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 冯仲仁,施孝基,陈百奔.  世界桥梁. 2017(06)
[5]组合梁斜拉桥多节段连续吊装施工技术研究[J]. 齐铁东,张进,杨智勇.  公路. 2017(11)
[6]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主梁架设施工方案可行性研究[J]. 陈谊.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4)
[7]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J]. 肖雄,黄志霜.  四川建筑. 2016(05)
[8]某斜拉桥施工工序对下横梁应力影响探究[J]. 袁文圣,王超.  四川建材. 2016(06)
[9]大跨径曲线矮塔斜拉桥参数敏感性分析[J]. 徐佰顺,钱永久,李豹,刘国钦,马明.  世界桥梁. 2016(05)
[10]叠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桥面板滞后浇筑湿接缝的工序研究[J]. 胡俊,曾一峰,贾俊峰.  铁道建筑. 2016(04)

博士论文
[1]基于影响矩阵的大跨桥梁合理成桥状态与施工控制研究[D]. 杨俊.武汉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大跨度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计算分析[D]. 金山.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高速铁路斜拉桥钢—混叠合箱梁受力特性及节段模型试验研究[D]. 朱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D]. 陈新.西南交通大学 2018
[4]大跨度装配式钢混组合斜拉桥施工关键工序研究[D]. 赵云鹏.重庆交通大学 2017
[5]非设计条件下混合梁斜拉桥的合龙技术研究[D]. 李刚.重庆交通大学 2017
[6]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何锦权.华南理工大学 2017
[7]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 焦晖.长安大学 2017
[8]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主梁标高预测和参数识别[D]. 刘胜重.华南理工大学 2017
[9]混合梁斜拉桥自适应无应力构形控制方法研究[D]. 李亚陵.长沙理工大学 2017
[10]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参数识别及敏感性分析[D]. 蒋超.长沙理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86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86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