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骑行环境分析的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00:16
自行车作为有益公共健康、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出行方式,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欧洲已经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自行车复兴运动,我国正处在自行车复兴运动的初期阶段也是关键时期。目前国内对骑行环境的研究主要关注建成环境方面的因素,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城市骑行环境优化具有参考意义的骑行环境理论体系。首先以影响骑行行为的三个方面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成环境)和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六个方面因素(地理与气候、个人特质、社会影响与骑行文化、政策干预、城市形态与结构、自行车道路规划与自行车基础设施设计)入手,初步构建起骑行环境和骑行友好城市环境的理论体系。然后以理论体系为指引,选取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东京三个城市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理论内涵。最后以深圳市为实操案例,探讨深圳市在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建成环境层面)构建骑行友好城市环境的策略。研究发现:深圳市在自然环境方面对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影响有限,潜在的夏季多雨天气干扰可以通过建成环境层面的措施来缓解;在社会环境层面,“...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力活动的“社会-生态学模型”(来源:Bornstein和Davis,2014)
影响骑行的因素示意图
北京与上海月人均平均出行量与温度(来源:改绘自《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报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路路段自行车骑行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 张璇,边扬,荣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8(11)
[2]不良天气对共享单车骑行距离意愿的影响[J]. 魏志强,周红梅,陈国俊,贾真. 工程与建设. 2018(05)
[3]道路环境对历史街区自行车骑行速度的影响分析[J]. 王秋平,王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4]基于用户心理空间的自行车道安全评价研究[J]. 李源庆臻,张生,黄中祥.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8(03)
[5]高密度城市设计中的健康策略及重要研究问题[J]. 陈威.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04)
[6]厦门城市自行车道优化探讨[J]. 郑佳芬,陈世莉,李郇,陈婷婷,王的培. 规划师. 2018(07)
[7]丹麦哥本哈根市自行车发展战略探讨及启示[J]. 陈燕申,陈思凯.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2)
[8]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网[J]. 董彩霞. 世界环境. 2017(03)
[9]慢行交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J]. 段婷,运迎霞. 交通工程. 2017(02)
[10]波特兰——对自行车最友好城市[J]. 李忠东. 世界文化. 2017(03)
博士论文
[1]低碳交通方式创新的消费者采纳行为研究[D]. 张华.兰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建成环境对休闲自行车活动的影响研究[D]. 文婷.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2]基于GIS技术的哈尔滨休闲骑行路径安全性设计研究[D]. 刘晓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环境对骑行行为的影响研究[D]. 侯礼兴.长安大学 2017
[4]基于IPA方法的骑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D]. 赵文慧.青岛理工大学 2017
[5]基于公众评价调研的唐岛湾公园骑行环境设计方法研究[D]. 郭冲.青岛理工大学 2015
[6]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城市居民自行车出行行为研究[D]. 李咏春.昆明理工大学 2015
[7]基于宜居城市理论的自行车道系统研究[D]. 陈浩.河北工业大学 2015
[8]城市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研究[D]. 赵贤兰.北京建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3194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力活动的“社会-生态学模型”(来源:Bornstein和Davis,2014)
影响骑行的因素示意图
北京与上海月人均平均出行量与温度(来源:改绘自《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报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路路段自行车骑行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 张璇,边扬,荣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8(11)
[2]不良天气对共享单车骑行距离意愿的影响[J]. 魏志强,周红梅,陈国俊,贾真. 工程与建设. 2018(05)
[3]道路环境对历史街区自行车骑行速度的影响分析[J]. 王秋平,王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4]基于用户心理空间的自行车道安全评价研究[J]. 李源庆臻,张生,黄中祥.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8(03)
[5]高密度城市设计中的健康策略及重要研究问题[J]. 陈威.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04)
[6]厦门城市自行车道优化探讨[J]. 郑佳芬,陈世莉,李郇,陈婷婷,王的培. 规划师. 2018(07)
[7]丹麦哥本哈根市自行车发展战略探讨及启示[J]. 陈燕申,陈思凯.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2)
[8]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网[J]. 董彩霞. 世界环境. 2017(03)
[9]慢行交通发展的国内外经验[J]. 段婷,运迎霞. 交通工程. 2017(02)
[10]波特兰——对自行车最友好城市[J]. 李忠东. 世界文化. 2017(03)
博士论文
[1]低碳交通方式创新的消费者采纳行为研究[D]. 张华.兰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建成环境对休闲自行车活动的影响研究[D]. 文婷.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2]基于GIS技术的哈尔滨休闲骑行路径安全性设计研究[D]. 刘晓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3]环境对骑行行为的影响研究[D]. 侯礼兴.长安大学 2017
[4]基于IPA方法的骑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D]. 赵文慧.青岛理工大学 2017
[5]基于公众评价调研的唐岛湾公园骑行环境设计方法研究[D]. 郭冲.青岛理工大学 2015
[6]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城市居民自行车出行行为研究[D]. 李咏春.昆明理工大学 2015
[7]基于宜居城市理论的自行车道系统研究[D]. 陈浩.河北工业大学 2015
[8]城市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研究[D]. 赵贤兰.北京建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3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60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