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断面的三维地质建模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2:09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交通建设领域已经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基础建设领域的控制性工程,在建设复杂性不断加大的同时对施工期的开挖和运营期的维护等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隧道工程中,地质构造复杂,地质信息众多,面对大量的传统二维图件资料,普通的地质工作者以及隧道设计和施工人员很难全面、准确、直接的了解隧道周围的整体地质情况,难免为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困难与失误。因此,传统的二维工程地质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三维地质建模及隧道模型的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三维地质建模就是以各种原始地质数据为基础,建立能够反映地质体构造形态、构造关系及地质体内部属性变化规律的数字化模型,通过适当的可视化方式,能够展现虚拟的真实地质环境。基于此,论文首先对三维地质建模的整体流程和基于断面轮廓线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目前几种常用局部优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断面轮廓线形式下的归一化重构三维地质体表面模型的方法;通过地质体相同属性地层区块单元之间的连接算法建立了模型中所有几何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其次,论文对隧道开挖建模算法进行了深入...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断面的三维地质建模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边界条件下的三角构网

示意图,相邻隧道,断面,示意图


相邻隧道断面连接示意图

界面图,可视化系统,建模,界面


三维隧道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运行界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地城市地质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J]. 明镜,向泽君.  城市勘测. 2015(05)
[2]一种新的轮廓线三维地质表面重建方法[J]. 杨洋,潘懋,吴耕宇,孙颖,李魁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3)
[3]饱水土质隧洞变形特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曲星,李宁,陈永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S1)
[4]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J]. 李青元,张丽云,魏占营,孙黎明.  地质学刊. 2013(04)
[5]虚拟现实技术在隧道开挖工程中的应用[J]. 黄地龙,邓飞,唐云.  计算机科学. 2013(S1)
[6]3-D Geological Modeling-Concept,Methods and Key Techniques[J]. PAN Mao,LI Zhaoliang,GAO Zhongbo,YANG Yang,WU Gengy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4)
[7]基于GOCAD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J]. 张燕飞,朱杰勇,张威.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8]基于参数化技术的隧道三维建模方法[J]. 吕希奎,周小平,张学军,周亮.  工程图学学报. 2011(02)
[9]地质实体模型的三维交互与分析技术研究[J]. 朱良峰,任开蕾,潘信,何铮.  岩土力学. 2007(09)
[10]基于剖面的面体混合三维地质建模研究[J]. 马洪滨,郭甲腾.  金属矿山. 2007(07)

博士论文
[1]弹性波阻抗反演约束的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 潘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基于数码成像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系统研究[D]. 冷彪.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地质空间三维动态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 何珍文.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地矿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相关算法研究[D]. 程朋根.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的隧道开挖面可视化识别技术[D]. 朱鹔鹴.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剖面的三维复杂地质体建模技术研究[D]. 李陈.成都理工大学 2018
[3]基于钻孔数据的工程地质建模及可视化[D]. 王永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
[4]基于OSG三维地质建模交互软件关键技术的研究[D]. 陈鹏.成都理工大学 2016
[5]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算法研究[D]. 张春明.东北大学 2011
[6]基于Minex软件的露天煤矿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 孙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
[7]铁路隧道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研究[D]. 李敏.成都理工大学 2009
[8]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 李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08
[9]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D]. 李响.合肥工业大学 2008
[10]基于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实现方法研究[D]. 党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6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66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e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