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铁联运枢纽选址及设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5:12
水铁联运枢纽是运输方式之间协调衔接的纽带,联运网络的成本和运营效率受枢纽位置和数量的影响,而联运枢纽的位置和数量也决定着运输径路的分配。优化水铁联运枢纽选址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发挥联运网络规模效应的关键,有利于更好的设计运输网络,降低运营总成本,对推动我国水铁联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在分类梳理既有文献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内外水铁联运发展概况进行分析,而后从水铁两方面剖析我国水铁联运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结合水铁联运枢纽作业和组织模式,详细分析联运枢纽选址的影响因素,并借鉴学界前辈研究成果,为水铁联运枢纽选址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在选址优化模型构建部分,以轴辐式网络理论为水铁联运网络设计依据,详细分析枢纽选址内在建模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运输网络总成本最小和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联运枢纽数量、运输时间和运输径路等约束的水铁联运枢纽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最后,考虑到多目标模型的难解性,引入碳税机制简化模型。依据模型特征并对比不同算法优缺点,选择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模型。结合模型和求解算法,设计验证算例,合理确定基础数据和参数取值,并以此优化联运枢纽选址,确定各节点运输方案...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既有研究统计与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4 既有研究分析述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论文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水铁联运发展概况分析
2.1 水铁联运基本理论
2.1.1 水铁联运概述
2.1.2 水铁联运分类
2.2 国外水铁联运发展概况
2.2.1 德国水铁联运发展分析
2.2.2 荷兰水铁联运发展分析
2.2.3 美国水铁联运发展分析
2.3 我国水铁联运发展概况
2.3.1 我国水铁联运发展历程
2.3.2 我国水铁联运发展现状
2.4 我国发展水铁联运基础设施分析
2.4.1 铁路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2.4.2 水运及港口基础设施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1 水铁联运枢纽
3.1.1 水铁联运枢纽概述
3.1.2 水铁联运枢纽分类
3.1.3 水铁联运枢纽功能
3.1.4 水铁联运枢纽功能区划分
3.1.5 水铁联运枢纽作业及组织流程分析
3.2 选址问题概述
3.2.1 P-中值模型
3.2.2 有容量约束选址问题
3.3 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3.3.1 成本类因素分析
3.3.2 运输时间因素分析
3.3.3 碳排放因素分析
3.3.4 规模经济效应的影响
3.4 水铁联运枢纽选址建模机理分析
3.4.1 选址优化建模方法分析
3.4.2 既有研究目标函数分析
3.4.3 约束条件分析
3.5 考虑不同运输模式的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1 问题描述
3.5.2 模型假设及符号定义
3.5.3 相关函数说明
3.5.4 直达运输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5 双枢纽中转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6 混合运输网络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7 模型形式化表示
3.6 本章小结
4 算法设计与算例分析
4.1 算法设计
4.1.1 求解算法分析
4.1.2 禁忌搜索算法简介
4.1.3 算法设计策略
4.1.4 算法实现
4.2 算例背景
4.3 案例数据
4.4 求解结果
4.5 对比分析
4.6 灵敏度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5.1 全生命周期及BIM技术概述
5.1.1 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5.1.2 BIM技术概述
5.1.3 BIM技术在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分析
5.1.4 EPC理论基本概述
5.2 水铁联运枢纽工程的特点
5.3 现阶段水铁联运枢纽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5.4 BIM技术在水铁联运枢纽管理应用优势分析
5.5 基于BIM技术的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设计
5.5.1 设计阶段应用流程
5.5.2 采购阶段应用流程
5.5.3 施工阶段应用流程
5.5.4 运维阶段应用流程
5.5.5 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流程
5.6 设计阶段BIM应用研究
5.6.1 BIM软件介绍
5.6.2 BIM软件建模流程
5.6.3 设计阶段BIM具体应用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节点运输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碳排放多任务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J]. 成耀荣,谭维.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6)
[2]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回顾[J]. 曹宇. 大陆桥视野. 2019(04)
[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分阶段变更管理[J]. 蒋利明. 项目管理技术. 2018(10)
[4]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理研究[J]. 刘汉凯. 项目管理技术. 2018(05)
[5]我国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 王明文. 中国标准化. 2017(03)
[6]公铁联运网络的枢纽选址模型及算法[J]. 李孟良,王喜富,孙全欣,王德. 铁道学报. 2016(12)
[7]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J]. 张飞涟,郭三伟,杨中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03)
[8]PMC模式下EPC承包商的设备采购管理[J]. 孙春风,康立秋,杨明新. 国际经济合作. 2013(08)
[9]美国海铁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索沪生. 集装箱化. 2013(06)
[10]带容量约束配送中心选址的改进粒子群算法[J]. 楚湘华,陆强,牛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07)
博士论文
[1]随机环境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D]. 赵祎.北京交通大学 2019
[2]山区乡镇公共应急设施服务网络选址模型研究[D]. 王飞飞.中国农业大学 2018
[3]多层级设施选址—路径规划物流网络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 黄凯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联运枢纽选址—分配模型研究[D]. 江志娟.长安大学 2017
[5]考虑网络弹性的战略投送枢纽选址问题研究[D]. 毕海玲.河北工业大学 2017
[6]铁路大型客运站到发线分配耦合优化及时域调整研究[D]. 朱昌锋.兰州交通大学 2014
[7]建设工程施工进度BIM预测方法研究[D]. 李勇.武汉理工大学 2014
[8]基于环境约束和货主效用的内陆港选址问题研究[D]. 常征.大连海事大学 2013
[9]公共服务设施选址问题研究[D]. 万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2
[10]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莫宝民.大连海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考虑碳税的集装箱货运方式选择模型研究[D]. 宋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低碳背景下铁路快捷货运服务网络设计研究[D]. 钟校.兰州交通大学 2019
[3]BIM在铁路站房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殷大江.北京交通大学 2018
[4]基于BIM的EPC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设计研究[D]. 任涛.西安科技大学 2018
[5]考虑碳排放的多式联运服务组合研究[D]. 李佩佩.合肥工业大学 2018
[6]考虑时间惩罚成本的线状需求物流节点选址研究[D]. 郭毓婷.北京交通大学 2018
[7]轴辐式多式联运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 王俊芳.武汉理工大学 2018
[8]基于BIM技术的地铁施工方案决策与优化研究[D]. 张东东.安徽建筑大学 2017
[9]中韩之间多式联运枢纽网络设计研究[D]. 李钟珉.清华大学 2017
[10]城市轨道交通运维保障网络设计问题研究[D]. 崔万坤.吉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16982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既有研究统计与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4 既有研究分析述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论文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水铁联运发展概况分析
2.1 水铁联运基本理论
2.1.1 水铁联运概述
2.1.2 水铁联运分类
2.2 国外水铁联运发展概况
2.2.1 德国水铁联运发展分析
2.2.2 荷兰水铁联运发展分析
2.2.3 美国水铁联运发展分析
2.3 我国水铁联运发展概况
2.3.1 我国水铁联运发展历程
2.3.2 我国水铁联运发展现状
2.4 我国发展水铁联运基础设施分析
2.4.1 铁路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2.4.2 水运及港口基础设施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1 水铁联运枢纽
3.1.1 水铁联运枢纽概述
3.1.2 水铁联运枢纽分类
3.1.3 水铁联运枢纽功能
3.1.4 水铁联运枢纽功能区划分
3.1.5 水铁联运枢纽作业及组织流程分析
3.2 选址问题概述
3.2.1 P-中值模型
3.2.2 有容量约束选址问题
3.3 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3.3.1 成本类因素分析
3.3.2 运输时间因素分析
3.3.3 碳排放因素分析
3.3.4 规模经济效应的影响
3.4 水铁联运枢纽选址建模机理分析
3.4.1 选址优化建模方法分析
3.4.2 既有研究目标函数分析
3.4.3 约束条件分析
3.5 考虑不同运输模式的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1 问题描述
3.5.2 模型假设及符号定义
3.5.3 相关函数说明
3.5.4 直达运输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5 双枢纽中转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6 混合运输网络水铁联运枢纽选址优化模型构建
3.5.7 模型形式化表示
3.6 本章小结
4 算法设计与算例分析
4.1 算法设计
4.1.1 求解算法分析
4.1.2 禁忌搜索算法简介
4.1.3 算法设计策略
4.1.4 算法实现
4.2 算例背景
4.3 案例数据
4.4 求解结果
4.5 对比分析
4.6 灵敏度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5.1 全生命周期及BIM技术概述
5.1.1 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5.1.2 BIM技术概述
5.1.3 BIM技术在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分析
5.1.4 EPC理论基本概述
5.2 水铁联运枢纽工程的特点
5.3 现阶段水铁联运枢纽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5.4 BIM技术在水铁联运枢纽管理应用优势分析
5.5 基于BIM技术的水铁联运枢纽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设计
5.5.1 设计阶段应用流程
5.5.2 采购阶段应用流程
5.5.3 施工阶段应用流程
5.5.4 运维阶段应用流程
5.5.5 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流程
5.6 设计阶段BIM应用研究
5.6.1 BIM软件介绍
5.6.2 BIM软件建模流程
5.6.3 设计阶段BIM具体应用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节点运输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碳排放多任务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J]. 成耀荣,谭维.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6)
[2]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回顾[J]. 曹宇. 大陆桥视野. 2019(04)
[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分阶段变更管理[J]. 蒋利明. 项目管理技术. 2018(10)
[4]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理研究[J]. 刘汉凯. 项目管理技术. 2018(05)
[5]我国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 王明文. 中国标准化. 2017(03)
[6]公铁联运网络的枢纽选址模型及算法[J]. 李孟良,王喜富,孙全欣,王德. 铁道学报. 2016(12)
[7]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J]. 张飞涟,郭三伟,杨中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03)
[8]PMC模式下EPC承包商的设备采购管理[J]. 孙春风,康立秋,杨明新. 国际经济合作. 2013(08)
[9]美国海铁联运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索沪生. 集装箱化. 2013(06)
[10]带容量约束配送中心选址的改进粒子群算法[J]. 楚湘华,陆强,牛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07)
博士论文
[1]随机环境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建模与优化研究[D]. 赵祎.北京交通大学 2019
[2]山区乡镇公共应急设施服务网络选址模型研究[D]. 王飞飞.中国农业大学 2018
[3]多层级设施选址—路径规划物流网络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 黄凯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联运枢纽选址—分配模型研究[D]. 江志娟.长安大学 2017
[5]考虑网络弹性的战略投送枢纽选址问题研究[D]. 毕海玲.河北工业大学 2017
[6]铁路大型客运站到发线分配耦合优化及时域调整研究[D]. 朱昌锋.兰州交通大学 2014
[7]建设工程施工进度BIM预测方法研究[D]. 李勇.武汉理工大学 2014
[8]基于环境约束和货主效用的内陆港选址问题研究[D]. 常征.大连海事大学 2013
[9]公共服务设施选址问题研究[D]. 万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2
[10]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莫宝民.大连海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考虑碳税的集装箱货运方式选择模型研究[D]. 宋力.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低碳背景下铁路快捷货运服务网络设计研究[D]. 钟校.兰州交通大学 2019
[3]BIM在铁路站房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殷大江.北京交通大学 2018
[4]基于BIM的EPC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设计研究[D]. 任涛.西安科技大学 2018
[5]考虑碳排放的多式联运服务组合研究[D]. 李佩佩.合肥工业大学 2018
[6]考虑时间惩罚成本的线状需求物流节点选址研究[D]. 郭毓婷.北京交通大学 2018
[7]轴辐式多式联运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 王俊芳.武汉理工大学 2018
[8]基于BIM技术的地铁施工方案决策与优化研究[D]. 张东东.安徽建筑大学 2017
[9]中韩之间多式联运枢纽网络设计研究[D]. 李钟珉.清华大学 2017
[10]城市轨道交通运维保障网络设计问题研究[D]. 崔万坤.吉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16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71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