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00:13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出现大幅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大中型城市日趋严重的问题。地下交通能够通过拓展城市空间来达到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目的,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利的基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增多,城市轨道交通建造过程发生的安全事故总数呈上升趋势。作为一项高风险建造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基本处于地下作业,且工艺复杂,建造过程往往出现众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和灾害。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造风险管理对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安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灾害评价体系基本归为简单被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工程学思维方法,未强调系统适应复杂环境的自我调整能力。针对现行方法的不足,本文在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安全管理中引入“韧性”理念,来描述系统通过自身调整来适应不确定复杂环境的能力,即在面临干扰时,系统可以自组织式地采取合适手段吸收干扰造成的消极影响,并根据系统结构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自我优化和重组,保证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高效建设。基于目前学者对工程系统的定义,确定组成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概念意义,利用韧性与系统之...
【文章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
【文章页数】:82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及韧性现状概述
2.1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
2.1.1 工程定义
2.1.2 系统组成
2.2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风险现状
2.2.1 风险特点
2.2.2 故障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2.3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
2.3.1 韧性定义
2.3.2 系统韧性分析
2.4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1.1 韧性指标初步构建依据
3.1.2 韧性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原则
3.1.3 韧性指标分析与选取
3.2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指标筛选
3.2.1 TOPSIS方法介绍
3.2.2 基于TOPSIS方法进行韧性指标筛选的依据
3.2.3 韧性指标筛选
3.3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指标确定
3.3.1 指标确定
3.3.2 指标描述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
4.1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方法及优化
4.1.1 贝叶斯网络(BN)介绍
4.1.2 贝叶斯网络(BN)优化
4.2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平台选取
4.2.1 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平台分析
4.2.2 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平台确定
4.3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4.3.2 基于BN的韧性模型结构确定
4.3.3 基于BN的韧性模型参数学习
4.3.4 基于BN的韧性评价模型建立
4.4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推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实证研究
5.1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简介
5.1.1 工程概况
5.1.2 主要风险分析
5.2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评价过程
5.2.1 评价数据采集
5.2.2 评价结果计算
5.3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评价结果分析
5.3.1 韧性分析
5.3.2 韧性提升建议和优化策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施工日志
附录 B 调查问卷
附录 C 调查问卷
附录 D 部分贝叶斯节点概率计算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80785
【文章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
【文章页数】:82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及韧性现状概述
2.1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
2.1.1 工程定义
2.1.2 系统组成
2.2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风险现状
2.2.1 风险特点
2.2.2 故障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2.3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
2.3.1 韧性定义
2.3.2 系统韧性分析
2.4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1.1 韧性指标初步构建依据
3.1.2 韧性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原则
3.1.3 韧性指标分析与选取
3.2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指标筛选
3.2.1 TOPSIS方法介绍
3.2.2 基于TOPSIS方法进行韧性指标筛选的依据
3.2.3 韧性指标筛选
3.3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指标确定
3.3.1 指标确定
3.3.2 指标描述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
4.1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方法及优化
4.1.1 贝叶斯网络(BN)介绍
4.1.2 贝叶斯网络(BN)优化
4.2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平台选取
4.2.1 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平台分析
4.2.2 韧性评价模型构建平台确定
4.3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构建
4.3.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4.3.2 基于BN的韧性模型结构确定
4.3.3 基于BN的韧性模型参数学习
4.3.4 基于BN的韧性评价模型建立
4.4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模型推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工程系统韧性评价实证研究
5.1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简介
5.1.1 工程概况
5.1.2 主要风险分析
5.2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评价过程
5.2.1 评价数据采集
5.2.2 评价结果计算
5.3 苏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评价结果分析
5.3.1 韧性分析
5.3.2 韧性提升建议和优化策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施工日志
附录 B 调查问卷
附录 C 调查问卷
附录 D 部分贝叶斯节点概率计算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480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48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