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FD的干线动态分区与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9 11:56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城市交通拥堵频发、严重影响城市交通通行效率。作为城市主干网络的城市干道,承担城市主要交通出行量,其交通效率的提升对于改善城市整体通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城市主干道,采用交通流基本图理论方法分析干线交通运行状态并结合干线子区划分研究拥堵子区控制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包括:(1)以城市干道交通流为基础,建立了城市交叉口基本图模型,分析了单点控制与协调控制对交叉口基本图模型的影响,并分析了基于传统交通评价指标与基于基本图的交通状态分析间的对应关系;(2)基于仿真数据建立了城市干道宏观基本图模型,描述城市干道交通状态宏观演化趋势,并分析了交叉口间距、信号控制方式与协调等因素对干道宏观基本图的影响;(3)在城市干道宏观基本图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干道协调路口数量的影响,综合考虑相邻路口间距、信号配时、车流离散性、饱和度、车速等指标,建立了协调路口关联度模型,对不同阈值取值情况下干道分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宏观基本图进行评价。进而基于干线子区宏观基本图模型,建立子区车辆输入输出模型并设计子区边界输入流的反馈控制律,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8946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首先对干线中路段基本图进行研究,包括其存在性和基于基本图的路段交通??状态判别
图1-1技术路线图??干线中路段基本图进行研究,包括其存在性和基于基本图单独路段拓展至整条干线,提取干线整体的流量与平均,研究最佳交叉口间距,信号控制方式和协调控制条件
图2-1路段基本图??
关于三者的关系很多学者利用宏观基本图进行理论建模。本章区别于理论建模,??根据地磁检测器的提供的数据验证路段交通流基本图的存在性。路段基本图横轴??为车辆平均密度(辆/千米),纵轴为路段的车流量(辆/小时),两者关系如图2-1。??基本图方法认为:在某些密度范围内车流是不稳定的;....
图2-3实验路段拓补图??
为40-60km/h。交叉口间距长度较为均匀,沿干线周围环境较为相似。机动车道??双向路宽约为25米,单车道宽度为3.?5米。道路中央设有机非隔离带保证机动??车正常行驶不受到非机动车干扰。实验路段拓补图如图2-3:??.A?_?llh?幽?II?;相!?s?■?|1?:?_?1....
图2一检测器放置位置示意图
(2)确定关键交叉口??干线上的交叉口间距均匀,交通流关联性较大且交通特性相似,所代表性的路口作为关键交叉口进行研究。图2-5至图2-7所表示的进口道的小时车流量,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点,纵坐标为每小时的h)。??£000??1800??1600?I??|?hi?I??T点点?S点到....
本文编号:4028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02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