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6 22:16
老挝公路旅客运输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政府一直重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管理机制比较落后的运输市场中,依然是广大旅客出行主要选择的运输方式。磨万铁路的修建对公路运输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铁路的开通会使得长途出行的旅客偏向于铁路运输,从长途客运市场中分担了一部分客流,同时,换乘客流量的增加,也为公路客运开拓了新的运输市场。在此背景下,公路企业必须要调整发展策略,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铁路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本文根据磨万铁路修建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现场调研,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然后对旅客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求解。针对目前老挝公路客运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战略分析,探讨了两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了老挝国内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公铁博弈下公路客运的发展趋势,为下文旅客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求解提供依据。(2)分析了公路客运与铁路运输服务属性以及旅客出行主要影响因素,由于不同运输方式特性差异,出行者主要考虑出行的便捷性、出行费用和时间特性,选取Logit模型进行客流分担率...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技术路线图
中-老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8-2老挝公路客运与磨万铁路发展及对比分析2.1公路客运发展概述2.1.1公路运输发展现状老挝是在1975年完成独立,建国以来,运输部门非常重视国内运输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公路运输,一直是政府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国内公路运营里程也不断增长,到2018年,老挝公路的总长度增加到47491公里。在40多年增加4.1倍[39]。具体公路里程如图2.1所示。图2.1老挝全国历年公路里程从图2.1可以看出,公路运输虽然得到了发展,并有增长的趋势,但是发展速度很慢,还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限制,政府投资力度孝公路社会融资政策得不到落实、公路企业管理手段低下等原因是造成上述问题得不到改善。为了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运输市场有序运行,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基础建设投入。国家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农业和商业多方面发展,为货物运输提供便捷服务,提升货物商品运输效率。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如表2.1所示。
中-老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16-3旅客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研究3.1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影响旅客出行选择的因素较多,如出行目的、供给属性、需求影响、外部因素等,总体概括为三方面:旅客主观属性、运输方式特性、出行客观特性,各类因素包含的具体特性如图3.1所示。图3.1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图3.1可知,旅客出行主观属性受到年龄、性别、收入和运输方式偏好等因素影响,运输方式特征主要包括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购票成功率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出行目的、距离、时间和费用构成了出行客观特性。3.2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3.2.1非集计模型理论目前,广大学者在研究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主要分为两种:集计方法和非集计方法[44]。集计方法主要是针对群体行为的研究,通过对群体出行选择方式进行统计、分类,然后定义不同的参数对其标定,通过求解平均值的方法,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进行归纳总结。集计方法在求解问题时由于构建的模型过于单一,工作量较小,所以适用于初期出行客流量较少的情况,此方法对个体特征考虑不全,由于不同运输方式的差异性,旅客出行考虑因素比较复杂,出行目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复杂问题的求解上难以发挥自身优势。与此相反,非集计方法主要是以个体出行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目的,同时考虑个体多样化出行特性。以此为依据,建立求解模型,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计算不同运输方式引导下的客流分担,其基本假设如下:(1)假设建立的求解数学模型为离散选择模型,出行者为系统最基础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渝通道客运市场竞争博弈分析[J]. 林佳妮.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05)
[2]公路客运与高速铁路客运竞争中经济运距的探讨[J]. 王博文,张健,王远.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1)
[3]高铁快速发展下道路客运的竞合策略[J]. 蔡晨光,郭钰,李宝国. 山西交通科技. 2010(05)
[4]高铁时代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策略分析[J]. 解晓玲. 交通企业管理. 2010(05)
[5]京津城际动车组对旅客出行方式影响分析[J]. 李滨汀,陈子君,王英.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0(02)
[6]基于Logit模型的客运专线旅客选择行为分析[J]. 王爽,赵鹏. 铁道学报. 2009(03)
[7]公路客运应对城际列车竞争的策略[J]. 韩彪,赵宜. 物流技术. 2009(05)
[8]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模式探讨[J]. 胡军红,李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9]成渝两地高速公路客运经营策略研究[J]. 唐热情,黄伟宏,郭良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10]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J]. 邹海波,吴群琪.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老挝公路发展对策研究[D]. 金龙.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中—老铁路主要技术方案比选研究[D]. 马云.兰州交通大学 2016
[3]广西高铁运营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覃仕欢.广西大学 2013
[4]老挝公路运输发展模式研究[D]. 柯吴达(KEOOUDONE SOULIYA).中南大学 2013
[5]基于博弈论的客运通道市场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 周灵.西南交通大学 2012
[6]运输通道客运分担率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 王江涛.西南交通大学 2011
[7]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分担博弈模型研究[D]. 郭春江.北京交通大学 2010
[8]高速通道客流分担率及公路客运应对举措研究[D]. 杨延海.大连海事大学 2009
[9]基于关中城市群客运市场分析的公路客运竞争策略研究[D]. 范文彬.长安大学 2009
[10]高速铁路快速背景下的高速公路客运应对策略研究[D]. 唐科.西南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20843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技术路线图
中-老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8-2老挝公路客运与磨万铁路发展及对比分析2.1公路客运发展概述2.1.1公路运输发展现状老挝是在1975年完成独立,建国以来,运输部门非常重视国内运输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公路运输,一直是政府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国内公路运营里程也不断增长,到2018年,老挝公路的总长度增加到47491公里。在40多年增加4.1倍[39]。具体公路里程如图2.1所示。图2.1老挝全国历年公路里程从图2.1可以看出,公路运输虽然得到了发展,并有增长的趋势,但是发展速度很慢,还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限制,政府投资力度孝公路社会融资政策得不到落实、公路企业管理手段低下等原因是造成上述问题得不到改善。为了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运输市场有序运行,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基础建设投入。国家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农业和商业多方面发展,为货物运输提供便捷服务,提升货物商品运输效率。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如表2.1所示。
中-老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16-3旅客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研究3.1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影响旅客出行选择的因素较多,如出行目的、供给属性、需求影响、外部因素等,总体概括为三方面:旅客主观属性、运输方式特性、出行客观特性,各类因素包含的具体特性如图3.1所示。图3.1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由图3.1可知,旅客出行主观属性受到年龄、性别、收入和运输方式偏好等因素影响,运输方式特征主要包括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购票成功率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出行目的、距离、时间和费用构成了出行客观特性。3.2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3.2.1非集计模型理论目前,广大学者在研究旅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主要分为两种:集计方法和非集计方法[44]。集计方法主要是针对群体行为的研究,通过对群体出行选择方式进行统计、分类,然后定义不同的参数对其标定,通过求解平均值的方法,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进行归纳总结。集计方法在求解问题时由于构建的模型过于单一,工作量较小,所以适用于初期出行客流量较少的情况,此方法对个体特征考虑不全,由于不同运输方式的差异性,旅客出行考虑因素比较复杂,出行目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复杂问题的求解上难以发挥自身优势。与此相反,非集计方法主要是以个体出行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目的,同时考虑个体多样化出行特性。以此为依据,建立求解模型,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计算不同运输方式引导下的客流分担,其基本假设如下:(1)假设建立的求解数学模型为离散选择模型,出行者为系统最基础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渝通道客运市场竞争博弈分析[J]. 林佳妮.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3(05)
[2]公路客运与高速铁路客运竞争中经济运距的探讨[J]. 王博文,张健,王远.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1)
[3]高铁快速发展下道路客运的竞合策略[J]. 蔡晨光,郭钰,李宝国. 山西交通科技. 2010(05)
[4]高铁时代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策略分析[J]. 解晓玲. 交通企业管理. 2010(05)
[5]京津城际动车组对旅客出行方式影响分析[J]. 李滨汀,陈子君,王英.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0(02)
[6]基于Logit模型的客运专线旅客选择行为分析[J]. 王爽,赵鹏. 铁道学报. 2009(03)
[7]公路客运应对城际列车竞争的策略[J]. 韩彪,赵宜. 物流技术. 2009(05)
[8]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模式探讨[J]. 胡军红,李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9]成渝两地高速公路客运经营策略研究[J]. 唐热情,黄伟宏,郭良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10]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J]. 邹海波,吴群琪.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 朱建军.东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老挝公路发展对策研究[D]. 金龙.昆明理工大学 2017
[2]中—老铁路主要技术方案比选研究[D]. 马云.兰州交通大学 2016
[3]广西高铁运营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覃仕欢.广西大学 2013
[4]老挝公路运输发展模式研究[D]. 柯吴达(KEOOUDONE SOULIYA).中南大学 2013
[5]基于博弈论的客运通道市场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 周灵.西南交通大学 2012
[6]运输通道客运分担率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 王江涛.西南交通大学 2011
[7]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分担博弈模型研究[D]. 郭春江.北京交通大学 2010
[8]高速通道客流分担率及公路客运应对举措研究[D]. 杨延海.大连海事大学 2009
[9]基于关中城市群客运市场分析的公路客运竞争策略研究[D]. 范文彬.长安大学 2009
[10]高速铁路快速背景下的高速公路客运应对策略研究[D]. 唐科.西南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20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42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