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7 10:24
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是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副产物,产量约占原煤量30%。随着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DCLR的产量越来越大,其处置与利用问题亟需解决。根据DCLR的材料特性,DCLR具有开发成沥青抗车辙剂的潜质。因此,本文以研究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变形特性、提出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为基础,对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做出评价。首先,本文对4种沥青混合料(复合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K-90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变温变压室内车辙试验发现,4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排序为:复合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K-90沥青混合料。利用方差分析发现,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要大于荷载变化。通过三轴重复荷载试验发现,流动数、非线性拟合指数分别与温度和荷载呈负相关与正相关,说明流动数和非线性拟合指数均能反映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但在重载高温(1.0 Mpa、65℃...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2.1 原材料性能2.1.1 DCLR 性能DCLR呈黑色粉末状,取自中国神华集团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生产线,见图2-1,其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剂,故需要测试 DCLR 的基本性能,本试验主要测定了DCLR 的表观密度、密度、含水量、软化点等技术指标,同时对 DCLR 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2-1。2.1.2 改性剂性能本文使用改性剂有 SBS 和橡胶粉,其性能试验结果见表 2-2 及表 2-3,实物见图 2-2和 2-3。
F琢冬2SBSSB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旧料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分析[J]. 李达.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2]多聚磷酸及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J]. 周育名,魏建国,时松,高建平,段筱娟,程毅.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3]基于煤直接液化残渣路面应用研究进展[J]. 刘丘林,冯雷.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7(09)
[4]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视角[J]. 岳立,杨帆. 经济问题. 2016(10)
[5]低碳转型趋势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J]. 方德斌,董炜,余谦. 技术经济. 2016(07)
[6]煤直接液化残渣对沥青胶浆黏弹性能的影响[J]. 季节,石越峰,索智,姚辉,徐世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04)
[7]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病害发展机理及对路面塌陷的影响[J]. 陶连金,袁松,安军海.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3)
[8]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率居世界首位[J]. 天工. 天然气工业. 2014(07)
[9]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J]. 金倬伊. 广州化工. 2014(03)
[10]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层荷载疲劳损伤特性及开裂机理[J]. 李盛,刘朝晖,李宇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博士论文
[1]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下路面结构动力学研究[D]. 李皓玉.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潘跃飞.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随机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结构及路基动力响应研究[D]. 王晅.中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及其胶浆的性能研究[D]. 赵永尚.北京建筑大学 2015
[2]煤直接液化残渣性质及应用的探索性研究[D]. 范芸珠.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 朱磊.重庆交通大学 2010
[4]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试验研究[D]. 路明周.兰州理工大学 2008
[5]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结构特性的探讨[D]. 谷小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5
本文编号:3398529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2.1 原材料性能2.1.1 DCLR 性能DCLR呈黑色粉末状,取自中国神华集团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生产线,见图2-1,其作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剂,故需要测试 DCLR 的基本性能,本试验主要测定了DCLR 的表观密度、密度、含水量、软化点等技术指标,同时对 DCLR 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2-1。2.1.2 改性剂性能本文使用改性剂有 SBS 和橡胶粉,其性能试验结果见表 2-2 及表 2-3,实物见图 2-2和 2-3。
F琢冬2SBSSB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旧料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分析[J]. 李达.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2]多聚磷酸及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J]. 周育名,魏建国,时松,高建平,段筱娟,程毅.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3]基于煤直接液化残渣路面应用研究进展[J]. 刘丘林,冯雷.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7(09)
[4]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费模式的视角[J]. 岳立,杨帆. 经济问题. 2016(10)
[5]低碳转型趋势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J]. 方德斌,董炜,余谦. 技术经济. 2016(07)
[6]煤直接液化残渣对沥青胶浆黏弹性能的影响[J]. 季节,石越峰,索智,姚辉,徐世法.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04)
[7]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病害发展机理及对路面塌陷的影响[J]. 陶连金,袁松,安军海.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3)
[8]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率居世界首位[J]. 天工. 天然气工业. 2014(07)
[9]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J]. 金倬伊. 广州化工. 2014(03)
[10]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层荷载疲劳损伤特性及开裂机理[J]. 李盛,刘朝晖,李宇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9)
博士论文
[1]车辆与路面相互作用下路面结构动力学研究[D]. 李皓玉.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潘跃飞.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随机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结构及路基动力响应研究[D]. 王晅.中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及其胶浆的性能研究[D]. 赵永尚.北京建筑大学 2015
[2]煤直接液化残渣性质及应用的探索性研究[D]. 范芸珠.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 朱磊.重庆交通大学 2010
[4]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试验研究[D]. 路明周.兰州理工大学 2008
[5]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结构特性的探讨[D]. 谷小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5
本文编号:3398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9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