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测数据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测数据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研究沥青路面温度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及其敏感程度,对重庆南岸区大气温度及太阳辐射能量进行实测。根据传热学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材料在不同温度时的蠕变非线性效应,改变大气气温、风速等参数,分析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随相关参数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结构受大气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路面面层,达到路面结构一定深度后,对路面结构的温度场的影响很小;大气温度是影响沥青路面全天温度场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中高温天气时,随着太阳辐射能量的增加,大气温度对路表温度的影响随之减小;随着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不同深度位置处与大气对流作用频率下降,只有当上层结构与大气对流完成之后,才能由其以下的结构与大气对流,进而使下层结构温度差峰值向后延迟;风速对沥青路面温度场影响较大,应注意风速产生的温度场结果误差。
【作者单位】: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传热学理论 温度场 子程序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5ZB0409)
【分类号】:U416.2
【正文快照】: 0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组成复杂,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也很复杂,当外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路面结构各层内就会产生不稳定的热流,进而在路面结构各层材料之间就形成了温度场。路面各层结构材料的组成及约束条件不同,各层结构的感温性能及在温度场作用下的变形方式也不同,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健;孙立军;;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2 杨学良;刘伯莹;;沥青路面温度场与结构耦合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3 韦金城;王林;杨永顺;马士杰;;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力学响应分布的数值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4 冯德成;胡伟超;于飞;曹鹏;张鑫;;沥青路面材料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5 白琦峰;钱振东;李浩天;张志祥;;基于统计回归法的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6 李源渊;张亚鹏;孙建勇;李艳春;;沥青路面材料参数对路面温度场的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6期
7 韦璐;Sascha KAYSER;Frohmut WELLNER;;路表温度对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1期
8 谢来斌;张倩;李彦伟;;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有限元模拟比较[J];公路;2013年07期
9 延西利;张世平;白伟;郑涛;;沥青路面温度场的热量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8期
10 陈嘉祺;罗苏平;李亮;但汉成;赵炼恒;;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与理论经验预估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凯;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曹久林;沥青路面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轻兵;张波;李广阔;;沥青路面非线性瞬态温度场数值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2 喻文兵;李双洋;冯文杰;易鑫;;道路融雪除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3 冯沛;邵旭东;刘志才;;沥青混凝土高温摊铺对混凝土箱梁桥的影响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9期
4 陈富坚;钟世云;;沥青路面泛油现象的材料学原理[J];工程力学;2009年S1期
5 开前正;刘干斌;张军军;杨锋;;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热反射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2期
6 艾长发;邱延峻;毛成;兰波;;不同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大温差温度行为分析[J];公路;2008年04期
7 栗培龙;张争奇;王秉纲;;考虑有效温度及荷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等效温度研究[J];公路;2011年02期
8 陈富坚;钟世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泛油现象的流变学机理[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焦继成;;超薄磨耗层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1期
10 熊非;;温度循环作用下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有限元数值模拟[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爱英;丁德平;李迅;尹志聪;韩超;;相似离度在北京市道面结冰预报中的初步应用[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2 张爱英;丁德平;李迅;尹志聪;韩超;;相似离度在北京市道面结冰预报中的初步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3 田华;陈辉;吴昊;李军;王志;狄靖月;;基于地表热量平衡方法的全国地表温度模型研究[A];S12 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与服务[C];2012年
4 冯涛;李迅;丁德平;;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数值模拟及敏感性试验[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5 纪晓琳;张廷安;刘燕;豆志河;张国权;;温度场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李海滨;基于半刚性基层适应性的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付极;玻璃纤维对沥青混凝土界面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艾长发;高寒地区沥青路面行为特性与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郑元勋;沥青路面动态弯沉及反算模量的温度修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黄勇;路面融雪化冰及太阳辐射吸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罗苏平;高温多雨地区沥青路面病害环境与多场耦合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践;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与老化梯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马月坤;考虑渗流固结耦合的桩锚支护结构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鑫;特大平板桁架施工及卸载过程的变形和承载力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广辉;土工格栅在桥头跳车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秋云;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的模拟试验和数值预报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王宣懿;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结构转换及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胡小圆;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测试与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8 黄俊;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夏季降温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王桂茵;低温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应力应变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王健;基于影响因素非线性特性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刚,傅搏峰;用粘弹性理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2 秦健;孙立军;;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3 倪富健;徐皓;刘清泉;陈荣生;;排水性沥青表面层半刚性基层路面温度场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0期
4 杨学良;刘伯莹;;沥青路面温度场与结构耦合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5 朱洪洲;何兆益;黄晓明;吴国雄;;沥青稳定基层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4期
6 黄晓明;范要武;赵永利;闫其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车辙的调查与试验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7 冯德成;易军艳;;沥青路面热阻粘封层机理及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8 孟岩;潘峥嵘;李艳春;;疲劳当量温度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5期
9 冯德成;李兴海;郭大进;郝中海;;基于热物理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3期
10 韦金城;庄传仪;高雪池;王林;;基于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设计温度及预估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洪洲;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小圆;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测试与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孙富;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韩子东;道路结构温度场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4 李娟;西安地区Superpave设计方法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5 丁宁;沥青混合料的水温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李波;导热沥青混凝土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兴海;沥青混合料的热物理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继忠;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数值计算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俞方英;基于沥青路面温度场的车辙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新荣,宋爱武,曹宏毅;机床大件结构温度场和热变形的有限元法计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2 高占凤;杜彦良;苏木标;陈保平;;大型结构温度场实时监测系统[J];铁道学报;2007年02期
3 韦武举;刘伟;李强;;路面结构温度场调查与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2年04期
4 吴赣昌,陈峗;四层路面结构温度场的计算方法[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王春明;;福建省典型倒装路面结构温度场数值模拟[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曾惠珍;吴梅容;;福州水泥路面的温度预测及气象要素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7 黄宏艳;王强;;轴对称喷管内外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计算[J];推进技术;2008年02期
8 张元辉;王强;;发动机短舱内外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计算[J];飞机设计;2009年01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丹;张之颖;;结构温度场数值模拟[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锐;考虑极端气候的季冻区道路结构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测数据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8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