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兰新二线大梁隧道突水突泥原因分析与治理

发布时间:2017-06-27 01:04

  本文关键词:兰新二线大梁隧道突水突泥原因分析与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兰新二线大梁隧道施工至向斜翼部灰岩与板岩接触带时,多次发生突水突泥灾害,最大涌水量10 000 m3/h,共涌出泥砂及块石约20 000 m3,淤积隧道长度236 m。通过对突水突泥灾害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研究结论:(1)深埋铁路隧道向斜翼部软、硬岩接触带,由于导水性良好,围岩软弱破碎,易发生突水突泥(石),因此,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防止灾害发生;(2)隧道突水突泥发生后,应对清淤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清淤到合理位置时应及时施作封堵墙,防止次生灾害发生;(3)针对隧道突水突泥,采取"正面封堵、侧面迂回、高位截排"措施可以形成处理工作面,并开辟新的工作面,形成两端夹击处理局面,同时高位截水可以降低溃口的处理难度,经该工程实践证明,"两端夹击、注浆加固、管棚支护"措施是处理突水突泥的有效方法;(4)本研究成果可以在类似隧道突水突泥处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成贵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铁瑞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隧道 突水突泥 分析 治理
【分类号】:U457.2
【正文快照】: 研究结论:(1)深埋铁路隧道向斜翼部软、硬岩接触带,由于导水性良好,围岩软弱破碎,易发生突水突泥(石),因此,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防止灾害发生;(2)隧道突水突泥发生后,应对清淤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清淤到合理位置时应及时施作封堵墙,防止次生灾害发生;(3)针对隧道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民庆;张梅;;高压富水断层“外堵内固注浆法”设计新理念与工程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12期

2 张民庆;黄鸿健;;齐岳山隧道高压裂隙水注浆堵水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张梅;张民庆;孙国庆;;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高压富水充填溶腔溃口处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4 张民庆;汪纲领;孙国庆;;南广铁路白云隧道断层突泥灾害治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5 张民庆;孙国庆;;隧道工程突泥突水灾害处治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京;黄伦海;张学强;丁浩;;平阳隧道突泥涌水灾害处治设计与施工[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6期

2 莫阳春;;底部隐伏空腔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3 石磊;;六狼山黄土隧道突水涌泥处理施工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4 刘会勇;陆风国;;浅谈隧道超前注浆堵水施工技术[J];华章;2011年23期

5 董裕国;;注浆加固工法在齐岳山隧道F11断层施工中研究与应用[J];隧道建设;2010年03期

6 孙国庆;;齐岳山隧道F11高压富水断层注浆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隧道建设;2010年03期

7 孙国庆;;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及参数优化研究[J];隧道建设;2010年05期

8 高广义;陈立杰;;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技术优化研究[J];隧道建设;2011年01期

9 刘正茂;;高压富水断层超前预注浆快速施工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2011年03期

10 江中乐;孙冰;;帷幕注浆技术在丰纪果园煤矿堵水工程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涛;林森;刘佳明;李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A];201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林福地;;水平旋喷加固在厦深铁路梁山隧道断层突水涌泥段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栋;深埋岩溶对隧道安全影响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胡巍;岩体裂隙与管道动水注浆浆液扩散封堵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程盼;基于生态平衡的隧道地下水渗控方法及限排水标准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耀谱;高压富水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相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海涛;膨润土固化浆液试验及其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左乾坤;达陕高速公路隧道涌突水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付威;公路隧道渗漏水机理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郭文广;岭脚隧道突水突泥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6 付宗智;铝土矿山超前探水预报及水灾害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权乾龙;富水隧洞注浆堵水技术及合理注浆圈形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翁贤杰;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及注浆治理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高劲松;公路隧道渗漏水病害发生机理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靳柒勤;寒岭界隧道涌水突泥段施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兵;;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灾害的工程处治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张民庆,孙国庆,彭峰;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径向注浆技术研究及应用[J];隧道建设;2004年05期

3 李鸣冲;张民庆;黎代仁;;宜万铁路高坪1~#隧道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与治理[J];隧道建设;2006年03期

4 张民庆;圆梁山隧道深埋充填粉质粘性土溶洞注浆加固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民庆,孙国庆,邹冲,彭峰,徐搴;圆梁山隧道2~#溶洞正洞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民庆;黄鸿健;张生学;吴军;李谢怀;;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1·21突水突泥抢险治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7 张梅;张民庆;孙国庆;;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高压富水充填溶腔溃口处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8 段贵安,张勇;华蓥山隧道涌突水、涌泥、涌砂原因分析及综合整治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1年01期

9 张民庆;黄鸿健;殷怀连;康承磊;彭斌;席继红;;齐岳山隧道富水溶槽注浆堵水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06年03期

10 田四明;张民庆;黄鸿健;殷怀连;;齐岳山隧道进口背斜地段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与治理[J];现代隧道技术;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衔光;;大支坪隧道典型突水突泥事件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公路;2009年S1期

2 毛邦燕;许模;蒋良文;;隧道岩溶突水、突泥危险性评价初探[J];中国岩溶;2010年02期

3 张民庆;汪纲领;孙国庆;;南广铁路白云隧道断层突泥灾害治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4 王海波;;木垴山隧道岩溶发育引发突泥的处理[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5期

5 张民庆;彭峰;邹明波;谢晓飞;;铁路隧道不良地质突水突泥治理技术与工程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6 陈建军;;浅析隧道突泥治理[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9期

7 胡文学;杨雁;;瑶寨隧道突水突泥原因分析与处治[J];西部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8 张万营;何泉;;三线大跨公路隧道突泥处置洞身结构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4年08期

9 林承华;尹术军;;盘岭公路隧道涌水突泥治理措施[J];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10 李卫民;洋碰隧道右线出口突水突泥段的施工技术[J];公路;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厚金;林进和;蒋开贵;;南岭隧道石灰岩溶大突泥化学灌浆实例[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2 王海亮;刘涛;单红仙;刘小丽;郑建国;;某城市隧道突泥涌水原因分析及治理[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侯军红;;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林达明;尚彦军;陈明星;乔广红;王开洋;;雁门关隧道大变形突泥段地质结构与力学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5 王卫军;赵延林;;矿井岩溶突水灾变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升邋沈祥辉;专题研究突水突泥等施工难题[N];恩施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赵珊珊;稳稳穿越断裂带[N];中国交通报;2014年

3 记者曾立;穿越“地质博物馆”[N];重庆日报;2009年

4 记者 孔祥文;六沾铁路复线乌蒙山1号隧道解除安全警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孔祥文;征战“世界级难题”[N];工人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孔祥文 本报记者 矫阳 何晓亮;穿越巍巍乌蒙[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广臣;安全防线的细节诠释[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4年

8 唐江省 沈北林 曹建忠;踏遍青山人未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9 袁蓉生 谢崇志 李连明;每一寸都是难题 每一步都靠智勇[N];中国交通报;2012年

10 万承茂;乌江天险铸精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汉;基于饱和与非饱和渗流隧道突水突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 龙洪;岩溶隧道突泥机理及处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郭文广;岭脚隧道突水突泥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李付法;锦屏水电站辅助洞突水、突泥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通国;岭脚隧道涌水突泥段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6 靳柒勤;寒岭界隧道涌水突泥段施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董帅;铁路隧道突泥灾害及其对近接工程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罗雄文;深长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致灾模式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9 翁贤杰;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及注浆治理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梁艇栋;某巷道岩溶突泥体注浆室内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兰新二线大梁隧道突水突泥原因分析与治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88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