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对吹填土加固效果及周围环境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23:49
温州城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受到土地制约非常突出,为了扩大可用土地面积,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的开发日益重要,通过海涂围垦工程再造一个“海上新温州”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希望所在。温州围垦区存在大量的吹填土,该类土含水率较高、抗剪强度极低,为了提高土体强度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凭借其施工简单、加固效果明显、施工工期较短等优点常被用于对吹填土的加固中。而随着吹填区不断向海洋深处扩展,吹填土厚度不断加深,对于土体加固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充分提高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利用效率、改进施工工艺,本文提出了等压的思想,从设计真空度和堆载量入手,通过模型桶进行室内试验,探讨其加固效果;其次又探讨了不同超载比(堆载荷载和真空荷载之比)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对周围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以室内试验真空度和堆载量可控的优势,在等压的条件下制定真空预压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照组,在抽真空至土体沉降稳定开始实施堆载,探究吹填土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堆载后土体表层沉降、土体排水量、孔隙水压力消散明显增大,含水率降低,十字板剪切强度大大提高,表明对于温州吹填土的加固,真空联合堆载预...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真空预压法的起源及发展
1.2.2 加固机理和理论研究现状
1.2.3 室内试验研究现状
1.2.4 工程实践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加固机理概述
2.1 概述
2.2 真空预压法以及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2.1 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2.2 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2.3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的差异
2.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微观原理
第三章 等压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与真空预压法对比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
3.3 实验仪器与装置
3.3.1 实验模型桶
3.3.2 真空设备及排水系统
3.3.3 堆载设备及材料
3.3.4 密封系统及材料
3.3.5 监测、检测装置
3.4 试验步骤
3.4.1 土样性质和重塑
3.4.2 试验准备阶段
3.4.3 装土与密封阶段
3.4.4 试验进行及监测阶段
3.4.5 试验检测阶段
3.5 实验数据分析
3.5.1 土体表层沉降的分析
3.5.2 土体排水量分析
3.5.3 孔隙水压力的分析
3.5.4 真空度分析
3.5.5 含水率分析
3.5.6 十字板剪切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压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吹填土加固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
4.3 试验设备
4.4 试验过程
4.5 试验结果分析
4.5.1 土体表层沉降的分析
4.5.2 真空度变化的分析
4.5.3 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分析
4.5.4 出水量的分析
4.5.5 含水率
4.5.6 十字板剪切强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超载比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吹填土效果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目的
5.3 试验方案
5.4 试验设备及材料
5.4.1 试验模型箱
5.4.2 试验装置及材料
5.5 水平位移测量装置
5.6 试验过程
5.6.1 模型准备工作
5.6.2 试验准备工作
5.6.3 试验进行阶段
5.6.4 试验监测阶段
5.7 试验结果分析
5.7.1 土体表层沉降的分析
5.7.2 真空度分析
5.7.3 孔压分析
5.7.4 侧向位移的分析
5.7.5 加固效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吹砂回填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效果分析[J]. 沈扬,朱建才,周群建. 低温建筑技术. 2018(09)
[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海相软基的环境效应研究[J]. 刘国祥,王松林,姜云鹏,安庆军. 水运工程. 2018(09)
[3]匀速等量堆载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吹填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 曾芳金,石常鑫,符洪涛,朱东启,袁莉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5)
[4]中国沿海省份城市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J]. 狄乾斌,王亮,邱煜焜.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5)
[5]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沉降与固结度的计算研究[J]. 张世民,王秀婷,崔耀,谭照芳. 科技通报. 2018(03)
[6]真空堆载预压加载速率对预压期沉降量的影响分析与探讨[J]. 夏士龙,谭志斌. 施工技术. 2017(S2)
[7]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应用[J]. 曹杰,郑建国,刘智,李波,李攀,杨超,何丹,赵海圆. 岩土工程学报. 2017(S2)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J]. 城市规划通讯. 2017(09)
[9]不同固结度真空预压联合堆载加固吹填土室内试验研究[J]. 李坤,曾芳金,胡秀青,王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7)
[10]浙江滩涂围垦中长期发展对策研究[J]. 郑城.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 张军辉.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ABAQUS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应力路径机理及沉降预测分析[D]. 陈古龙.广东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82615
【文章来源】: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真空预压法的起源及发展
1.2.2 加固机理和理论研究现状
1.2.3 室内试验研究现状
1.2.4 工程实践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加固机理概述
2.1 概述
2.2 真空预压法以及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2.1 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2.2 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2.3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加固机理的差异
2.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机理
2.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微观原理
第三章 等压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与真空预压法对比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
3.3 实验仪器与装置
3.3.1 实验模型桶
3.3.2 真空设备及排水系统
3.3.3 堆载设备及材料
3.3.4 密封系统及材料
3.3.5 监测、检测装置
3.4 试验步骤
3.4.1 土样性质和重塑
3.4.2 试验准备阶段
3.4.3 装土与密封阶段
3.4.4 试验进行及监测阶段
3.4.5 试验检测阶段
3.5 实验数据分析
3.5.1 土体表层沉降的分析
3.5.2 土体排水量分析
3.5.3 孔隙水压力的分析
3.5.4 真空度分析
3.5.5 含水率分析
3.5.6 十字板剪切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压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吹填土加固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
4.3 试验设备
4.4 试验过程
4.5 试验结果分析
4.5.1 土体表层沉降的分析
4.5.2 真空度变化的分析
4.5.3 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分析
4.5.4 出水量的分析
4.5.5 含水率
4.5.6 十字板剪切强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超载比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吹填土效果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目的
5.3 试验方案
5.4 试验设备及材料
5.4.1 试验模型箱
5.4.2 试验装置及材料
5.5 水平位移测量装置
5.6 试验过程
5.6.1 模型准备工作
5.6.2 试验准备工作
5.6.3 试验进行阶段
5.6.4 试验监测阶段
5.7 试验结果分析
5.7.1 土体表层沉降的分析
5.7.2 真空度分析
5.7.3 孔压分析
5.7.4 侧向位移的分析
5.7.5 加固效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吹砂回填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效果分析[J]. 沈扬,朱建才,周群建. 低温建筑技术. 2018(09)
[2]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海相软基的环境效应研究[J]. 刘国祥,王松林,姜云鹏,安庆军. 水运工程. 2018(09)
[3]匀速等量堆载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吹填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 曾芳金,石常鑫,符洪涛,朱东启,袁莉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15)
[4]中国沿海省份城市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J]. 狄乾斌,王亮,邱煜焜.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5)
[5]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沉降与固结度的计算研究[J]. 张世民,王秀婷,崔耀,谭照芳. 科技通报. 2018(03)
[6]真空堆载预压加载速率对预压期沉降量的影响分析与探讨[J]. 夏士龙,谭志斌. 施工技术. 2017(S2)
[7]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应用[J]. 曹杰,郑建国,刘智,李波,李攀,杨超,何丹,赵海圆. 岩土工程学报. 2017(S2)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J]. 城市规划通讯. 2017(09)
[9]不同固结度真空预压联合堆载加固吹填土室内试验研究[J]. 李坤,曾芳金,胡秀青,王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7)
[10]浙江滩涂围垦中长期发展对策研究[J]. 郑城.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 张军辉.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ABAQUS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应力路径机理及沉降预测分析[D]. 陈古龙.广东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8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48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