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普立特大桥隧道式锚碇围岩系统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

发布时间:2017-06-26 16:04

  本文关键词:普立特大桥隧道式锚碇围岩系统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普立特大桥普立岸隧道式锚碇围岩系统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问题,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三维弹塑性模拟,分析了随着荷载的增加系统的塑性区、位移及应力的发展情况.数值结果表明:1设计缆力时,锚碇-围岩系统的位移均维持在mm级;继续加载,锚碇和周围岩体的位移形成的驼峰逐渐明显;至极限状态时,根据锚碇围岩的位移矢量图可勾勒出围岩的破坏范围,其中锚碇上、下部围岩的破坏范围分别为锚碇后锚面宽度的1.1倍和0.5倍;2系统在设计缆力下具有足够的安全稳定性,加载至8倍缆力时,锚碇的环向和径向的围岩塑性区均达到贯通,加载至极限状态时,锚碇周围岩体的塑性区分布形态呈倒塞体状;3根据监测点的位移变化、锚碇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应力扩展情况得到,系统的破坏由锚碇带动周边部分岩体发生整体拉-剪破坏.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隧道式锚碇围岩系统 变形 破坏机制 有限差分法
【基金】: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云交科2011(LH)12-a)资助
【分类号】:U451.2
【正文快照】: 大跨度桥梁建设日益广泛,悬索桥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有力的竞争者而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1-2],锚碇是其主要承力结构[3].和重力锚相比,隧道式锚碇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少开挖量和混凝土用量,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和调动边坡深层岩土体的强大自承性[4],对有效保护自然环境、节约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本职;吴相超;;隧道式锚碇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朱杰兵;邬爱清;黄正加;彭元诚;钟作武;;四渡河特大悬索桥隧道锚模型拉拔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3 赵海斌;于新华;彭运动;蒋中明;;坝陵河大桥隧道锚围岩力学特性原位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张利洁,黄正加,丁秀丽;四渡河特大桥隧道锚碇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2期

5 朱玉,卫军,李昊,杨曼娟;大跨径悬索桥隧道锚变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9期

6 胡波;曾钱帮;饶旦;王思敬;彭运动;刘波;刘环宇;赵海滨;;锚碇 围岩系统在拉剪复合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研究——以坝陵河特大岩锚悬索桥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7 邬爱清;彭元诚;黄正加;朱杰兵;;超大跨度悬索桥隧道锚承载特性的岩石力学综合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8 胡波;赵海滨;王思敬;刘海宁;彭运动;刘晓丽;张晓平;;隧道锚围岩拉拔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建伍;夏才初;朱合华;;鹤上隧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彭建国;张奇华;胡惠华;龙树威;;矮寨悬索桥茶洞岸构筑物围岩及山体稳定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胡波;赵斌;;基于原型监测的特高拱坝坝肩接触带蓄水初期安全性态评价[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年04期

4 赵海斌;梅松华;彭运动;刘波;;大型隧道锚施工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朱玉;廖朝华;彭元诚;;悬索桥隧道锚设计[J];公路;2007年11期

6 焦长洲;高波;汪海滨;;悬索桥隧道式复合锚碇承载特征分析[J];公路;2008年04期

7 周程;景锋;边智华;彭建国;;薄层状灰岩区大型隧道锚碇承载力特性的岩石力学综合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6期

8 江南;冯君;;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横断面形状对其承载性能影响(英文)[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胡中超;杨钊;陈培帅;;隧道锚开挖循环进尺的时空效应分析[J];中外公路;2012年04期

10 郭宝玉;胡波;;乐滩水电站运行期大坝变形特性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海滨;李小春;高波;;隧道式复合锚碇系统中的岩石力学问题[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波;刘观标;吴中如;;基于原型监测及数值仿真试验的小湾特高拱坝首蓄期坝基变形特性研究[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守定;李晓;郭静芸;赫建明;刘艳辉;;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海滨;悬索桥隧道式复合锚碇系统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焦长洲;地震作用下隧道式复合锚碇动力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岳丽娜;大跨悬索桥安全监测方法及体系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甫;根式锚碇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锦;悬索桥隧道锚数值模拟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建兵;悬索桥吊拉组合加固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黎高辉;基于变位规律的锚碇隧道围岩损伤度安全阈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郭友根;矮寨悬索桥主桁架设方案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6 邹新宽;爆破动力作用下锚碇隧道围岩振动效应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严济阳;大跨度隧道入口浅埋偏压段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与监控量测[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明;山区悬索桥隧道锚围岩质量评价与破坏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9 陈奇;基于动力非线性的隧道式锚碇力学响应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10 王猛;谢桥煤矿6煤围岩地质力学评估与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相超,肖本职,彭朝全;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东锚碇岩体力学参数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肖本职;吴相超;;隧道式锚碇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3 肖本职,吴相超;鹅公岩长江大桥东锚碇围岩极限承载力GM(1,1)模型预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1期

4 董志宏,张奇华,丁秀丽,张利洁;矮寨悬索桥隧道锚碇稳定性数值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6期

5 朱杰兵;邬爱清;黄正加;彭元诚;钟作武;;四渡河特大悬索桥隧道锚模型拉拔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6 卫军,杨曼娟,朱玉,李昊;悬索桥隧道式锚碇设计及结构性能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7 汪海滨;高波;;悬索桥隧道式复合锚碇承载力计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8 林碧华,马晓轩;虎门大桥桥塔地基基础类型及锚碇区稳定性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2期

9 林长川;现代悬索桥技术的若干进步[J];公路;1996年08期

10 阳金惠,郭占起,万仁辉,吴延伟;隧道式锚碇加锚杆在万州长江二桥锚固系统中的应用[J];公路;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前卫;裂隙岩体的破坏机理及其锚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钧,赵其华,熊孝波;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2 孙钧,赵其华,熊孝波;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上)[J];上海建设科技;2003年05期

3 孙钧,赵其华,熊孝波;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下)[J];上海建设科技;2003年06期

4 徐伟,李响,刘玉涛;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施工过程结构分析[J];施工技术;2005年01期

5 孟凡超;徐国平;刘明虎;彭宝华;蔡景旺;刘化图;张克;徐梁;马进;;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锚碇工程[J];预应力技术;2007年06期

6 邓薇;李智民;;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南、北锚碇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超深基坑施工的影响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6期

7 韩冰;王芝银;丁秀丽;黄正加;;大桥隧道锚碇三维粘弹塑性数值模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朱昭海;;阐述对公路隧道锚碇构造施工的要点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年32期

9 刘秀敏;陈从新;肖国峰;鲁祖德;王永卫;;西江特大桥岩锚锚碇的承载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10 朱琪;阳华国;李鸿盛;;刘家峡大桥锚碇施工技术[J];公路;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盛;李家平;张子新;黄宏伟;;宁波庆丰大桥锚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2 谢正元;黄家珍;;海沧大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主要部件设计分析[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林鸣;吴浩;沈斌;何超然;;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地连墙施工技术[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孙钧;赵其华;熊孝波;;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工程实录研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周山水;刘明虎;唐小萍;;厦门海沧大桥锚碇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陆卫国;;润扬大桥南锚碇圈梁和首道支撑裂缝问题的探析[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3年

7 周世忠;;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的施工与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8 肖文;;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吴胜东;吉林;阮静;;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基础方案比选[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山水;唐小萍;孟凡超;;厦门海沧大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xY;我国首次在北太平洋海域成功布放锚碇浮标[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徐舒灵 实习生 顾晓鸥;长江四桥昨夜浮出水面[N];南京日报;2010年

3 庞道宁邋巩艳国 林兰;泰州大桥建设进展顺利[N];镇江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冯蕾;荣誉,属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徐前山 通讯员 周裕桥;阳逻大桥有望提前通车[N];长江日报;2005年

6 王帅;让党旗在长江大桥上高高飘扬[N];新华日报;2006年

7 特约通讯员 曾贤荣;特别的奖给特别的你[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8 鄢琦 姚本思;中港二航局首创“神州第一锚”[N];中国水运报;2003年

9 费永忠邋丁伟 阳志奇;风雨兼程五年路 满载硕果待明天[N];中国交通报;2007年

10 记者 张志杰;长委设计院进军世界第三大悬索桥[N];中国水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长洲;地震作用下隧道式复合锚碇动力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汪海滨;悬索桥隧道式复合锚碇系统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振;隧道式锚碇受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任丽芳;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锚碇基础稳定与安全监测[D];河海大学;2007年

3 邹新宽;爆破动力作用下锚碇隧道围岩振动效应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杰;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超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杨璨;锚碇沉管管段沉放运动的水动力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磊;澧水大桥大体积混凝土锚碇温控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博;悬索桥锚碇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数值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冯琳琳;海上锚碇基础RFPA数值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解玉侠;悬索桥锚碇系统腐蚀状况评估与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宋飞;爆破震动对大跨径悬索桥锚碇体系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普立特大桥隧道式锚碇围岩系统的变形规律及破坏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86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