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盐冻循环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9 15:16

  本文关键词:盐冻循环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严寒地区,盐冻循环对沥青路面的结构稳定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对基质沥青、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改性沥青在盐冻循环前后的3大指标进行了测试,同时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进行了改进,分析了盐冻循环前后粘附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种沥青经盐冻循环后,感温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其粘附性均有不同程度变化。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交通建设质量监督局;
【关键词】沥青 盐冻循环 感温性能 粘附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62010)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浩特010051)0前言在严寒地区,为保证雨雪天气路面不结冰,常使用除冰盐来降低冰点[1],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但大量的除冰盐的使用,以及长期高低温冻融循环会进一步加剧路面结构的剥蚀,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下降[2,3]。沥青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拉娣,于化东;正交试验设计表的使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2 吴钊;李文涛;秦利娟;束冬林;;基于冻融循环下沥青混合料温度冲击性能研究[J];建材世界;2011年03期

3 陈惠敏;关于沥青针入度指数[J];石油沥青;2003年04期

4 汪海年;郝培文;;沥青混合料微细观结构的研究进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马韧;;胶粉改性沥青影响因素试验[J];公路工程;2012年04期

6 张忠;刘红莹;李云霞;王前;;盐化物融雪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7 刘文强;熊竹;;沥青混合料工作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建立;沥青指标的分析与评价及新指标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广文;融雪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钊;冻融循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孟良;温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拉娣;张娴;刘琳;;科技论文中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方法的使用[J];编辑学报;2007年05期

2 徐中;刘金钊;;超声波振荡法制备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J];表面技术;2012年03期

3 赵占西;赵建华;杨顺贞;;n-SiC/Ni复合电刷镀参数优化的均匀设计试验研究[J];材料保护;2007年11期

4 魏立安;刘章;陈静;廖城城;;化铣废液中铝离子快速结晶去除的工艺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9期

5 丛玉凤,廖克俭,翟玉春;辽曙道路沥青感温性的评价[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于永生;纪轶来;张国强;陈海波;齐国才;;聚合物SBS改性沥青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陈平,黄晓明,李海军;关于沥青关键性能指标的讨论[J];公路;2005年07期

8 尹利华;延西利;陈晓瑛;;沥青材料感温性与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关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9 万成;张肖宁;王邵怀;吴文亮;吴志勇;;基于X-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三维数值化试样重建[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1期

10 孙雪伟;唐颂;王建军;陈候杰;;橡胶沥青低温延度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Tianrong Rao;Qiang Ling;Binfeng Yu;Haibo Ji;;Estimate the densities of pollutions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s based on UV/vis spectrum[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朱宇轩;高志生;;湿喷混凝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Ⅱ[C];2015年

3 张豪;陈兴帅;刘振清;;高性能半柔性路面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路面卷[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萍;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的多轴低周疲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段跃华;基于X-ray CT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基础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丛玉凤;无机材料对SBS改性沥青稳定作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王立志;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周燕;应力吸收层结合料性能及其关键评价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刘福明;长寿命沥青路面损伤行为及其结构寿命合理匹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万成;基于X-ray CT和有限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三维重构与数值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希;粘性大颗粒流态化过程流化粘结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陈明宇;导热沥青混凝土路面太阳能集热及融雪化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闫鑫;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超前应力释放变形控制机理及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喷气织机纬纱运动状态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董波;广新沥青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吕玲;无溶剂复合涂布系统的特性研究与优化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4 王志臣;基于细观力学的沥青混合料黏弹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苑瑞星;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结合料的组成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苏亚娟;多功能可膨胀石墨制备方法的实验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孟良;温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庞林林;基于RSM的盒形件两因素板料毛坯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倪文琛;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武;基于图像处理的沥青表面自由能的测试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南翔,张永满,张宜洛;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周和胜;郭静;;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6期

3 孙杨勇,张起森;沥青粘度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罗志刚,周志刚,郑健龙;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研究现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朱梦良,王民,邱鑫贵;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洪乃丰;再议“盐害”yu融雪剂[J];城市与减灾;2003年01期

7 洪乃丰;氯盐融雪剂是把“双刃剑”——浅议国外使用化冰盐的教训与经验[J];城市与减灾;2005年04期

8 倪玉山;混凝土细观结构断裂的分形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9 高建立,汪东杰,黄晓明;道路石油沥青动态热机械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张锐;黄晓明;赵永利;;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级配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建立;沥青指标的分析与评价及新指标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王立志;道路沥青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士华;炭材料用基体前驱体煤沥青改性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李宁;几种功能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疲劳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黄俊峰;片麻岩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黄开斌;温拌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5 徐进;TL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油蚀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6 季文广;TLA材料性质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7 徐青萍;路用SBS-沥青的化学改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邱自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行为数值模拟[D];长安大学;2009年

9 公维强;中温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田世亮;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温拌效果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彰容;虞明玉;陈细珠;;浙江珊溪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沥青与骨料粘附性试验[J];浙江水利科技;1983年04期

2 周卫峰,原健安,戴经梁;影响粘附性的沥青性质分析[J];石油沥青;2003年03期

3 严家O ;;光电分光光度法测定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78年04期

4 ;科技拾贝[J];情报知识;1986年02期

5 徐克威;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沥青与石料粘附性[J];公路;1998年08期

6 原健安,徐希娟;评价沥青与集料相对粘附性的方法──溶剂洗脱法[J];公路;1999年11期

7 解必德;傅香如;毛占淼;;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J];青海交通科技;2006年06期

8 刘祖愉,秦建忠,闫儒峰;剥落率法定量测定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范传斌,罗炼,齐文U

本文编号:46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6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