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万吨级斜拉桥转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

发布时间:2017-06-27 16:08

  本文关键词:万吨级斜拉桥转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研究斜拉桥转体施工过程中各构件的力学特性,建立了国内首例单点平铰转体斜拉桥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并使用实测数据进行校核。运用刚体绕定轴转动理论推导了斜拉桥在转体过程中的角加速度。针对加速转动和匀速转动2个典型施工阶段,研究了桥梁水平转体施工过程中主梁、塔、墩、牛腿、转轴与转盘的受力状态,分析了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在斜拉桥转体过程中对桥梁受力的影响规律,计算了合理的施工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各控制截面的应力变化与角速度的平方近似成正比例关系,在现场实测角速度为0.01rad·min-1时,控制截面应力最大变化值仅为-2.00Pa;在加速转动过程中,主梁横断面应力沿主梁中心线斜对称分布,设计角加速度为6.5×10-3 rad·s-2时,塔根实心段的下缘应力变化值为-3.33 MPa,应力变化显著,从牛腿底端开始,桥墩各截面沿高度方向所承受的转矩作用逐渐减小。可见,在匀速转动过程中,角速度对主梁断面应力的影响可忽略;在加速转动过程中,应对斜拉桥转体的角加速度给予明确限制,保证施工安全,缩短转体时间。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斜拉桥 转体施工 空间应力 力学特性 水平转体 匀速转动 加速转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15) 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项目(LBH-Z14013)
【分类号】:U445.4;U448.27
【正文快照】: 0引言转体施工法[1-2]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是指在铁路、河岸或峡谷的两侧,先将部分构造浇筑或拼接成型,再转动就位后合拢成桥的施工方法[3]。1975年建成的多瑙河运河桥是首次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斜拉桥,转体部分长度为110 m,转体质量达4 000t。1981年中国建成了国内第1座转体斜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和意;;斜拉桥转动体不平衡重称重实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2 颜毅;杜鹏;高英祚;麻文燕;;桥梁施工过程分析在ANSYS中的实现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3 陈宝春,孙潮,陈友杰;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2期

4 郭亚娟;李宏哲;;邹城转体斜拉桥转盘结构受力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1期

5 吴海军;刘健;张雷;;平转连续梁桥主梁现浇施工中的摩阻效应[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史娣;;武汉二环线上跨铁路立交桥总体设计[J];世界桥梁;2015年01期

7 汪冬生,吴铁君;ANSYS中的钢筋混凝土单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4期

8 廖小雄;黄艳;郭奔;杨吉新;;基于ANSYS的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3期

9 戴公连;粟淼;刘文硕;闫斌;;槽型断面梁斜拉桥塔梁墩固结区受力特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张健峰;钟启宾;;桥梁水平转体法施工的成就及发展[J];铁道标准设计;199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维锋;周水兴;梅盖伟;;肋拱桥施工仿真的误差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祝和意;;斜拉桥转动体不平衡重称重实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张涟英;黄宏辉;田仲初;;佛山东平大桥副拱荷载行为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4 田维锋;周水兴;秦镇;;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零杆虚位移修正[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杨建军;蒋琳;赵维;赵磊;;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6 李跃;任伟东;封周权;陈政清;;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关键部位应力分析与试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7 王坤;韩庆华;;平转施工球铰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1期

8 杨新刚;冯新;周晶;;基于现场测试的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曾永安;阳东海;;某双菱形塔桥的下塔柱施工过程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10 郑建荣;王淑妹;袁安华;;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灌注变形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潮;陈宝春;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方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2 邓爱民;徐道远;;基于数值模拟的混凝土系列有效断裂判据[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王武勤;;斜拉桥的平面转体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4 李景钊;黄培彦;郭馨艳;;预应力CFL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娟;孙晓义;董文学;;沪杭高铁跨石大路自锚式拱桥转体施工技术[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郑怀颖;孙潮;陈宝春;;东莞水道大桥拱肋吊装施工受力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多忠;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康省桢;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勇;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空间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张治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刘雨青;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田仲初;大跨度钢箱拱桥的施工控制关键技术与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俊儒;隧道单层衬砌作用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雪锋;多重组合体系拱桥的静动力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建华;索穹顶结构施工成形理论及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伟;混凝土开口薄壁截面拱桥平转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静;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栓;轻型门式刚架结构雪荷载超载保护装置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刘志雄;粘贴钢栅网片加固楼板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张磊;列车诱发振动对大悬臂平转梁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志彩;钢箱系杆拱桥平衡转体施工阶段结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余长海;基于钢塔架风力发电机组振动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默;无粘结部分预应力FRP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吴希龙;斜靠式拱桥合理成桥索力及施工阶段索力的确定[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宋刚;T形刚构桥水平转体施工控制及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星,强士中;利用ANSYS实现斜拉桥非线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2 郭恒;北盘江大桥12000t转体球铰的研制与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1年05期

3 张华平;罗文华;张金华;;支座宽度及相对刚性系数对连续梁弯矩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吴海军;刘健;张雷;王桢;;摩阻效应对现浇平转连续梁桥转体前变形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5 王桢;吴海军;张雷;刘健;;现浇平转连续梁桥拆架方式对支架受力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6 韦华;李小刚;蒋鹰冲;韦中;;黄墩大桥索塔锚固区传力途径和受力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12期

7 陈启飞;李爱群;赵大亮;王浩;;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局部应力子模型分析及试验[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王坤;韩庆华;;平转施工球铰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1期

9 成亚鹏;郭瑞;韩进城;宁富立;;大型履带行走装置支撑球铰接触应力分析[J];工程机械;2011年03期

10 李小珍,蔡婧,强士中;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型式的比较[J];工程力学;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雷;连续梁桥平转施工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2 孙永存;绥芬河斜拉桥水平转体阶段受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翟鹏程;转体梁施工中的不平衡问题及风致振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军;桥梁转体施工验算[J];中外建筑;2002年04期

2 田忠政;新岭大桥转体施工技术[J];福建建筑;2003年01期

3 韩洪举;8500吨转体施工关键工艺介绍[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5期

4 卢文华;定陇公路牛站大桥转体施工方法[J];甘肃农业;2003年12期

5 司敏,范小春,刘欢;跳鱼坎大桥转体施工监测监控[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2期

6 ;佛山东平大桥卧拼竖提转体施工成功[J];中外公路;2006年01期

7 梅志军;肖硕刚;方填三;;开口薄壁箱在桥梁转体施工中的稳定分析[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年02期

8 何黎君;;磁州大桥T构转体施工设计[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S2期

9 胡素敏;;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发展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8年01期

10 徐先芦;;桥梁转体施工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应心;梁来;;都拉营大桥T构转体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2 程懋方;;拱桥采用钢管混凝土骨架转体施工[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3 何福元;;平衡重转体施工桥梁的实践与展望[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4 周如鹄;;拱桥无平衡重转体施工——湖南资兴游垅桥简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5 范应心;;160m钢管混凝土拱转体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6 程懋方;;钢管混凝土在桥梁转体施工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7 任回兴;贺茂生;李进;;球绞在客运专线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中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强;孙俊梅;;特大型钢箱梁平面转体施工技术[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蒋伟;杨黔军;许卿;冯泉钧;;跨沪宁高速公路大吨位钢球铰转体施工工艺[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武勤;;斜拉桥的平面转体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玉龙 陈春华 李崇智;高铁128米连续梁桥转体施工技术行业领先[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2 清徐县交通局 牛培铭;桥梁转体施工工艺[N];山西科技报;2002年

3 通讯员 谢挺;首例铁路V型墩转体开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4 记者 刘新红;铁四院设计的首座跨高铁连续梁转体成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5 赵江平;二百米长的桥梁是怎样旋转的?[N];科技日报;2005年

6 张波;大桥成功转体背后的技术推力[N];人民铁道;2010年

7 通讯员 杨春杰 鲁苗苗;十七局集团五公司“特大吨位T型刚构转体技术”国内领先[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8 通讯员 吴玉龙 冯学亮;京石客专大跨度铁路转体连续梁成功对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9 通讯员 杨春杰;大跨度T构桥转体成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10 张丽琴;墩顶转体施工曲线斜拉桥关键技术获科技创新奖[N];中国建设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卿;北京奥运辅助桥梁转体施工及其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勇为;转体施工中连续刚构梁桥力学特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智;开口薄壁箱型拱桥转体施工监控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傅科奇;绥芬河转体施工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梁天赐;某混凝土连续箱梁水平转体施工监控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6 骆祖文;转体施工桥梁的有限元结构验算及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罗鹏;秦皇岛城市西部快速路跨京哈铁路桥梁转体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任韶敏;铁路连续箱梁水平转体施工及监控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9 何俊;大跨度连续梁桥转体施工力学特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10 蔡裕;连续梁桥转体施工控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万吨级斜拉桥转体施工过程的力学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90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