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渗流固结理论的山岭隧道真空井点降水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渗流固结理论的山岭隧道真空井点降水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真空井点技术在隧道工程应用较少,相关文献主要来自桃树坪隧道、程儿山隧道等少数几个工程。这些隧道的特点是穿过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围岩遇水后难以自稳,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采用注浆等方法效果差,费用高。采用真空井点降水后,围岩自稳能力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山岭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真空井点的一般降水规律:(1)从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到比奥固结理论,对渗流固结理论作了系统的总结。对涉及的高等数学和有限差分理论进行了补充,使得相关理论更系统、详实。此外,对真空井点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进行整理和总结。(2)对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渗流固结分析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总结,提出相应对策,并进行大量试算。尤其是针对粉细砂岩排水后稳定性会提高的问题,本文通过fish函数建立起孔隙水压和围岩强度的联系,从而较好模拟出粉细砂岩排水硬化过程。(3)在研究环向真空井点降水规律时,本文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以开挖工法、隧道埋深、地下水位的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真空井点长度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断面法和三台阶法规律相同,即真空井点适用于深埋高水头的情况,井点长度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4)在研究纵向真空井点降水规律时,系统分析了全断面和三台阶开挖时,井点长度和搭接长度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断面法和三台阶法规律相同,即真空井点的搭接长度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施工时务必保证一定的搭接长度。
【关键词】:真空井点 山岭隧道 第三系富水砂岩 渗流固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4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渗流固结理论11-12
- 1.2.2 真空井点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12-13
- 1.2.3 真空井点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13-15
- 1.3 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6-17
- 第2章 渗流固结相关理论17-29
- 2.1 概述17
- 2.2 泰勒公式推导及应用17-19
- 2.3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19-22
- 2.4 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22-23
- 2.5 太沙基-伦杜立克理论23-26
- 2.6 比奥固结理论26-28
- 2.7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模型优化与试算29-48
- 3.1 概述29
- 3.2 流固耦合计算原理29-34
- 3.2.1 控制微分方程29-31
- 3.2.2 流体模量与储水系数31-33
- 3.2.3 渗流边界条件33-34
- 3.3 流固耦合难点34-38
- 3.3.1 渗流模型的选择34-35
- 3.3.2 计算时长的控制35-36
- 3.3.3 真空井点的模拟36-37
- 3.3.4 砂岩排水硬化的模拟37
- 3.3.5 非饱和土渗流系数的问题37-38
- 3.4 相应对策38-45
- 3.4.1 渗流模型受力对比38-41
- 3.4.2 单元优化41-43
- 3.4.3 真空井点简化43-44
- 3.4.4 fish函数的应用44-45
- 3.5 工程实例试算45-46
- 3.6 本章小结46-48
- 第4章 环向真空井点降水规律48-63
- 4.1 概述48
- 4.2 研究参数48-50
- 4.2.1 围岩参数48-49
- 4.2.2 隧道断面和衬砌尺寸49
- 4.2.3 监测点设置49-50
- 4.2.4 边界条件50
- 4.3 研究内容及工况设置50-51
- 4.4 计算模型51-52
- 4.5 全断面法结果分析52-57
- 4.5.1 孔隙水压和位移云图52-53
- 4.5.2 不同水头高度53-55
- 4.5.3 不同隧道埋深55-57
- 4.6 三台阶法结果分析57-61
- 4.6.1 孔隙水压和位移云图57
- 4.6.2 不同水头高度57-59
- 4.6.3 不同隧道埋深59-61
- 4.7 本章小结61-63
- 第5章 纵向真空井点降水规律63-74
- 5.1 概述63
- 5.2 渗流假设63-64
- 5.3 研究内容及工况设置64-65
- 5.4 计算模型65-66
- 5.5 全断面法结果分析66-69
- 5.5.1 浅埋条件66-67
- 5.5.2 深埋条件67-69
- 5.6 三台阶法结果分析69-73
- 5.6.1 浅埋条件69-71
- 5.6.2 深埋条件71-73
- 5.7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74-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涛,姜莉;射流井点降水装置在地基降水中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1期
2 陈圣君;;城市井点降水施工实践与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7年04期
3 马红平;朱立颖;;浅谈井点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5期
4 孙一鸣;孙一娇;;浅谈保证井点降水质量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2年11期
5 蒋季秀;;简易井点降水施工[J];建筑技术;1980年03期
6 姜华东;泵站井点降水施工实例[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姜华东;泵站井点降水施工实例[J];建筑技术开发;2002年09期
8 王宏涛;李常伟;;浅析井点降水的危害与施工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年08期
9 维民;向您推介最新出版的《井点降水设计与施工》[J];建筑施工;2004年02期
10 韩晓宏;关于轻型射流二级井点降水施工方案的设计[J];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战军;胡会军;;浅谈井点降水施工技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蹇广珍;;井点降水及其应用实例[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素娟;张连勇;;深井井点降水在工程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耿建国;;无帷幕深开挖降水工程实践及问题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根土 王荣海;井点降水施工实践探索[N];建筑时报;2005年
2 汪红莉 段龙平;中铁一局三处在秦沈线大打“科技仗”[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越姣邋李飒 李江;攻坚克难保通车[N];铁岭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思远;基于渗流固结理论的山岭隧道真空井点降水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任国家;粉土地基真空井点降水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宗奎;粉土地基上群井井点降水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朱峰;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数值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5 唐翠萍;软土地基基坑开挖降水时引起的周围地基的沉降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渗流固结理论的山岭隧道真空井点降水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90468.html