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蜂窝车联网频谱分配与干扰共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8 21:09
蜂窝车联网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其中寻找和如何划分新的部署频段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候选频段5.9GHz附近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卫星固定业务(Fixed Satellite Service,FSS)系统、无线电定位业务系统,会与蜂窝车联网相互干扰,导致蜂窝车联网无法部署在该候选频段上。因此,蜂窝车联网的干扰共存研究工作是必要的,对加快蜂窝车联网频谱分配和运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基于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蜂窝车联网(LTE-V2X)中车辆与车辆通信应用,采用确定性分析法和系统级仿真法,展开V2X与WLAN、FSS、无线电定位业务系统的干扰共存分析,给出共存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1、基于蒙特卡洛静态抓拍思想,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面向对象的C++编程语言搭建了V2X共存系统级仿真平台。针对V2X与WLAN的干扰共存问题,确定了两系统共存模型,采用确定性分析法研究WLAN干扰V2X和V2X干扰WLAN两...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V2X和WLAN、FSS、元线电定位北务共存场景图??1.2相关通信系统简介及共存研究现状??
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定义为接收机滤波器在指定信道频率上的衰减与在相邻??信道频率上衰减的比值,用其衡量接收机的带外抑制能力。邻频r?扰产生的原闪??如图2-1所示。??A(?A?A??\?i??\?i??i?i??i????t?i??i?i??i?>??i?i??i?i??I?{??图2H邻频干扰产生机制示意图??两系统邻频部署时,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具有非理性特性,发射机会在信??道带宽外辐射一定的能量,产生干扰信号,用ACLR来衡量,同时接收机也会接??收信道带宽以外的能量,接收干扰信号,用ACS来衡量。为了同时考虑发射机??ACLR与接收机ACS的影响,定义邻道干扰比(Adjacent?Channel【nterference??power?Ratio.?ACIR)来表不信道和相邻信道之间的隔离程度,AC1R数值越大,??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好,干扰的影响就越小,当ACIR数值越小,??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差,干扰的影响就越大。ACIR、ACLR、ACS??这三者关系如下:??II??
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定义为接收机滤波器在指定信道频率上的衰减与在相邻??信道频率上衰减的比值,用其衡量接收机的带外抑制能力。邻频r?扰产生的原闪??如图2-1所示。??A(?A?A??\?i??\?i??i?i??i????t?i??i?i??i?>??i?i??i?i??I?{??图2H邻频干扰产生机制示意图??两系统邻频部署时,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具有非理性特性,发射机会在信??道带宽外辐射一定的能量,产生干扰信号,用ACLR来衡量,同时接收机也会接??收信道带宽以外的能量,接收干扰信号,用ACS来衡量。为了同时考虑发射机??ACLR与接收机ACS的影响,定义邻道干扰比(Adjacent?Channel【nterference??power?Ratio.?ACIR)来表不信道和相邻信道之间的隔离程度,AC1R数值越大,??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好,干扰的影响就越小,当ACIR数值越小,??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差,干扰的影响就越大。ACIR、ACLR、ACS??这三者关系如下:??I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J]. 洪中荣.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4)
[2]Coexistence Analysis between 5G System and Fixed-Satellite Service in 3400-3600 MHz[J]. Haifeng Tan,Yanjie Liu,Zhiyong Feng,Qixun Zhang. 中国通信. 2018(11)
[3]从WRC-19议题看5G与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J]. 方箭,朱颖,郑娜,李芃芃. 电信科学. 2016(06)
[4]卫星固定业务规划频段应用前景浅析[J]. 程粉红. 中国无线电. 2014(07)
[5]从智能交通系统到车联网[J]. 丁强,方友祥. 中国新通信. 2013(18)
[6]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J]. 张永波,陆化普,刘强.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6(03)
[7]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共存研究[J]. 黄标,彭木根,王文博. 电信科学. 2004(07)
硕士论文
[1]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D]. 张国良.北京邮电大学 2018
[2]3-6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异系统的干扰研究[D]. 李新利.北京邮电大学 2018
[3]3.4-3.6GHz频段基于LTE热点增强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的共存研究[D]. 郭鹏.北京交通大学 2014
[4]面向1.4GHz频段多种业务与IMT业务兼容共存的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D]. 袁凌武.北京邮电大学 2014
[5]TD-LTE与IEEE 802.11干扰共存性能分析[D]. 徐万里.北京邮电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29247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V2X和WLAN、FSS、元线电定位北务共存场景图??1.2相关通信系统简介及共存研究现状??
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定义为接收机滤波器在指定信道频率上的衰减与在相邻??信道频率上衰减的比值,用其衡量接收机的带外抑制能力。邻频r?扰产生的原闪??如图2-1所示。??A(?A?A??\?i??\?i??i?i??i????t?i??i?i??i?>??i?i??i?i??I?{??图2H邻频干扰产生机制示意图??两系统邻频部署时,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具有非理性特性,发射机会在信??道带宽外辐射一定的能量,产生干扰信号,用ACLR来衡量,同时接收机也会接??收信道带宽以外的能量,接收干扰信号,用ACS来衡量。为了同时考虑发射机??ACLR与接收机ACS的影响,定义邻道干扰比(Adjacent?Channel【nterference??power?Ratio.?ACIR)来表不信道和相邻信道之间的隔离程度,AC1R数值越大,??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好,干扰的影响就越小,当ACIR数值越小,??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差,干扰的影响就越大。ACIR、ACLR、ACS??这三者关系如下:??II??
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定义为接收机滤波器在指定信道频率上的衰减与在相邻??信道频率上衰减的比值,用其衡量接收机的带外抑制能力。邻频r?扰产生的原闪??如图2-1所示。??A(?A?A??\?i??\?i??i?i??i????t?i??i?i??i?>??i?i??i?i??I?{??图2H邻频干扰产生机制示意图??两系统邻频部署时,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具有非理性特性,发射机会在信??道带宽外辐射一定的能量,产生干扰信号,用ACLR来衡量,同时接收机也会接??收信道带宽以外的能量,接收干扰信号,用ACS来衡量。为了同时考虑发射机??ACLR与接收机ACS的影响,定义邻道干扰比(Adjacent?Channel【nterference??power?Ratio.?ACIR)来表不信道和相邻信道之间的隔离程度,AC1R数值越大,??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好,干扰的影响就越小,当ACIR数值越小,??表示该信道和相邻信道间的隔离度越差,干扰的影响就越大。ACIR、ACLR、ACS??这三者关系如下:??II??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J]. 洪中荣.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4)
[2]Coexistence Analysis between 5G System and Fixed-Satellite Service in 3400-3600 MHz[J]. Haifeng Tan,Yanjie Liu,Zhiyong Feng,Qixun Zhang. 中国通信. 2018(11)
[3]从WRC-19议题看5G与未来移动通信发展趋势[J]. 方箭,朱颖,郑娜,李芃芃. 电信科学. 2016(06)
[4]卫星固定业务规划频段应用前景浅析[J]. 程粉红. 中国无线电. 2014(07)
[5]从智能交通系统到车联网[J]. 丁强,方友祥. 中国新通信. 2013(18)
[6]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J]. 张永波,陆化普,刘强.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6(03)
[7]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共存研究[J]. 黄标,彭木根,王文博. 电信科学. 2004(07)
硕士论文
[1]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D]. 张国良.北京邮电大学 2018
[2]3-6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异系统的干扰研究[D]. 李新利.北京邮电大学 2018
[3]3.4-3.6GHz频段基于LTE热点增强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的共存研究[D]. 郭鹏.北京交通大学 2014
[4]面向1.4GHz频段多种业务与IMT业务兼容共存的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D]. 袁凌武.北京邮电大学 2014
[5]TD-LTE与IEEE 802.11干扰共存性能分析[D]. 徐万里.北京邮电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29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52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