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道路绿地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模式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0:38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是城市绿化的主要任务,对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模式的优化是发展道路绿化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将长治市城市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共计32个样段进行现场调研,记录每条样带的植被种类、植物配置模式、道路绿地土壤等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长治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进行筛选,并对其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评价。将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模式评价结果与长治市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相结合,对道路绿地进行植物配置模式的优化。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常用于长治市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共有27科51属75种。其中,蔷薇科和豆科植物的运用最多。整理总结32条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得出长治市采用乔木—灌木—绿篱—草本配置模式进行道路绿化的道路有8条,如太岳西大街,紫金东街等;采用乔木—灌木—绿篱模式的道路有8条,以西环路、西大街为主;乔木—灌木—草本的绿化模式道路有4条,保宁西街、五针街、丰祥路等均为这种绿化模式;乔木—灌木的绿化模式道路有府后西街、清华街两条;乔木—绿篱的绿化模式道路有淮海西街、和平东街、潞阳门南路3条;另有4条路只种植乔木,其中3条均为支路。对长治市道路绿...
【文章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1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
1.1 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1.3 长治市道路绿地研究现状
1.2 城市道路类型及其对绿化的要求
1.2.1 城市道路等级
1.2.2 道路断面形式
1.2.3 城市道路绿化
1.3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
1.3.1 乔木的选择
1.3.2 灌木的选择
1.3.3 绿篱的选择
1.3.4 草本的选择
1.4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4.1 群落稳定性原则
1.4.2 生态适宜性原则
1.4.3 观赏性原则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现场调研
2.3.2 数据整理和土壤指标测定
2.3.3 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适宜性评价
3 长治市道路绿地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城市周边环境和植被
3.2 道路绿地植被种类构成现状
3.2.1 道路绿地植被种类构成
3.2.2 道路绿化树种的科属构成
3.2.3 道路绿化树种的观赏型构成
3.3 道路绿化配置模式现状
3.4 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分析
3.4.1 土壤容重
3.4.2 土壤pH电导率
3.4.3 土壤有机质
3.4.4 土壤氮磷含量
3.4.5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4 长治市道路绿化树种筛选和植物配置综合评价与分析
4.1 树种筛选和配置模式评价的AHP层次分析法
4.2 树种筛选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建立植物选择评价权重体系
4.2.3 植物选择的过程与结果
4.3 植物配置模式综合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配置模式综合评价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关系
4.3.3 植物配置模式评价结果
4.4 长治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存在的问题
4.4.1 树种选择问题
4.4.2 植物配置模式问题
4.4.3 植物生长情况与态势
4.5 长治市道路绿化建议
4.5.1 树种选择
4.5.2 植物配置
4.5.3 土壤改良与养护管理
5 长治市道路绿化树种及植物配置优化
5.1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优化
5.2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5.2.1 中间分车带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5.2.2 两侧分车带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5.2.3 行道树带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6 主要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优化设计
6.1 西大街
6.1.1 概述
6.1.2 植物配置优化
6.2 英雄南路
6.2.1 概述
6.2.2 植物配置优化
6.3 长兴中路
6.3.1 概述
6.3.2 植物配置优化
6.4 潞阳门南路
6.4.1 概述
6.4.2 植物配置优化
6.5 府后东街
6.5.1 概述
6.5.2 植物配置优化
7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附录1 长治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评价调查问卷表
附录2 长治市道路绿地树种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横断面形式的城市道路绿化模式分析 [J]. 韩新英,曹勇.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5)
[2]太原市区行道树应用研究 [J]. 李秉玲,董芮,王美仙,刘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3)
[3]郑州市道路绿化分析、评价及模式构建 [J]. 王献,郭英,田朝阳. 中国园林. 2017(05)
[4]城市次干路集散功能可靠度量化评价与实证研究 [J]. 严亚丹,仝佩,李辉,王东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02)
[5]以太原环湖东路道路景观设计为例探讨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与思路 [J]. 崔潇. 建设科技. 2017(06)
[6]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以上饶市凤凰大道为例 [J]. 杨远东,王志强,张绿水. 福建林业科技. 2016(04)
[7]城市道路绿化舒适性指标的量化研究——以海口城市道路绿化调研为例 [J]. 袁婷,林世平.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8]太原市道路绿地群落结构分析 [J]. 贺建明. 农业与技术. 2016(02)
[9]城市快速路系统规模研究 [J]. 颜金石. 山西建筑. 2015(13)
[10]长治城市湿地公园滨岸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J]. 武小钢,杨秀云,边俊,朱烨,曹晔. 生态学报. 2015(07)
硕士论文
[1]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引入交通微循环的影响要素分析及策略初探[D]. 储薇薇.深圳大学 2017
[2]长沙市星沙城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D]. 邹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3]山西中部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优化研究[D]. 梁爽.山西农业大学 2015
[4]昌邑市城区主要道路绿化及景观研究[D]. 魏宾.山东农业大学 2014
[5]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姚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山西省城镇区域综合实力发展评价[D]. 牛慧娟.太原理工大学 2014
[7]群落配置模式对滨海围垦区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D]. 王璐.华东师范大学 2014
[8]山西省城镇园林绿化植物区域化选择配置模式研究[D]. 杨沐苑.山西农业大学 2013
[9]西北干旱区城市森林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孙飞.甘肃农业大学 2013
[10]合肥市包河区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孙琳.安徽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3558
【文章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1 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
1.1 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
1.1.1 国外研究进展
1.1.2 国内研究进展
1.1.3 长治市道路绿地研究现状
1.2 城市道路类型及其对绿化的要求
1.2.1 城市道路等级
1.2.2 道路断面形式
1.2.3 城市道路绿化
1.3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
1.3.1 乔木的选择
1.3.2 灌木的选择
1.3.3 绿篱的选择
1.3.4 草本的选择
1.4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4.1 群落稳定性原则
1.4.2 生态适宜性原则
1.4.3 观赏性原则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现场调研
2.3.2 数据整理和土壤指标测定
2.3.3 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适宜性评价
3 长治市道路绿地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城市周边环境和植被
3.2 道路绿地植被种类构成现状
3.2.1 道路绿地植被种类构成
3.2.2 道路绿化树种的科属构成
3.2.3 道路绿化树种的观赏型构成
3.3 道路绿化配置模式现状
3.4 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分析
3.4.1 土壤容重
3.4.2 土壤pH电导率
3.4.3 土壤有机质
3.4.4 土壤氮磷含量
3.4.5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4 长治市道路绿化树种筛选和植物配置综合评价与分析
4.1 树种筛选和配置模式评价的AHP层次分析法
4.2 树种筛选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建立植物选择评价权重体系
4.2.3 植物选择的过程与结果
4.3 植物配置模式综合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配置模式综合评价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关系
4.3.3 植物配置模式评价结果
4.4 长治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存在的问题
4.4.1 树种选择问题
4.4.2 植物配置模式问题
4.4.3 植物生长情况与态势
4.5 长治市道路绿化建议
4.5.1 树种选择
4.5.2 植物配置
4.5.3 土壤改良与养护管理
5 长治市道路绿化树种及植物配置优化
5.1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优化
5.2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5.2.1 中间分车带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5.2.2 两侧分车带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5.2.3 行道树带植物配置模式优化
6 主要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优化设计
6.1 西大街
6.1.1 概述
6.1.2 植物配置优化
6.2 英雄南路
6.2.1 概述
6.2.2 植物配置优化
6.3 长兴中路
6.3.1 概述
6.3.2 植物配置优化
6.4 潞阳门南路
6.4.1 概述
6.4.2 植物配置优化
6.5 府后东街
6.5.1 概述
6.5.2 植物配置优化
7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附录1 长治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评价调查问卷表
附录2 长治市道路绿地树种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横断面形式的城市道路绿化模式分析 [J]. 韩新英,曹勇.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5)
[2]太原市区行道树应用研究 [J]. 李秉玲,董芮,王美仙,刘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3)
[3]郑州市道路绿化分析、评价及模式构建 [J]. 王献,郭英,田朝阳. 中国园林. 2017(05)
[4]城市次干路集散功能可靠度量化评价与实证研究 [J]. 严亚丹,仝佩,李辉,王东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7(02)
[5]以太原环湖东路道路景观设计为例探讨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与思路 [J]. 崔潇. 建设科技. 2017(06)
[6]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以上饶市凤凰大道为例 [J]. 杨远东,王志强,张绿水. 福建林业科技. 2016(04)
[7]城市道路绿化舒适性指标的量化研究——以海口城市道路绿化调研为例 [J]. 袁婷,林世平.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8]太原市道路绿地群落结构分析 [J]. 贺建明. 农业与技术. 2016(02)
[9]城市快速路系统规模研究 [J]. 颜金石. 山西建筑. 2015(13)
[10]长治城市湿地公园滨岸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J]. 武小钢,杨秀云,边俊,朱烨,曹晔. 生态学报. 2015(07)
硕士论文
[1]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引入交通微循环的影响要素分析及策略初探[D]. 储薇薇.深圳大学 2017
[2]长沙市星沙城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与分析[D]. 邹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3]山西中部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优化研究[D]. 梁爽.山西农业大学 2015
[4]昌邑市城区主要道路绿化及景观研究[D]. 魏宾.山东农业大学 2014
[5]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研究[D]. 姚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山西省城镇区域综合实力发展评价[D]. 牛慧娟.太原理工大学 2014
[7]群落配置模式对滨海围垦区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D]. 王璐.华东师范大学 2014
[8]山西省城镇园林绿化植物区域化选择配置模式研究[D]. 杨沐苑.山西农业大学 2013
[9]西北干旱区城市森林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孙飞.甘肃农业大学 2013
[10]合肥市包河区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孙琳.安徽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3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48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