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青藏铁路玉珠峰车站换铺12号单开无缝道岔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7 15:18
  随着我国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发展日臻成熟,无缝道岔作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重要环节,对其设计,铺设及养护维修等问题的研究愈发凸显重要性,诸多学者对无缝道岔稳定性问题的分析也不断深入。现如今青藏铁路正在由区间无缝线路向跨区间无缝线路改建,换铺无缝道岔工作逐步完成。本文依托青藏线玉珠峰车站为研究背景,建立无缝道岔三维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无缝道岔在温度力作用,轨道横向不平顺以及路基沉降影响下的受力变形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空间杆件体系,通过MATLAB编制计算程序,建立无缝道岔三维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温升条件下,无缝道岔横向位移的变化规律以及横向位移峰值产生的原因,并得到使道岔产生横向变形的不利位置点分别在尖轨尖端、尖轨跟端,导曲线中部,翼轨末端,以及直侧股分离点。分析得出,组成轨道框架刚度以及作为传力介质的各单元杆件,其连接形式及线形变化,将对无缝道岔的横向变形产生很大的影响。(2)通过计算程序,模拟线路不平顺情况,分析无缝道岔在各不利位置点存在轨道横向不平顺以及由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道竖向不平顺时,在温度力作用下,道岔的横向变形情况以及横向位移的发展规律。对比多...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青藏铁路玉珠峰车站换铺12号单开无缝道岔稳定性分析


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图

无缝道岔,青藏线,珠峰,车站


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图1.2青藏线玉珠峰车站12号单开无缝道岔1.2无缝道岔研究现状无缝道岔即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将将道岔全部的钢轨接头焊接(胶接,冻结)起来。作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地关键环节[2],无缝道岔的稳定性分析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了学者们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与无缝道岔相关的计算方法,也根据其受力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为无缝道岔的设计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地依据,对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起到了推动性作用。图1.3道岔与区间无缝线路以冻结接头形式连接最先提出无缝道岔计算理论的包括德国,法国,日本几个国家。日本学者柳川秀明对于无缝道岔纵向力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道岔基本轨和导轨为基础,通过弹簧联结基本轨与道床,建立了相关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两轨相互作用原理[11]。通过求解

无缝线路,道岔,无缝道岔,区间


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图1.2青藏线玉珠峰车站12号单开无缝道岔1.2无缝道岔研究现状无缝道岔即在跨区间无缝线路中将将道岔全部的钢轨接头焊接(胶接,冻结)起来。作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地关键环节[2],无缝道岔的稳定性分析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了学者们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与无缝道岔相关的计算方法,也根据其受力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为无缝道岔的设计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地依据,对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起到了推动性作用。图1.3道岔与区间无缝线路以冻结接头形式连接最先提出无缝道岔计算理论的包括德国,法国,日本几个国家。日本学者柳川秀明对于无缝道岔纵向力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道岔基本轨和导轨为基础,通过弹簧联结基本轨与道床,建立了相关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两轨相互作用原理[11]。通过求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铁路发展概况与技术展望[J]. 谢毅,寇峻瑜,姜梅,余浩伟.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1)
[2]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无缝线路变形分析[J]. 牟航,窦杨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9)
[3]高速铁路超长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技术[J]. 李贞伟.  施工技术. 2012(S2)
[4]浅谈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J]. 张新安.  科技视界. 2012(30)
[5]客运专线桥上纵连式无砟道岔伸缩力与位移影响因素分析[J]. 任娟娟,王平,刘学毅.  铁道学报. 2011(02)
[6]地锚设置对12号无缝道岔横向变形的影响[J]. 闫子权,谷爱军.  铁道建筑. 2009(11)
[7]高速铁路轨道技术综述[J]. 卢祖文.  铁道工程学报. 2007(01)
[8]无缝道岔爬行观测桩的合理布置[J]. 步启军,乔京生,王惠银.  铁道建筑. 2006(03)
[9]超长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纵向力实用计算法[J]. 卢耀荣.  铁道建筑. 2005(11)
[10]无缝道岔爬行观测桩的合理布置[J]. 于俊红.  铁道建筑. 2005(07)

博士论文
[1]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理论及应用研究[D]. 陈小平.西南交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D]. 刘峰.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温度力与车辆荷载作用下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D]. 张小勇.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4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594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7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