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兰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成兰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都—兰州高速公路是国家为了补充国道主干线系统,提高国道等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及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而确定建设的。成都—兰州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自治州北部各县南下去往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的最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该路段地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多变,各类地质灾害易发,对路线布设提出了严峻考验。本文以成兰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为研究范围,以工程地质条件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总结了该路段各工程地质要素的发育规律,筛选出断层、褶皱、地下水、滑坡、崩塌-倒石碓、危岩体-泥石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貌、工程地质岩组等9个主要因素作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因子,根据各因子对路线方案走廊带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各指标的量化。在此基础上,以GIS为操作平台,制作各评价因子图层并对其进行栅格化处理,完成了各评价图层的空间叠加;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实现了成兰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并绘制了分区评价图。最终将路线方案走廊带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条件等级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和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区。根据评价结果,对6条设计路线方案进行了比选,给出了建议方案线。
【关键词】:成都—兰州高速 工程地质条件 分区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2.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方法研究现状10-11
- 1.2.2 基于GIS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研究现状11-13
- 1.2.3 研究现状评述13-14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技术路线14-16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16-26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16
- 2.2 自然地理概况16-18
- 2.2.1 地形与地貌16-17
- 2.2.2 气象与水文17
- 2.2.3 植被条件17-18
- 2.2.4 自然经济18
- 2.3 构造背景18-25
- 2.3.1 褶皱构造18-21
- 2.3.2 断层构造21-24
- 2.3.3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3 路线方案走廊带工程地质条件26-34
- 3.1 地貌26-27
- 3.2 地层27-31
- 3.3 工程地质岩组31-32
- 3.4 水文地质32-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4 不良地质发育规律34-40
- 4.1 滑坡34-36
- 4.2 崩塌36-37
- 4.3 危岩体37
- 4.4 倒石碓37-38
- 4.5 泥石流38-39
- 4.6 本章小结39-40
- 5 路线方案走廊带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评价40-65
- 5.1 评价方法概述40
- 5.2 模糊综合评判40-62
- 5.2.1 评价对象及因子集的确定41
- 5.2.2 评价指标图层的制作41-42
- 5.2.3 评价等级集合的确定42-51
- 5.2.4 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51-57
- 5.2.5 确定评价矩阵57
- 5.2.6 模糊综合评判57-62
- 5.3 分区评价结果62-64
- 5.3.1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区62
- 5.3.2 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62-63
- 5.3.3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区63-64
- 5.4 本章小结64-65
- 6 路线方案比选65-71
- 6.1 路线方案简介65-66
- 6.1.1 A方案线65
- 6.1.2 C方案线65
- 6.1.3 S方案线65
- 6.1.4 T方案线65-66
- 6.1.5 W方案线66
- 6.1.6 V方案线66
- 6.2 路线方案比选66-69
- 6.2.1 A方案线同C方案线比选66-67
- 6.2.2 C+A方案线同V方案线比选67
- 6.2.3 C+A方案线同W方案线比选67-68
- 6.2.4 A方案线同S方案线比选68
- 6.2.5 A方案线同T方案线比选68-69
- 6.3 路线方案比选结果69-70
- 6.4 本章小结70-71
- 7 结论与展望71-73
- 7.1 结论71-72
- 7.2 展望72-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录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春梅;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区工程地质条件浅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培峰,段景洪,周国学;新城水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3期
3 高嵩,张万奎;猴桥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05年01期
4 白文升;李钢在;王爱国;;美岱水库工程地质条件[J];内蒙古水利;2008年02期
5 龙清亮;;重庆集装箱中心站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策探讨[J];路基工程;2008年03期
6 刘大群;;承德市橡胶坝工程地质条件评价[J];水利技术监督;2010年01期
7 徐忠然;;背阴山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2期
8 杨振兴;冯永;;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J];科技资讯;2012年16期
9 周启军;;喀斯特地区盘山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年01期
10 吕超;;田阳县城区右江防护工程地质条件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志红;钟德荣;李苍松;;从汶川大地震谈北川平武小流域水电站开发的工程地质条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张以文;马义华;冯庆彬;陈尚瑞;;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韩庄运河工程地质条件特征及评价[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朱祖华;;周宁水电站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碾压混凝土及筑坝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一新;;工程地质条件定量化评价方法初探[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5 牛宝茹;王俊峰;苟甲有;;锦屏水电站送电线路西昌至向家坝段工程地质条件遥感评价[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夏宏良;蒋作范;李学政;陈卫红;;龙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地质条件概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夏宏良;蒋作范;李学政;陈卫红;;龙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地质条件概述[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魏孝秋;;浅析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A];庆祝广西水利厅成立50周年专辑[C];2004年
9 方向池;;昆明至曲靖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评价[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10 郑克勋;董益华;;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工程地质综述[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东线山东段工程简介[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杨涛;“民心工程”要让民做主而不是替民做主[N];沈阳日报;2011年
3 戴善奎;过年,就在世界屋脊[N];四川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甲;成兰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2 郑栋材;万山产业园训练营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李继明;义乌城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唐端剑;响水水库工程地质研究及枢纽方案比选[D];中南大学;2005年
5 郭长宝;滇藏铁路金沙江河谷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6 王生仁;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赵俊刚;繁峙至五台高速公路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秦凯旭;白鹤滩水电站坝址下游恩子坪2~#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成兰高速川主寺至川甘界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3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